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再认识❋
2014-02-12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一门成熟学科的体系结构是建立在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的。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图书馆学的知识元素构成的整体。〔1〕但是,目前学界对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认识还没有达成一致。因此,确立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原则成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重要任务。
1 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意义
19世纪初期,图书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到今天历经两百多年,已经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如何对这些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符合逻辑的归纳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对于图书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 全面概括和反映图书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宗忠在《图书馆学体系的沿革与重构》一文中指出:“图书馆学体系就是图书馆学内容分类、排列、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图书馆学各个门类、分支学科、低层次学科、知识单元、知识元素构成的整体,是理论(原理)与应用(技术)的有机结合。”〔2〕因此,为了深化我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内容的认识,为了全面把握图书馆学的本质属性,研究构建一个完整的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1.2 有利于把握图书馆学的发展规律
图书馆学体系结构与图书馆学的发展规律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吴慰慈认为,“只有了解了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熟悉了图书馆学的研究范畴,并明确各分支学科在图书馆学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图书馆学的发展规律,才能对图书馆学的自身发展和演化起重要作用。”〔3〕由于图书馆学体系的不断扩大,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是探索图书馆学发展规律的基础。
1.3 有力地推动图书馆学的整体发展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是一个整体,而且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学科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图书馆学的知识在不断积累,其体系结构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只有弄清它的体系结构,才能从整体上促进这门学科的发展。
2 体系结构的传统构建方法及局限
学界关于体系结构观点众多,研究者的构建原则也各不相同,但传统的构建方法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划分的方法。然而,由于划分这种方法的逻辑规则以及图书馆学体系结构自身的复杂性,各个分支学科之间存在众多交叉重复,因此,很难严格地遵循划分的要求。根据划分的方法构建体系结构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2.1 划分标准不易确定
我国关于图书馆学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20、30年代,这一时期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初创时期。杨昭悊是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学者,他在《图书馆学》一书中将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分为“图书馆学原理”和“图书馆学应用”两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图书馆学”与“应用图书馆学”〔4〕。由于这一时期主要以图书馆的工作内容来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因此,理论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与图书馆工作相关;应用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在图书馆工作流程中所涉及的编目法、分类法、参考咨询法以及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中的相关法规。
继杨昭悊之后,杜定友、刘国钧、李景新等学者也先后提出了自己对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见解。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才开始对图书馆学体系结构这一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划分也涌现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部分学者坚持将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划分为理论图书馆学与应用图书馆学,代表人物有倪波和荀昌荣。〔5〕虽然这种划分方法与杨昭悊的划分结果子项相同,但其子项所包含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倪波和荀昌荣认为理论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学基本理论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学原理、图书馆学史、图书馆事业研究等,〔6〕而与图书馆工作相关的学科则归入应用图书馆学中,除此之外,应用图书馆学还将其他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图书馆学,作为交叉学科包含于其中。〔7〕
随着图书馆学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展,以及研究者认识的不断细化,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三分法、四分法开始出现。比如,1983年周文骏将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划分为理论图书馆学、专门图书馆学和应用图书馆学,〔8〕1985年黄宗忠将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划分为理论图书馆学、技术图书馆学和应用图书馆学。〔9〕随后,吴慰慈将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划分为普通图书馆学、专门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和比较图书馆学四个分支学科。〔10〕此外,学界还产生了以信息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体系结构类型。〔11〕关于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观点众说纷纭,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
2.2 体系结构对于图书馆学全貌的反映不全面
纵观图书馆学的发展史,社会发展、经济需求、科学技术、文化建设、图书馆事业等因素促使图书馆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展、分支学科逐渐增多,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图书馆经济学、读者心理学等,都逐渐融入到了图书馆学体系中。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图书馆学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图书馆学研究的方向逐渐扩展到与其研究对象相关的各个领域。1999年,徐引篪、霍国庆对图书馆学体系结构这一基础理论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引入了图书馆学体系结构,融合了社会学相关知识,而且还将图书馆学理论建立在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12〕虽然这种构建方法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填充了新的元素,但却无法涵盖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全部内容。
印度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在其著作《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提到:“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A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图书馆正是由藏书、读者和馆员三个生长着的有机部分构成的结合体。〔13〕阮冈纳赞认为,我们无法完全预料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发展还将经历哪些阶段。〔14〕既然与图书馆有关的各项活动作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研究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那么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就不可能一成不变,无论研究者以何种角度进行研究,其所划分出的分支体系都不可能永远充分反映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全貌。
2.3 划分后的分支体系之间交叉重复严重
纵观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多种划分方法,“划分后的结果没有反映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是一个纵横交错、层次分明的逻辑体系。”〔15〕有些划分方法将历史图书馆学划分到理论图书馆学中,而有些划分方法将其单独划分出来;有些划分方法将比较图书馆学划分到理论图书馆学中,而有些划分方法则将其独立出来,成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些划分无不造成分支学科之间交叉重复、错综复杂的现象。
