谈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4-02-12叶茂樟
叶茂樟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时时撞击着人们骚动的心灵,网络文化成了时空的超越者和压缩者,使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优秀传统文化正与我们渐行渐远。历史不会倒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传统文化怎样才能把握时代机遇,重视自身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是值得每一个有识之士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试作分析。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多义词,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是:(1)在人类社会历史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真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辞源》对文化的解释为:文治和教化。今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制社会意识形态。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人类文化遗产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址、遗存、文物、文献等;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以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技艺、技巧和瞬间表现形式传承的文化遗存,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怎样界定“文化”的定义,它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历史性,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2)同质性,同一种文化具有相同的特征;(3)传承性,文化可以以精神或物质形态传承。
“传统”是人们用来界定人类发展经验历程的一个定性词语,它是与现代相对而言的,即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传统又是不断发展的,它有一个生生不已的延续过程,这种延续是继承中的不断重建。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也不能抱残守缺、照抄照搬搞复古主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二、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无处不在的网络压缩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
2009年发布的一项针对16个国家2.7万网民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平均每日花掉最多的休息时间上网。参加调查的中国人每天花掉44%的休息时间上网,这个数几乎达到了丹麦人平均上网时间的三倍。而《厦门日报》于2012年4月25日发布的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显示,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48%的大学生日均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且上网主要是逛论坛、发微博、看视频等休闲娱乐活动。阅读的图书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分别达到35%和30%;紧随其后的是时下畅销书,所占比例为24%;经典名著则鲜有人问津,仅为11%。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科学进步的表现,无处不在的网络造就了信息社会的空前繁荣,它把 “虚拟世界”深深地烙进了“80后”“90后”的思想。然而,让许多年轻人始料不及的是,当他们满足于这种虚拟的网络世界时,已经无法自拔,整个头脑塞满的只有虚拟的数字与信息,而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先贤有警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方寸天地见乾坤”等对传统诗词、书法、篆刻等文化魅力的倾情诠释,却与当代许多大学生形同陌路,成了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在此情况下,哪里还有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我们人类迟早会因为过于依赖“鼠标”而限制自身精神的开拓空间,届时,人将变成电脑的附属物,那是极其可悲的。
(二)传统文化经典被戏说、被娱乐、被解构
现象一:另类名著低俗化频频出现。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典文化名著被颠覆,开始走向市场。先是以《水煮三国》为代表的“水煮名著”系列被吹捧为畅销书;接着是一些经典名著被冠以各种搞笑名头现身各大书店;后来以“大话”、“歪说”、“水煮”为头衔的娱乐名著更是令中小学生忘了经典本身。为了寻找卖点,书商推出了以经营管理类图书面孔出现的各种后续演绎类名著。如《水煮三国》作者成君忆推出《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刘备日记》从经济角度描写了刘备起家的种种自述;而诸葛亮、唐僧、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则相继在《麻辣三国》、《烧烤三国》、《唐僧的马》、《商道红楼》中改头换面、谈经论道、指点人生,无一例外地变成了调侃、戏谑的对象。2005年一家出版社出版的“逗你玩系列——暴笑无厘头作品”类名著更是让人惊诧:《三国志》变成了《三国痣》,《西游记》则变成了《嘻游记》。一些作品封面公然写着:“无厘头PK经典名著喷饭爆肚绝对让你疯狂”。
现象二:网络恶搞盛行。2012年是诗圣杜甫1300周年诞辰。3月以来,杜甫突然蹿红网络,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很多网友对出自高中二年级《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本里的一幅杜甫半身画像插图,进行了“再创作”。在这些涂鸦“作品”中,杜甫或扛机枪,或挥刀切瓜,或身骑白马,或脚踏摩托,或摆摊卖西瓜……该一系列图片被网友戏称“杜甫很忙”。一度传出,“据说为了画杜甫,语文课本都脱销了”。在被无数网友作为涂鸦模板后,这个形销骨立,帽带飘扬的经典形象,最终还是被商业策划人看中,纷纷“邀请”杜甫代言产品。其中,成都万千百货的大胆尝试引来空前关注,广告中杜甫“变性”为女性,手握折扇把玩宠物鸟。与网络火爆恶搞相比,杜甫的诗作并没有因此走俏。无论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杜甫诗作鲜有人问津。据悉,教科书上被网友“发挥”的还不止杜甫,李白、辛弃疾及一些外国名人画像都曾被上课不专心的学生拿来涂涂抹抹,所以“杜甫很忙”后,还有网友上传了“李白不服气了”等系列。
三、网络时代应守住传统文化的底线
以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全球互联网络的形成,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而言,无疑是一把“刃剑”。海量的信息、各种各样娱乐的方式进入到我们每一个普通的家庭,进入到我们年轻人的业余生活,这对我们以前传统文化的需求造成很大的冲击。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化、多样化的这一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网络并不矛盾。因此,我们既要顺应潮流,又需要牢牢守住传统文化的底线。
