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氏八极小架的教与练
——从武术传统传承与发展的视角
2014-02-11马廉祯
马廉祯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八极拳是中国北方最知名的拳种之一,也是马氏通备武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八极拳在大西北的传播主要出于马氏一门,其演练风格又明显表现出“通备劲”的特征,因此在西北,特别是在甘肃和新疆,被人们称为“马氏通备八极”或“马氏八极”。近年来,这种称呼已流传各地,远播域外。
1 “马氏八极”的构成及其发展
1.1 “马氏八极”的构成
“马氏八极”最主要的推广人是马凤图。他在武术上幼承家教,又曾受教于舅氏吴懋堂先生,一起手便是劈挂、八极两门都练习。那时在沧州城乡,这是普遍现象,就如同戏台上京戏、梆子“两下锅”一样。后来马凤图正式师从盐山黄林彪先生,遵循黄氏之教,以戚继光“各家拳法、兼而习之”的思想为宗旨,不断丰富和完善通备武学,使其内涵有所增益。但追根溯源,通备的起点则是融合劈挂与八极为一体,拳法上如此,器械上也是如此,核心是求取长短互补、疏密得当的实用之效。这是根基,也是当年通备武学的原生态。[1]
军旅武艺民间化,以及民间武术中拳术比重的日益升高可以说是明清以来中国武术发展最重要的趋势与特征。这与军事训练中冷兵器的日渐过时,以及民间武艺传播中,徒手拳术的文化成本相对较少、难度较低等诸多因素都有内在的关联。因此,晚近以来,许多武术爱好者都专注于练拳而舍弃了器械。然而,部分武艺中的经典内容,仍旧保留着对兵刃的无上追求,许多徒手武艺也都具有其终极形态要服务于某种兵刃技艺的学习目的。如形意拳与刀、八极拳与枪等,都是这一特殊依存关系的显例。很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八极拳传派与爱好者都已舍弃了对大枪的追求,甚至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八极拳与大枪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
马氏八极完整保存了“枪拳依存”的结构特点,因此其“艺业”的至高点无疑是大枪,是陆合大枪的“合战之法”和若干枪法、枪点,而非拳术。在拳的方面,马氏八极包括六肘头、小架、八极拳、八极对接等套式,此外还有被视为“内场之秘”的八招和六大开,前者是八个单趟,后者仅是劲法,并无固定套数。20世纪60代初,马凤图为纪念在八极拳传播上有特殊贡献的二弟马英图,以八极拳为基础,吸收劈挂、翻子、螳螂的部分拳势和劲道,创编了来回四趟的“健公八极拳”,又名“八阵拳”,后经马凤图之子马明达精心调整,亦作为通备的基本教材广为传授,目前已成为马氏通备八极的重要内容。[2]
1.2 “马氏八极”的发展
马氏家族与八极在沧州地区的首传人吴钟家族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首先,吴马两家同为迁居沧州的客姓回民。吴钟祖上是安徽歙县人,大致明末因任职盐官而落籍在庆云县庄科村,后来族人分迁到沧州各地,孟村是其中一支。而马氏祖上为河北青县人,清初迁至沧州,后世居沧州东南的杨石桥村。由于民族与地缘的关系,吴、马两姓一直有世姻关系。何吕店吴氏曾嫁入马家,马凤图有两个姑姑则嫁到庄科吴家,其中之一即今庄科吴金光先生的祖母。因此,时至今日,马家与早已属山东德州的庆云庄科吴氏保持着亲切来往,前几年庄科为吴钟修建了陵园,马明达出头为之张罗,并题写了匾额与楹联,就是这一深厚关系的见证。