一些专业教材习惯上将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划分为四个部分,例如,《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16〕、《图书馆学基础》〔17〕将其划分为普通图书馆学、专门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和比较图书馆学。以普通图书馆学和专门图书馆学为例,普通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础理论以及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内在发展规律。专门图书馆学主要研究的是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及其特点。从普通图书馆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分析其研究内容可以发现,普通图书馆学中已经包含了专门图书馆学。再以比较图书馆学为例,比较图书馆学从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角度出发,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图书馆、图书馆体制、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以了解并掌握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而将比较图书馆学划分为图书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最大的问题,是其所研究的具体内容往往可以分解到图书馆学的其他分支中。因此,将比较图书馆学划分为图书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时,一定会与图书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形成交叉重复。
3 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新视角
通过分析学界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各种观点,不难发现:以逻辑划分为手段的传统构建方法太过刻板,无法满足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多维、系统、动态发展等多方面的要求。为构建一个科学、灵活、适用性强的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应当重新审视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构建方法。
3.1 不再遵循严格意义上的划分
由于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各分支学科之间交叉重复严重,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其他学科中。在《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中,一级学科“教育学”(学科代码880)之下共包含教育学原理、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等19个二级学科。〔18〕在这些二级学科中,教育学原理研究的是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是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19〕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是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20〕教育学原理与比较教育学所研究的内容都涉及到教育学的发展规律问题,可见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刘洪星和徐东平在《学科体系结构及其概念建模》一文中提出:“不同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之间存在多种联系,不同的学科能够、也应该共享相同或相近的知识主题。”〔21〕例如,行政管理学就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行政管理学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并被视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除此之外,它还广泛应用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具有多种流派的、多分支交叉的一门学科。
一个学科的各分支学科间应该是并列关系,而“概念的并列关系是相对于概念的从属关系而言的一种关系。它是指同一个属概念下两个以上的诸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又可以分为相容的并列关系和不相容的并列关系。”〔22〕“相容的并列关系是一个属概念之下的几个种概念的外延相互交叉,这些并列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相容的。”〔23〕“并列概念间的外延,没有重合的部分,这种关系又叫不相容关系,处于这种关系的概念互为不相容概念。”〔24〕按照传统的体系结构构建方法,图书馆学各分支学科之间是不相容并列关系。但正如上文所述,满足严格的划分标准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无法保障图书馆学各个分支体系的研究内容没有交叉。而如果不再遵循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划分,那么各分支学科之间就可以呈现为相容的并列关系,研究内容即使出现交叉重复,也不会违背其构建原则,而且能够为体系结构的发展预留空间。
3.2 体系结构的构建体现图书馆学发展的时代性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也不会一成不变,想要构造一个永恒的、涵盖一切的体系结构是无法实现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往往会提出不同的体系结构。继“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这三种主要的体系结构流派之后,徐引篪和霍国庆以信息资源体系为基础、王子舟以知识为逻辑起点所构建的图书馆学体系结构也相继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25-26〕相对于最早的“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而言,研究者构建体系结构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在构建其体系结构时所体现出一定的发展变化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图书馆学体系结构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例如,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学界及其相关领域已经对其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不乏有学者对数字图书馆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数字图书馆学”这一概念。虽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究竟涵盖哪些领域,但在构建图书馆学体系时,要尽量彰显出图书馆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反映和概括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另外,在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时应该体现出一定的超前性。在新的时代,图书馆学会生成新的分支学科和发展模式。例如,近年来由循证医学衍生出来的循证图书馆学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图书馆学界的研究热点,并在学界逐渐引起重视,为图书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将成为图书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时,可以考虑将这种具有生命力的研究领域直接列为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
3.3 明确分支体系的形成标准
首先,分支体系的形成应该围绕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并且反映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例如,王子舟以知识为中心来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他将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划分为理论图书馆学与应用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包括三个分支,分别是现实图书馆学、历史图书馆学和发展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也包括三个分支,分别是客观知识研究、知识集合研究和知识受众研究。〔27〕这种划分体系结构的方法使得到的每一个分支体系都能够紧密地围绕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倘若研究者不以围绕研究对象这一标准对分支体系进行构建,那么其所构成的体系结构就不是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更值得注意的是,构建分支体系时要明确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区别。在日常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把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混为一谈。研究对象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学术内核,它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而研究内容往往是由研究对象派生出来的。〔28〕在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过程中,各分支体系的研究对象不能有交叉,而研究内容是可以交叉的。只有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区分开来,明确反映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才能使构建出的体系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分支体系名称的确立应围绕一个成熟的核心概念。分支体系名称的提出必须得到学界的公认,并且能够反映一个成熟稳定的概念。很多研究者都致力于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研究,据统计,迄今为止,我国对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研究共提出了近40种观点。〔29〕研究者的热情固然可以理解,但观点众多难免形成混乱的研究局面。分支体系名称的确立虽然可以超前,然而如果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可,无法形成一个成熟的核心概念,那么所形成的分支学科也就不稳固。例如,笔者曾试图提出逻辑图书馆学这一概念,但在学界似乎并没有得到公认。