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职校为例
2014-02-12徐黎明
徐黎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江苏常州213016)
对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职校为例
徐黎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江苏常州213016)
校本培训是学校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调研,了解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对校本培训内容的需求及对培训方式和形式的选择,提出有效开展校本培训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师资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从高校刚毕业就跨入学校的青年教师,二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前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技能水平、专业知识等方面欠缺较大;后者虽然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但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要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补充不同的营养,因此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而言,都需要持续性的学习,才能满足高职教育知识更新快、专业设置变化大、教学实践性强的要求。
而校本培训就是由学校组织发起和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因此,通过调研,可以了解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对校本培训内容的需求及对培训方式和形式的选择,对于有效开展校本培训,真正从学校和教师的特性出发,促进教学活动更具活力和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一、问卷设计和思考
1.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所采用的是自编的学校师资校本培训调查问卷,问卷题型包括封闭题和开放题,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了解教师的培训机会、培训效果等情况,了解教师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考核的相关需求和要求。通过调查,主要想了解教师对校本培训的需求和如何有效开展校本培训。
2.样本选择与分布
为了既全面又深刻的了解学校校本培训的现状和教师对校本培训需求的情况,本次调研的对象覆盖了全校的兼职教师。考虑到不同职称、工龄、教龄、学历和学位的群体,以期在比较中发现普遍与个别间的差异。
3.数据处理
本次调研的数据分为三部分,即封闭题的数据、开放题的数据和访谈记录。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研发放问卷280份,收回问卷272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265份。
(一)教师获得培训机会的情况
在调查的教师群体中,发现可获得各类国家级、省、市培训机会的多少与专业有关,有的大专业的培训机会较多,80%的人近三年来有培训经历,50%内三年内参加过两到三次培训,而一些小专业或学科,获得培训的机会比较少。除了专业区分之外,系主任、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获得外出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多,而众多普通教师和青年教师获得培训机会比较少。另外,目前高职教师的培训主要局限于高校脱产培训、培训基地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但这些培训针对的培训对象来自各个学校,培训的内容往往是共性的内容,而且处在课堂之外,脱离教师的工作情境,远离教学生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不能学以致用。
(二)教师在从事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情况
1.在对“您在教学工作中常会感到自身的不足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30%的教师回答经常会,52%的教师回答有时会,这部分教师中包括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优秀教师,而只有8%的教师回答很少。这是因为在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的需求。青年教师往往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教学实践,不易驾驭好课堂,而中老年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突出,但又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充分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学校发展要求。因此,在校本培训中应能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个性化地设计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水平,适应时代需要。
2.在对“您认为在您的教学工作中,哪些能力还存在不足”这个问题选项的选择时,教学研究能力所占的比例为首位,占32%,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为其次,分别占26%,22%,在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表达及师生交往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方面则所占比例都比较低。由上分析,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专业实践技能普遍存在不足,而其它方面的不足只以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这些数据说明目前的教师的能力结构与高职院校对“双师”素质的要求还存在脱节,因为,“双师”素质的教师需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娴熟的专业技术能力、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和资源建设能力以及富有创造和研究能力。
3.在对教师目前比较欠缺的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数据统计时,发现比例占前两位的分别是信息技术、多媒体和课程整合应用知识为32%,专业前沿知识和综合性知识为20%,而比较靠后的分别是对专业、课程、教材的理解为7%,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知识为2%。这些知识其实是与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密不可分的。
4.在对“您认为在课程建设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惑或问题是什么?”的调查结果中,占比最大的是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为28%,其次是教学设计,占比为21%。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会具有更多理性认识,在课程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可以反思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因此,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当然,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这就需要校本培训能解决教师在开发过程中碰到的困惑和问题。
5.在对教师在做研究时碰到的主要困难的情况调查中,发现有21%的选择了缺乏理论指导,有19%的选择了缺乏专家引领,而选择缺乏科研素质和能力、缺乏资金和可供参考的资料及其他的则比较少,分别占了5%,4%,4%,这说明教师迫切需要相应的校本培训,进行科研引领,提升科研能力。高职院校的一大特点是产、学、研结合,高职教师应该有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应该具备教育科研的能力。
(三)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和需求等相关调查统计
1.参加培训的原因方面。从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有8%的教师“服从学校安排”,5%的教师“评奖与职称所需”,18%的教师“接受新教育理念”,55%的教师“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校本培训有正确的认识和需求,但也有少数教师只是为了应付任务,这就要求校本培训能以师为本,既要强调教师为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所承担的义务,同时更应满足教师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弘扬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这样的培训才更有生命力和活力。
2.校本培训的内容方面。这个调研的结果与前述教师面临的知识和能力的不足的调研结果基本是对应的。有45%和40%的教师选择了“现代教育技术”和“课题研究”,也有不少教师选择了“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专业和课程建设”,分别是25%和20%。校本培训的开展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了解教师在能力和知识上的不足,培训内容要能满足教师自身能力发展的需求。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劲需求与世界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交汇点,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学习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需要教师能随时处于一种学习进步的状态,能及时把最新的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能注重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学校根据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情况,合适选择培训内容,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3.校本培训的形式和方式方面。在涉及教师比较喜欢的校本培训的方式时,发现“实践指导”、“案例分析”、“研讨交流”占主导地位,而且“分组集中培训”、“教研活动”、“专家讲座”等形式也同样占比较多,分别是52%、33%和28%。这说明校本培训应是以教师在行动中的反思、探究为媒介的自我发展过程,能注重教师内部发展的需要和内在动力的激发,强调培训者与被培训教师的互动和共同参与。
三、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编制校本培训规划
