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段位制在高校实施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2014-02-12曾凡瑜高楚兰

体育科学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段位制中国武术习练

曾凡瑜,高楚兰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武术锻炼体系和技术等级而制定的评价标准。[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工程学院、莆田学院、福建中医学院、仰恩大学、闽江学院、龙岩学院、三明学院17所高校。

1.2 研究方法

对17所高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每所高校选取教师2-4人,学生50人;其中教师问卷发放50份,回收43份,回收率86 %;学生问卷发放850份,回收822份,回收率97 %。

将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指标。

选取从事段位制有关工作的5位教师进行访问,听取他们对福建省开展武术段位制的意见;随机选择15名同学与他们探讨开展段位制的合理建议。

运用归纳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做出科学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 福建省高校实施的现状分析

2.1 师资情况分析

高校的体育教师都具有系统的理论、专业学历经历和比较成熟的教学训练经验。2013年7月于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举办的2013年福建省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上来自福州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的专职武术老师参加了培训学习和考核。目前,调查范围内的17所高校中12所高校有武术段位制四段以上的武术老师。由此可见,高校师资力量雄厚,但师资分配不够均衡。需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教师亦具有丰富的武术专业和理论知识,经过学习相信也能够顺利完成段位制的教学工作。

2.2 考评制度分析

据了解,目前福建省只有集美大学武术协会是武术段位制一至六段的考评点。[2]考评点较少,学生参加考评不具便利性;考评信息获取途径少,无法及时参与考评。通过调查了解,集美大学武术协会曾进行过武术段位制的考评与评审,参加考试的对象主要是福建省内高校的武术专业教师。各地市也有举办过考评活动,但信息接收途径与沟通的问题,导致高校老师与学生无法及时参与考评。

2.3 教学与考评内容情况分析

据调查,福建省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有基础长拳、基础剑及二十四式太极拳等内容,学生习练教学计划内的项目一学期后,由授课老师进行专业技术的考核;没有对学生进行武礼武德方面的评价,针对学生现有的武术水平无法出具真实有效的等级证书,因此对学生们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2.4 推广情况分析

大学生对段位制的内容和考评办法还不够了解;通过走访选修武术课的学生,其中绝大多数还不了解武术段位制;在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和学生中,有53%的教师熟悉段位制并获得了段位,36%的教师表示听说过段位制,剩余的老师对段位制比较陌生;而学生在接受调查前几乎无人听说过段位制,但有87%的学生表示以后有机会很乐意学习段位制并考取段位制。由此可见,福建省武术管理部门对段位制的宣传力度不够,推广情况不够理想。

3 福建省高校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3.1 武术的蓬勃发展得到了国家重视和政策扶持

习近平主席在亲自前往马耳他的中国文化中心,视察中心的活动情况时说:“强身健体,中华文化在中国功夫和中国武术,都是很独特的,既神奇又科学,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生动体现。你们感兴趣就多学点。”[3]在国家武术研究院成立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讨论了本届委员会的五年规划,明确了2014年工作思路,重点研究武术段位制如何进入学校。[4]武术运动的兴旺发展得到了国家领导和有关机构的重视与支持,这项运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和推动全民健身,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推广;同时,在武术进奥运的号召下必将把武术运动的发展推向高潮。

3.2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深受大众喜爱

武术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还有良好的健身价值,随着它进军奥运会的号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习练武术;武术对习练者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的促进作用是它兴盛发展的保证。而武术段位制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习练者加强武术技能和武礼武德的修养,是他们深入学习的动力。

3.3 福建省具有良好的武术习练背景

福建省有石狮市、永泰县、长乐县、泉州市鲤城县、厦门新垵等多个武术之乡,武术习练风气鼎盛。调查中的17所高校均有武术兴趣社团,吸纳了大批的武术爱好者学习传统武术项目;同时,每年举办的多项高校间的武术比赛,吸引了优秀武术习练者参与比赛并获取相应的成绩肯定;这都将成为武术段位制在福建省高校持续实施发展的基础。

3.4 福建省高校场地设施比较完备

目前福建省高校都拥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学校每年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较大,训练场地和器材能够得到有效地保障;而武术段位制训练所需要的场地、器材根据项目不同,要求也不同,如传统套路项目;场地限制较小,训练器材简单。因此,高校场地、器材的优势可为在高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5 武术段位制的包容性、科学性