1927年中国近现代唯一的官方民族体育指导机构——中央国术馆成立,[3]马凤图胞弟马英图是创馆初期的重要教学人员,是他第一个将八极拳引入国术馆,并列为基本教材,这对八极拳后来的传播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八极拳最大的特点是朴实无华,简洁明快,可单练、对练,亦可群练,大场面的集体演练尤为壮观。同时,八极的陆合枪对扎不但有益于增强膂力和胆识,而且对当时正在试验中的“长兵”比赛很有参照价值。因此,八极拳、枪都受到馆长张之江的另眼相待。经马英图的积极举荐,罗疃八极名家韩会卿(化臣)和赵树德、孟显忠等都曾在国术馆教授八极,从而形成国术馆系统的“八极热”。张之江主张八极应向全国推广,后来又列为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的必修教材。国术馆早期的学员,特别第一期教授班的学员,不少人以曾经师从马英图学习八极拳为标榜,这事常见于他们的著述。如已故台湾的武术名家李元智和韩庆堂;大陆的杨松山、何福生、李书亭等先生;以及现居美国93岁高龄的蒋浩泉先生等,都声言曾从马英图学习八极拳。[4]至于毕业于国体的学生,如在新中国武坛上声名卓著的高登魁、李锡恩、张文广、康绍远等,也都受过八极训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马氏八极与中央国术馆的八极是同根同源,风格上有明显的相同之处。正因为如此,1986年中国武术家代表团访日,应日本友人的热情要求,何福生先生与马贤达一起表演八极对接,二人事先并无多少准备,只是比划了一下就下了场,结果配合默契,接打贴切,气势如龙争虎斗,成为八极对接的经典版。这当然是两位武术名家的功夫所到,但也说明马氏八极与中央国术馆系统的八极同出一源,可谓一拍即合。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关系,何福生、蒋浩泉等国术馆出身前辈武术家,与作者的父辈们相见时,总以师兄弟相称。
马凤图早在民初就开始积极传播八极。他曾携胞弟马英图和韩会卿师兄远赴关外,将八极拳传到东三省,后来郝鸣九先生的高足弟子于伯谦(长庆)一系所练的八极,就是由马凤图带到东北的。马凤图在东北的早期活动,为其后八极拳在东北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后来马凤图随西北军至陇右,并最终定居陇上,便理所当然地将马氏八极带到了大西北。
1.3 八极拳与马氏通备武学的关系
马凤图一生潜心探研古典拳法,包括主要谱系、招法、套路变化的规律和特点等。他以八极的拳枪结构为典型,深入研探,撰写了许多论述,其中《岳山开门武术陆合枪八极拳法传授源流志略》、《八极拳三字经》、《八极小架拳歌》等,都已成为马氏通备八极的经典作品。经过数十年的传播,马氏通备八极拳在西北大地生根开花,并逐步拓展到甘、青、宁、新、陕各省区,而三陇大地是全国练习八极拳人数最多的区域,以至于有人曾误以为“马氏通备武学”实际上就是马氏通备八极,这一认识是不客观的。事实上通备武学的传习者绝不只练八极,如不练劈挂而专攻八极,或只练八极拳而不练大枪,是与通备的主旨不相合的。马氏八极的核心是“通备劲”的八极表达模式,从结构形式上讲,马氏八极与其他风格的八极确有一定类同性,但武学理念与传练特质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区别,即“貌合神离”。[5]
马明达教授经常讲,在整个马氏通备武学体系中,八极至少有三个独特的价值:一是拳枪一体,练拳是练大枪的根基,练好了八极,杆子容易上手,劲力容易上身;其二,八极一招一势结构清晰,节奏分明,适用于“初学入门”者的基础训练,不但有利于力量训练,也有利于“撞(桩)靠劲”的训练;其三,对接是古代“排子”训练的遗存,是众多拳排子中的一种。然而在传统武术衰敝已极的今天,此类东西绝大多数都失传,“对接”的传存便益显珍贵。
学习马氏八极拳,要求架子工整而气势舒展,动作在稳健中求贯通,又要有棱有角、有圆有方,所谓“近身贴靠,触处是手;浑然一体,八面见肘”。八极拳没有“竞技武术”所谓的“高难”动作,更没有复杂多变的跌仆跳跃之类,只是脚踏实地、步步挨进,而崩、撼、突、击四个字十分生动地表达了它的特点,是八极劲道的简明概括。也不同于许多标榜内劲、气功的所谓“内家功夫”,八极拳所追求的是人体本能的积累和提升,是通过单调枯燥、周而复始的不懈练习来获得身心的强化,并无虚玄的铺垫与张扬。
今天各地所传八极中一些虚诞夸张之词,多是前人添加上去的,是“八极搭台,经济唱戏”的产物,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实不足为怪。从科学主义的角度看待问题,“四两拨千斤”的存在不无可能,但并不具有经常性和普遍性;相反,“千斤打四两”却是最实在、最常见的,是具有普遍价值的真义。马氏通备追求具有普通意义的理法,舍大道而入旁蹊,就是舍必然而求偶然,是通备武学所不赞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凤图曾反复告诫门弟子们:“枉道诡遇,行险徼幸,此君子所不为也。”[6]