近年来,“制度图书馆学”逐渐成为图书馆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引起广泛讨论,从而促使这一研究领域得到不断发展。〔30〕可见,分支体系名称的确立在体系结构形成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最后,分支体系的形成应该建立在一定研究规模的基础上。在图书馆学发展的初期,由于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知识和经验都处于积累阶段,其体系结构直接反映了图书馆工作的具体内容。随着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日渐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逐渐融入更多新的内容。面对图书馆学生存与发展的新环境,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研究需要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以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以比较图书馆学为例,从20世纪50年代起,“比较图书馆学”一词的出现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对比较图书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模式、研究方法等展开热烈的讨论。〔31〕虽然学界对比较图书馆学能否作为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存在很大争议,但这同时也促进了比较图书馆学在这一领域研究规模的扩大。有鉴于构建方法允许分支学科交叉重复,最终将其作为图书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论
根据上文的分析,一个科学系统的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可交叉的,同时又要反映图书馆学的发展态势。图书馆学分支体系应该或者将会包括以下三类分支学科。
4.1 理论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和比较图书馆学等图书馆学传统分支学科
基于上述学科在学界已占据主流地位并且已得到普遍认可,故将其纳入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理论图书馆学是整个图书馆学研究的起点和根本。它从总体上规定了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为整个图书馆学提供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32〕应用图书馆学作为为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应用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的图书馆学分支学科,是图书馆学体系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3〕比较图书馆学是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国别、地区、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图书馆问题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34〕比较图书馆学能够揭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教材中认为专门图书馆学也是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根据上文分析,由于应用图书馆学可以涵盖专门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并且专门图书馆学在学界并没有形成明显研究阵容,因此暂不将其作为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
4.2 数字图书馆学、制度图书馆学等形成规模的研究领域
考虑到这类学科在图书馆学领域中的研究态势,故将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学科纳入图书馆学分支体系中。理论上来讲,数字图书馆学也应该涵盖在应用图书馆学中,但是由于其研究阵容庞大、成果丰硕,因此将其单独列为图书馆学分支学科。数字图书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数字资源整理、存贮和提供社会利用的一门科学。〔35〕数字图书馆学概念的引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主要内容。制度图书馆学同数字图书馆学情况类似,其研究内容应涵盖在理论图书馆学中,但基于制度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结构系统、代表人物突出以及在学界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因而将其单独列为图书馆学分支学科。制度图书馆学的研究重点是图书馆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及其实施机制的问题。〔36〕将制度图书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能够有力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充实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
4.3 循证图书馆学等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域
循证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学的一个新生领域,它是由循证医学衍生出来的一门学科。循证医学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将最新和最好的研究依据用于确定病人的治疗措施。循证医学活动是将临床经验与从系统研究获得的最好临床证据结合起来。〔37〕实际上,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服务于临床诊断的医学信息组织,这完全符合金胜勇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面向信息检索的信息组织”的观点,是图书馆学思想在医学领域的一种应用。〔38〕虽然目前循证的思想仅仅只应用于医学领域,但是,在将来它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中,进而衍生出诸如循证法学、循证史学等分支,这些分支共同构成循证图书馆学,为图书馆学开拓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将循证图书馆学列入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可以丰富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促进图书馆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图书馆学体系结构作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图书馆学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具体内容。上文所提出的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方法紧紧围绕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力图全面系统反映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从而使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1.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29
2.黄宗忠.图书馆学体系的沿革与重构.图书与情报,2003(3):2-9
3,10,17,33.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杨昭悊.图书馆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5.盛小平.构建以知识为中心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图书馆杂志,2006(3):3-7
6,7.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等.理论图书馆学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1:80-84
8,9,29.马恒通,赵卫利.新中国图书馆学体系研究六十年.图书馆学究,2010(23):23-29
11.刘亮.近十年来我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研究述评.图书馆建设,2009(11)
12,25.徐引篪,霍国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3,14.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15.刘荣祈,李锡初.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新识.黑龙江图书馆学报,1987(3):10-14
16,34.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2009
19.刘晓琴.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思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96-97
20.陈时见.比较教育学的概念构建及其现实意义.比较教育研究,2013(4):1-10
21.刘洪星,徐东平.学科体系结构及其概念建模.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9):58-60
22-24.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形式逻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5)
26,27.杨晓农,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构建思想的演变与发展.图书馆,2009(4):17-23
28,38.金胜勇,李雪叶,王剑红.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研究对象与学科关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6):11-16
30,36.蒋永福.制度图书馆学:概念、内容、特点与意义.图书馆,2009(6):11-16
31.钟守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综述.图书情报工作,1995(5):1-4
32.黄宗忠.图书馆学体系的沿革与重构(下).图书与情报,2003(4):2-5
35.肖大成.在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中引入数字图书馆学概念初探.情报科学,2004(6):675-678
37.王先林.循证医学与循证图书馆事业.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2(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