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运动员核心素质特征及其训练方法

2014-02-11

体育科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耐力篮球运动身体素质

冉 明

(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上海 200240)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physical quality)通常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一般而言,身体素质包括5个方面:速度素质,即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对外界刺激反应快慢的一种能力;力量素质,即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耐力素质,即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灵敏素质,即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柔韧素质,即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

1.2 篮球运动员核心素质

从运动训练实践看,核心素质是决定运动员运动表现及其运动成绩的关键性身体素质,不同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核心素质具有不同的要求。结合身体素质的定义及篮球运动训练相关理论,笔者认为,篮球运动员的核心素质即基于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要求,以一般身体素质为基础,将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灵敏五大基础素质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不同层次的结合,以专项身体素质为主导的多种专项素质的综合体系。从该定义可见,篮球运动员核心素质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五大身体素质要素,但在具体训练实践中,这五大身体素质要素又表现出篮球运动的特殊要求。

2 篮球运动员的核心素质特征

2.1 专项速度素质特征

速度是一般身体素质中的基础性素质之一,对于运动参与者而言,速度素质是必备素质之一。篮球运动也不例外,良好的速度素质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核心要素之一。因为在篮球运动中,有球突破、无球跑位、对抗与防守等均要求高效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同时,篮球运动的具体动作具有快速突然性特征,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快速力量和强大的速度爆发力。篮球运动的专项特征决定了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这些专项速度素质,因为篮球运动员的功能特点是以无氧功能为主,要求快肌纤维在无氧供能时转换更多的ATP,以快速肌肉的有效收缩完成更大、更快的技术动作,从而保证在高强度对抗下篮球技术动作的有效完成及技战术的成功运用。

2.2 专项力量素质特征

力量素质是运动员体能构成中的基础性素质。具体到篮球项目而言,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摆脱抢位、连续跳跃、突然起动、快速变向、身体对抗等技术,要准确、高效地完成以上技术,要求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较佳的专项力量素质,从而为运动员提升运动成绩奠定坚实的技术和战术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而言,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具体到篮球项目而言,快速力量对于篮球运动员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的肌肉进行不停的伸展和收缩,同时要求运动员的神经兴奋与神经抑制能快速地相互转换,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体现运动员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在篮球比赛中,要求运动员能在快速、频繁的身体接触和激烈的对抗中完成技术动作,因此,要在全面提高篮球运动员红、白肌纤维质量的基础上,重视提高其白肌纤维质量,以全面提升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训练水平、不同的训练时期和不同训练任务合理安排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选择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2.3 专项耐力素质特征

耐力素质是篮球运动员的重要素质,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抗疲劳能力的反映。基于现代篮球运动的高强度、长时间和快速度的比赛环境,需要篮球运动员在比赛环境中完成各种复杂动作,因此对其专项耐力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篮球专项耐力素质训练主要要求在有氧耐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水平,要有两种耐力素质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才能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能和斗志,为其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奠定基础。篮球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肌肉收缩活动主要依靠ATP、CP的直接消耗和糖元酵解供能,其对酸性物质的缓冲能力、神经细胞抗酸的耐受能力等要求较高。同时,篮球专项有氧耐力素质还包括加快消除乳酸的堆积、提高肌糖元的贮备量的能力。

2.4 专项灵敏素质特征

由于现代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快速多变、激烈对抗的环境下完成技术动作,实现技战术计划,因此准确的判断能力与快速的反应能力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基础。然而,要具备这种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运动员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项灵敏素质,以实现篮球运动的其他专项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有效组合。篮球运动员的专项灵敏素质包括反应速度、爆发力、柔韧性、平衡性、节奏感、伸展性等,提升专项灵敏素质的目标就是使以上因素均衡发展、有效综合。由于篮球运动的专项灵敏素质的核心在于快速、协调、准确。因此,在实际训练中,应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充分挖掘运动员的素质潜力,努力提高技巧,力争运动员在高、快、灵、准四个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2.5 专项柔韧素质特征

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良好的柔韧素质表现为腰、胯肩、腿、踝等关节韧带的韧性较强,在完成专项技术动作过程中各关节活动的幅度及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较好。因此,篮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是影响其技战术水平发挥的核心素质之一,其对运动员加大实战技术动作强度、幅度,减少运动员机体受伤有着积极的意义。篮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具有区别于一般柔韧素质的特点,它要求运动员在具备较强的腰、髋、肩、踝、腕关节韧带的伸展活动能力的基础上,完成高空对抗、急停跳投、摆脱转身、挡拆配合等动作,实现篮球与人、人与人的完美结合。