什么是传统文化的底线?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都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华,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东西任何时候都不会、也不能改变,它真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独特性和民族性。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线。
当今时代,打着各种旗号的文化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在鼓励文化产业做强做大的同时,切记不能忘记它的审美功能、教化功能以及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如果一味为了迎合市场,将毁坏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要摒弃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思想,努力守住传统文化的底线。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体现在数字上,而文化关乎国家形象,文化形象树立起来了,我们才能真正在世界上站住脚。比如动漫产业,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动漫加工国”,而要有自己的故事和创新;电影产业也不能靠出卖贫困,而应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近年来,以“大话”、“歪说”和“水煮”为头衔的娱乐名著实在是糟蹋了名著,误导了青少年,尤其对尚未阅读过原著的青少年而言,必然会对名著造成偏见和误解。这是对传统的、根植于大众心里的美的事物的亵渎和对青少年的极端不负责任。由此造成的后果将是任何力量都难以修正的。而许多一涌而上的以“戏说”为名的影视作品,不尊重历史,任意编造、杜撰,为的只是追求市场和卖点。长此以往,年轻一代就会逐渐丧失真假、是非观念,缺乏追求。这种“戏说”,污染了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将给民族和国家带来无穷的祸害。
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发展
据悉,现在我国互联网网民超过四亿人,手机用户七亿多,居世界第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发挥互联网“多、快、好、省”的优势和特点:“多”,上网人多,信息量大,一个网站的信息相当于千万个图书馆的信息;“快”,互联网用光的速度交换信息,网上查信息,比到图书馆又快又方便;“好”,寻找资料方便,输入关键词可以寻找到所需要的资料;“省”,节约了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历史长河中我们那些极具光辉的智慧与文化精华,它们的价值并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丧失。面对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寻找、开创出最符合时代需求的“语言”工具,再使用这些工具承担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功能。网络就是这些工具之一,它是人类继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后最具整合优势的传播方式,达到了对物理和精神世界的全面覆盖和无限延伸,对人类文化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形态的变革,促进了文化属性的嬗变,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对原有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产生了强烈冲击,对文化传承和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把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将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若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依据。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寻求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价值与民族特色融于其中,深深植入人们心中,用网络文化精品去占领网上阵地,用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产品去主导网络市场、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人类文明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扬光大,才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诞生于网络的许多优秀文艺作品,在网络和现实社会中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文艺战线应注意吸纳网络优秀文艺人才,率先成立网络艺术组织,形成网络文化主流引导力量,以推动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发展。
五、以网络为平台保存、传承传统文化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都必然会诞生一些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表现语言与表现形式。比如唐代的七言、五言诗,宋代的词,明清的章回小说与戏剧,解放后红极一时的连环画,现今科技快速发展时期的电影电视,新媒介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网络、动漫等等,都是在某种特定社会、文化、科技等复杂因素下被创新性开创出来的文化表现语言与形式载体。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生息演变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和冲击,传统文化的命运与传承、网络文化的走向与未来,成为关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今世界,与其哀叹、坐视传统文化的消亡,不如顺应潮流,抢抓机遇,以网络为平台,以新的数字化理念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这在世界上早有先例:如欧洲积极致力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字化工程;美国则把开发利用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的遗产,作为展现其最新技术的内容载体。我国也已经开始启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西湖等遗产数字化工作。随着谷歌数字图书馆、电子书、文化保护数字化的普及,传播介质、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许稀释了很多我们带有怀旧情结的乐趣,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使得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广泛、更便捷的接受方式和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新的应用平台。
[1]张向阳.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思考——2009届美术“毕业创作”所想到的[N].湄洲日报,2009-07-08.
[2]杨 乐.网络: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途径[J].网络传播,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