2 马氏八极小架的教与练
八极小架是八极系列中最初级的套式,一去一来共22个动作,加起势、收势则共24个动作。八极小架套路虽短小,但它却是八极拳的法式,是学习八极拳的门径和基础。练马氏八极拳者,须从小架入手,非下一番大功夫不可。
2.1 礼仪训练
中国人自古重视礼仪的教化功能,孔子的弟子颜回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7]说的就是孔子不但传授广博的知识,而且用一定的“礼”来约束弟子的行为,从而使他进入“欲罢不能”的境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武术自来非常重视礼教,并形成了一定的礼仪程式。马氏通备武学历来非常重视礼仪训练,一贯强调“非礼勿动”。认为武术不只是肢体功力的展现,同时也是心灵的表达。可惜在“竞技武术”的冲压之下,许多传统礼仪,尤其是以起势、收势为代表的各种礼仪早已荡然无存,只偶而在民间还能见到一星半点而已。改革开放以来,代之而兴的是官方颁定的“抱拳礼”,这其实是被江湖化和戏曲化了的作揖礼,其传承的不是中国传统的雅文化(也称士文化),而是较低社会层位的“俗文化”,也称“江湖文化”,是武侠小说和武打片引领下的产物。它出现在杜撰玄造的武打片中并不足为奇,而用来取代武术的整体礼仪系统则不免过于轻浮与草率。马氏通备武学一贯沿用传统的鞠躬礼,以此作为常礼。演练时沿用固有的起、收势程式,以表达礼让谦和当仁不让的心境。
练八极小架,最重出势的规矩,上场后先行躬身礼,再侧转身体高抬双手以徐徐完成“霸王作揖”的起势,要求一定要缓起轻落、意气平和、一气呵成。既要表示出虔敬感,又要渗透出一定的功力感和威慑力。收势是“扫裆挂耳”,同样要从容结束,待神闲气定,然后退步躬身而退。在小架的训练中,这起势、收势最受重视,它是套数的两端,是礼仪的具体表现,要求反复操练,以达于轻松自然的状态。认真习练过通备八极的人都知道,起收势动作并不复杂,但要真正做好、做到位却并不容易,这就如同写字,笔画越少的字反而越难写。
2.2 节奏训练
演练小架,沉着稳健是要点,一手一势须交待的清清楚楚,断不可以为求“人前饰观”而有意加快速度,加大跺子的力度,徒以威猛耸动观者。八极是刚性十足的短打类拳法,但这不等于处处都要表现出阳刚之气。相反,平时练习讲究的是“慢拉架子快打拳”,练小架就属于“慢拉架子”的训练。所谓“慢拉架子”无非两层含义:一是说每个动作都须在含蓄之中将力量放射出去,外柔内刚,循序渐进;二是要注意动作的定型和规范,架子要周正,神完氣定,不偏不倚。对此,马明达教授曾这样形容:“把力量运足了,势子做周正了,气调顺畅了,从头到尾,气完力劲,犹如天朗气清,窗明几净,准备好了笔墨纸,坐下来从从容容临一篇柳公权的《神策军碑》。”[8]
所以,练习马氏八极拳讲究动静合度、劲气条贯,总之,一切都要掌控在一个恰如其分的“度”之中,而这个“度”的获取非经仔细捉摸和反复实践不可。动静的高度协调才能达到最佳的发力状态,才可以游刃有余、从容以对,做到破巧以拙、驭纷以静。现在时常看到,一些八极练习者,特别是一些体格强健的年轻人,多以最大程度的刚威猛烈为追求、拼命发力、使劲打跺子,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是不值得提倡的。快能藏丑,慢却不行,所以以快遮丑是拳家大忌。八极小架结构紧凑,动作不多,若一味求猛求快,可能连30秒不到就完了。而我们要求一套小架掌握在50秒左右完成为最好。一去一来两个趟子,切不可以平均速度行进,而是一定要有快有慢,慢若抽丝捻线,快如“迅雷不及掩耳”,只有如此才能在精雕细刻中清晰的表达出应有的功力和气势,才能逐步贴近“通备劲”,享受到通透畅达的愉悦感。
2.3 诵读拳歌