3 篮球运动员的核心素质训练方法

3.1 专项速度素质训练

首先,结合篮球比赛时的具体要求和现实环境,重点对运动员进行步伐训练,提升其步伐频率及在短距离内提升起动速度的能力。

其次,加强各种跑姿训练,如起动跑(包括防守动作情况下的起动跑、起跳落地后的起动跑、前后转身后的起动跑、后退中前进的起动跑等)、曲线跑、侧身跑、变速跑、变换方向跑、折返跑、追赶跑,以及短距离跑的各种多变性、竞赛性的练习。

再次,增加跑步训练中的重心和动作变化内容,使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具备快速转变重心和动作的能力。

最后,注重速度训练与其他素质和技战术训练的有效结合。单纯的速度训练不可能提升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必须在速度训练中有效融入力量、灵敏、柔韧、技术、战术训练的内容,才能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2 专项力量素质训练

首先,科学把握篮球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阶段,不同阶段实施不同重点的训练内容。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一般分为5个阶段,即肌肉增生阶段、基本力量阶段、体能高峰阶段、保持阶段、积极性休息阶段。

其次,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对篮球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在对运动员大小肌肉群进行全面训练的同时要有所侧重:重点锻炼运动员的腰腹和下肢力量;对手指、手腕和肩、臂力量进行辅助训练;对爆发性快速力量进行专门训练。在训练时,更加注意篮球运动特点,尽量选用速度、强度要求均较大的训练手段,单组的训练次数不宜太多。

再次,将篮球运动的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与其他专项素质训练有机结合,实现共促发展。例如,针对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时,不能仅仅训练力量,应结合篮球运动实践对运动员的弹跳、意识、速度、耐力和灵敏,以及篮球的技战术进行全面训练。

3.3 专项耐力素质训练

首先,在思想和意识上强化专项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同时将其与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训练相结合。采用各种手段和激励措施,实施分段目标策略,使运动员通过努力能体会到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信心与乐趣,使运动员在不断增强耐力的同时,心理能力也同步提升。

其次,在训练中可采用间歇短、密度大、反复次数多的大强度和高速度的训练手段,增强运动员神经过程的稳定性,增大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其心脏的工作能力。

再次,强调耐力训练个性化与专项化的有机结合。在耐力训练中,训练方式应多元化,同时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和运动量。另外,应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进行反复快攻、连续防守、持续投篮等耐力训练,使得运动员在耐力训练的同时,把握篮球专项耐力素质的特殊要求。

3.4 专项灵敏素质训练

首先,通过多元化训练手段,实现运动员神经反应与技术动作的灵敏性。灵敏素质训练应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和手段,建立多样的动力定型,使得运动员在常年训练中能根据场上的实际,迅速做出不同的反应和相应的动作。

其次,加强篮球运动员重点部位的灵敏性训练。在篮球运动中,进攻、防守、抢篮板球、运球等技术动作,都需要运动员的脚步和腰胯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为此,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加大移动和旋转能力的难度练习并反复进行。在加强运动员该部位的灵敏性的同时,提高其控制身体的能力。

再次,篮球运动员专项灵敏素质的训练应强化人与信号、手示或球的有机结合。在具体的比赛中,提供不同的比赛场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3.5 专项柔韧素质训练

首先,对于篮球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柔韧素质的训练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训练中,要针对运动员的实际,运动量和运动幅度逐渐增加,使得运动员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升柔韧素质。同时,避免在疲劳的情况下做柔韧性练习,否则容易加深疲劳程度或造成受伤。

其次,篮球运动员专项柔韧性的训练应与球、其他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在具体比赛和训练中,应强调运动员与球结合中的柔韧性训练,以提高其对球的控制能力和协调性。同时,柔韧性素质的训练应注意与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的训练紧密结合,在全面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强化柔韧素质。

再次,在训练阶段的安排上,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前的柔韧性训练至关重要。这既是提升篮球运动员专项柔韧素质的基础,也是避免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受伤的必要手段。

[1]希尔.篮球教练员成功之道 [M].谭朕斌,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叶国雄.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于振锋.篮球战术训练[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0.

[4]王保成,匡鲁彬,王川.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59.

[5]邓东贤.篮球力量训练的探究[J].南方论坛,2006(9):70-71.

[6]裴春燕,蒋琴华,王均铭,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理论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11(6):221-222.

猜你喜欢

耐力篮球运动身体素质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幼儿篮球运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