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通过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它是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及全国武术专家为着手制定段位考评标准、创编段位考评内容而编写配套的中国武术段位的规定考试用书。[5]系列教程中段位制从段前级到高段位都有详细的划分,对于武术名家或没有武术习练基础的人群均普遍适用,该考评体系不仅要求习练者的技术水平,而且在理论修养上也应达到一定水平,在此之上还对个人的武德武礼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实施的意义在于不但能够锻炼高校学生的体魄,还提高了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6 武术段位制的推广

学校的武术社团一般都是由一些朝气蓬勃的学生自发组成的,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学生社团,直接受校团委的指导与监督。武术社团立足校园、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弘扬中华武术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一般的武术社团都有徽章、会旗、强大的教练整容、以及后备资源、完善的协会规则和内部管理机构等。武术社团以日常教授武术技术为主,常常有一些表演及和外校社团交流的活动。学校武术社团有着轻松、愉快、自由度高的习武氛围,大家都是因为感兴趣才走在了一起的,对武术的热爱是他们的共同话语。利用学校武术社团这个平台推广武术段位制,能变枯燥乏味为有趣,让武术段位制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成为校园文化的特色。

4 福建省高校实施武术段位制的对策

充分做好筹备工作,保证实施过程顺畅。以集美大学武术协会一级考评点为中心,在福州、厦门、漳州等高校集中的城市建立高校段位制二级考评点;形成由点到面的普及和推广,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充分了解武术段位制并积极参与。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高校间的交流。集美大学武术协会定期举办武术段位制考评员、教练员培训班,统一评价标准,组织教学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组织高校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将段位制工作落实到实处;联合高校武术兴趣社团,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利用公体课部分课时或公选课并联合武术兴趣社团进行试验性教学,根据学生反馈,制定适宜的教学大纲,进行科学论证后全面实施。;定期举办段位制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各高校武术协会的形式举办段位制相关项目的比赛,比赛结合实际,不过分强调难度,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可以多组织艺术性较强的项目,或者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集体项目,以吸引广大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推进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工作,完善管理机构建设。由一级单位段位制工作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地域性协会)或本单位(专业性协会)的段位制管理工作的二级管理方式。[6]集美大学武术协会对各高校考评点的工作进行年度审核,保证高校考评点考评工作合理、公平、标准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推动段位制发展;选择进高校的试点单位,试点是以市为单位进高校,选取武术基础较好的市作为试点市,我们要求试点市的所有高校必须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福建省莆田市、厦门市和漳州市是具备基础条件的,所以对于这些市的开展,对他们来讲条件已经成熟。

5 结论

1)武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福建省有良好的习练基础;解决师资分配不均衡,考评制度不完善,教学计划和考评内容不全面,推广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结合《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统一思想,广泛协作,发挥段位制的包容性和科学性,推进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的工作,在福建省高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是切实可行的。

2)武术段位制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和推动全民健身,有利于高校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推进学生的兴趣发展和高校间的合作交流,在福建省实施段位制有重要意义。

3)武术的蓬勃发展得了国家重视和领导扶持,在海内外掀起了习练的热潮,随着武术进军奥运和段位制“国考”的大热,此时福建省高校与时俱进,实施武术段位制必将吸引大批武术爱好者学习和推广我国传统文化。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EB/OL]. (2012-04-18)[2013-11-08]. http://dw.wushu.com.cn/NewsView.asp?ID=223.

[2]中国武术段位制官方网站.关于批准设立第二批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的决定[EB/OL].(2013-05-14)[2013-11-08]. http://dw.wushu.com.cn/NewsView.asp?ID=320.

[3]国际在线.习近平走进中国文化中心 [EB/OL].(2009-02-22)[2013-11-08]. http://gb.cri.cn/27824/2009/02/22/1062s2434594.htm

[4]中国武术协会官方网站.国家武术研究院成立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EB/OL].(2013-11-16)[2013-11-08]. http://www.wushu.com.cn/ywbm_zjwyh_xq.asp?id=982&bid=12&sid=39.

[5]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编写组.中国武术段位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6]李蕾.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2,5(33):97.

猜你喜欢

段位制中国武术习练
浅论习练太极中放松心法的养生效果
习练太极拳膝盖疼原因探究
习练陈氏太极拳有效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
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结合研究
地域视角下“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模式构建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