传统拳术的套式,往往搭配有相应的拳歌、拳谱,这是武术这种非物质文化形式传存与记录的重要途径。好的拳歌不但可以帮助练习者有效记忆拳套的结构与顺序,而且便于留存与传播,用词恰到好处时甚至可以表现出其中的精妙与深邃。戚继光的《拳经》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因此,我们在日常训练中一贯注重拳歌的诵读。练八极最好能默诵拳歌,以拳歌引领动作,在动作中体味拳歌的深义。这种训练要从小架开始,逐步成为自然。拳歌是拳法的概括,是前辈们对自身体悟经验的总结与归纳。所以,我们要求练习者都要背诵拳歌,一方面是“诵记”,这有助于记忆的连贯性,感悟动作布局与劲力运行的蕴义;另一方面则是“诵训”,也就是通过默诵来牢牢记住一些重要的拳家箴言,以引领自已深入悟解和提升品德。人所共知,马氏通备以“文通武备”为宗旨,马凤图和马明达都强调,博学深思是求取武学胜境的必由之径,光凭一膊子好气力,一味的“打煞气力”,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通备学人的。
3 当下武术发展的反思与马氏八极发展的设想
当今武术的竞技化发展面临困难,特别是“竞技武术”申奥失败,客观上使武术发展受挫,同时却也赋予了我们重新审视武术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竞技武术从根本上无法满足武术作为文化传统发展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举国上下都以文化复兴为当务之急的今天,对传统的回归在价值观上呼吁着武术文化的再次勃兴。当然,难度之大,亦可想而知。一方面,竞技武术经营已久,其所形成的价值观与传统武术之间有明显差异,重新建立传统武术价值观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大量学术上的钻研与甄别;另一方面,指导思想的长时间混乱,致使中国武术门派纷杂,传承断绪,可以说处于一片杂乱无章的状态。以拳种而言,真正流传有序的流派拳种,当清末民初时不过几十种而已,今天则增至过百种,不断有新的拳种产生,光怪陆离,多不胜收。太极拳便是重灾区。清末民初以杨、陈、吴、武、孙五家为主的太极拳格局,当下又陆续繁衍出来数十个新兴流派,以至于再有新生流派,找到可以假以附会的名山大川,却成为一件艰难的事情。一个完整的太极拳正被切割成大大小小许多个“各有特色”太极拳,任何人都可以巧设名目、立派称宗,于是名家泛滥、大师林立,神妙虚玄中往往满目低俗,情景尴尬,令人唏嘘。这一状况大大影响了太极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武术在世界武文化大体系中的位置。与东亚其他国家的武道文化相较,中国武术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是求多不求精,走了一条背向而驰的道路。日本早在百年前就完成了自身武道的整合与转型,在传统基础上创建了新兴的武道体系;韩国起步稍晚,但也顺利完成,在世界上与日本角逐高低。当今世界,提及东方武道,中国武术的地位已不能与日本、韩国的武道相比,至今为止尚缺乏系统、有根据的学术体系与研究成果,也没有真正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出版物与学人,连原本便于管理与衡量的武术段位制,也更多地沦为廉价的资格兜售与一纸空文。[9]
3.1 八极拳当下的发展现状
八极拳实际上也面临类似境遇。八极拳是改革开放后最初走出国门的传统拳种之一,曾在包括日本、韩国、西欧、俄罗斯等国都产生过较大影响,从习者甚多。上世纪末,八极拳被武术相关主管部门以“国家规定”的惯性思维模式,纳入所谓“国家规定套路”范畴,推出相应的“竞技武术化八极拳”,[10]但因错漏百出,且缺乏权威性与学术性,而沦为诸多传统拳种“竞技武术化”后的另一个失败品,成为又一个当代武术发展史上的反面教材。
尽管这是一个失败之举,大多数八极爱好者也并不拿此“规定”当回事。但是,这开了个恶端,后果不容忽视,八极从此被大量注水,各色名利追逐者,将原本质朴简约的八极拳拆编成为各式各样的套路,增加了许多八极原本没有的器械,武当八极、少林八极、大内八极、八极气功等前所未闻的八极拳泡沫应时而生,以光盘、图书等各种现代传播形式进行廉价倾销。这对八极拳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如此急功近利、杀鸡取蛋的方式,已经导致包括太极拳在内的许多传统拳种的衰变,八极也自此步入“山寨”时代,“大师”林立的时代。虚假的繁荣掩盖不了实际上的萎缩,然而积弊已久,体制改革停滞不前,扭转这一局面又谈何容易?