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制定着眼于未来学校发展的规划非常重要,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作为学校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制定针对教师未来发展的校本培训的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进行统筹计划和安排的校本培训规划则尤为重要。规划编制时要以教师对校本培训的需求的分析结果出发、要以学校的发展规划为依据、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学校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为基础,并使校本培训融入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
(二)结合共性问题进行学校性的整体培训
整体培训是在学校整体层面上开展的研究和培训活动,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教师的发展现状确定各个时期的主题,以引导个体研修、群体研训的开展来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如建设类高职院校可聘请建设行业专家为学校作专家报告,分析当前建设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倡导绿色建筑新理念,实施专家引领方案;也可组织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课程改革思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等为主题的高职教育教学论坛,聘请全国示范高职院校的名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专家作专题讲座,从而让教师了解职业教育学术界和相关专业界的最新动态,把握学术脉搏,找准研究方向和方法。在培训的过程中可安排一定的互动环节,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培训完成之后通过小组研讨、撰写培训感受等措施,促使教师对培训的内化。
(三)结合教师“五年成长规划”开展个性化校本培训
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趋向是学科多样化、专业特色化和办学多元化,这就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和随时随地的特点。教师的起点不同,要求也不一样,所设计的培训目标也要与之相对应。在教师的五年成长规划中往往体现了发展的趋势和诉求,这就需要根据教师成长的阶段性规律来制订校本培训规划。在制订时,一方面要从学校的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学校在各个阶段发展的规模、办学的方向、特色和质量要求,遵循培训工作的循序渐进原则,制订师资培训五年规划;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师在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出的特殊性和个性化来确定培训内容。针对青年教师,可以开展教育教学政策法规和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的培训,明确教师应遵守的相关规章制度;开展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教师形象塑造的培训,提升教师形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开展校园文化的培训,让青年教师主动融入到学校环境中。而针对骨干教师,可以开展课程改革的能力培训,具备整体性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设计、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及课程评价的能力;可以开展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促使教师针对教学实践,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撰写教学科研论文,形成科研成果;开展如何指导其他青年教师工作能力的培训,发挥传帮带的优势。
(四)结合专业开展以五课校本教研为形式的校本培训
校本教研作为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形式,可以让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教研组这个专业学习共同体,不断反省思考和探索,集体研讨、创新,再付诸实践,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长。“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这五课教研是校本教研的关键形式。通过集体备课,一方面可以发挥备课组每位教师在教学上的个性特长,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力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的结合。通过教研组公开课、系部公开课和校级公开课的形式,可以引导教师进行对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资源的重组、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学习过程的管理、教学内容的呈现、学习方法的指导、反馈和强化的实施、作业的布置方法的研究,从而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课堂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说课,展现“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由反思促研究,将研究成果回归至课堂;通过听课,以同备课组成员互听、同教研室成员互听、传帮带结对教师互听为主要形式,让教师不但可以学习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用别人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而且还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将一些听课得到的感性认识归纳为理性的认识,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通过评课,对授课教师的教学环节及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诊断性和发展性评价,可以作为校本教研的样本,彼此交流所得到的启示和思考,从而真正凭借教研组这个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示范合作,产生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获得心理支持和力量汲取。
(五)结合学校实际保障校本培训的开展和实效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应具有良好、开放、主动学习的组织文化,创设有利于教师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合作研究的学习氛围。校长要发挥学习领导者的角色,在管理方式上从控制式管理走向学习型管理,让教师意识到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意义,把培训作为自我发展的机会,对校本培训产生强烈的需求,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能让教师的群体意识得到强化,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合作研究、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从而形成教学研究的共同体,为实现教师合作式专业发展提供可能。
2.明确校本培训的组织。校本培训的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需要组织的保证。因此,第一要有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最好是负责教学的副校长或校长,使校本培训规划和活动的开展与学校的整体规划一致。第二要组建专门负责校本培训的组织,来协调校本培训各参与部门的工作,监控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制订校本培训的评价方案,发挥校本培训的顾问职能。第三要明确学校各相关部门在校本培训中参与程度与相应的职责,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校本培训的效用。
3.采用一定的激励制度。校本培训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如何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是校本培训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校本培训中可采用目标激励的做法,把校校本培训与教师当前的工作学习和个人发展规划联系起来,在规划校本培训的总目标时,尽可能把总目标转化为具体目标,直至变成教师的个人目标,并使校本培训的个人目标成为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
4.把教育信息化融入校本培训。教育信息化带来了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的便利,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增加培训资源的来源渠道,丰富培训内容;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采用微格教学、案例的多媒体呈现、网络合作学习等形式丰富校本培训的形式,提高校本培训的效果;可以通过开辟校本培训的网页专栏,供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克服以往线下培训单一渠道、单向、灌输式的弊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校本培训的管理,对培训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达成发展性的校本培训效果。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应强调学校是培训的主战场,充分体现学校发展的共性目标和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立足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促使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不断提高学校对外界变化的能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
[1]钟梅.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肖慧媚.校本培训过程中若干问题调查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3,(8).
[3]王玉苗,谢勇旗.校本培训: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选择[J].职教通讯,2006,(11).
[4]代蕊华.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方少卿)
G718.5
:A
:1671-752X(2014)01-0004-04
2014-01-18
徐黎明(1974-),女,江苏南通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