3.2 以保守促回归、以回归促传存
马明达教授一直认为,面对着商品化大潮对传统文化横冲直撞的局面,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品类,在得不到政府有效呵护的情势下,想逃脱低俗化的厄运,“保守”或许是唯一可取的自存之道。实际上,保守可以被视为是一种“精品”意识,是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其核心一是要严把传承关,不可乱传匪人,传人要少而精;其次,传艺要求高标准,要有较高学养和品德的要求,要有人文学科的必要水平。入门之艺一定要从严从难,过不了这一关,以后便以一般的及门者待之,且不可升堂入室;三是要有一定的制约手段,以防止追名逐利的油滑、奸巧之徒混迹其中。这方面许多武术前辈都有教训,我们也是一样。普及服务于社会大众,有益于公众的文化生活和健康,但真正的精品是不可能走普及道路的,一旦敞开大门,沿街叫卖,恐怕离糜烂变质就不远了。
相比较而言,马氏通备武学在传承问题上趋于保守。所以,很多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流传有绪的古典武艺珍品,大都封存在家族和极小的传习范围内,总体而言还没有做过“普及”,也没有诉诸著述,更不要说用光盘等现代手段大量拍卖。近些年,也有钓名沽利者假借通备名义,传播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有编造棍和鞭杆的,有编“苗刀”和“十二大趟子”的,还有假借“研究”之名招摇于海内外者。社会很大,只要有人高声叫卖,便会有人上当受骗。此些现象更加使我们明白“保守”的重要性。在这里,保守并非单纯的封闭、隔绝、不交流。保守的概念应理解为守卫,理解为最大程度的保存与继承文化的原始面貌,在力所能及的状态下继承与延续传统。恰如孔子所言的“述而不作”,这种继承本身就是一次文化的再生,它建立在对文化自身完整性与独立性尊重的基础之上;它不排斥对文化的再创作与再诠释,但任何延伸与变革都须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与文化传统的延续。只有如此才可完成武术文化传统的真正自省,进而获得武术文化的自觉,即进入乐黛云所描述的“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11]也只有如此,在面对当今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时,武术文化传统才有机会保持其相对独立性,而非随波逐流,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我想这是每一个有文化责任感的武术人都应肩负的文化使命,也是我们传存通备的重要原则。
[1]马明达.“马氏八极”的由来[J].武林,2000(3):16-18,22.
[2]马明达.马凤图与六合大枪[J].中华武术,1998(10):35-36.
[3]徐百齐.中央国术馆组织大纲[M]//王云五.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240-4241.
[4]蒋浩泉.八极拳[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
[5]马明达.从通臂到通备——略论通备武学的起源[J].体育学刊,2001(6):33-36,39.
[6]马明达.马凤图拳语录[M].内部资料.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90.
[8]马廉祯.马明达拳语录[M].内部资料.
[9]马廉祯.论中国武术的现代转型与竞技武术的得失[J].体育学刊,2012(3):114-120.
[10]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八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1]乐黛云.多元化世界的文化自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7-1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