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心理测试技术与侦查讯问配合的技巧

2014-02-11王新猛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测试人员讯问侦查人员

王新猛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侦查系,江苏 南京210023)

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侦查的辅助手段,因其特定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在侦查办案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推进案件调查进程,尤其对于那些前期工作中缺乏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证据的案件,甚至还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心理测试技术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效用,不仅靠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测谎仪器的先进性以及测试人员的能力,还需要考量侦查与测试工作能否形成合力。心理测试与侦查讯问配合默契,不仅可以推动审讯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能成为打破审讯僵局的转折点,甚至可能成为案件的直接突破口。因此,侦查机关一旦决定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就要为心理测试技术的使用与实施创造条件,并有意识地与心理测试人员形成配合。

一、侦查人员在心理测试技术使用前的配合

测试前,侦查人员和测试人员共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是保障心理测试顺利进行和测试结论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审测配合的核心内容。

(一)为心理测试技术的使用做好铺垫

1.保证犯罪嫌疑人接受测试。通常情况下,在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前,由侦查人员告知犯罪嫌疑人即将对其使用心理测试技术。谈话中,主要向其说明现有证据无法排除其嫌疑,心理测试技术可以帮助其早日澄清所述情况的真实性,摆脱眼前被调查的麻烦。还要特别强调无辜者“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有罪者“害怕测谎”的心理,使真正作案人陷入“选择不测试即被怀疑”、“选择测试又怕无法通过”的两难境地。

2.强调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所聘测试人员的权威性。向犯罪嫌疑人说明社会与科学技术都在发展,心理测试软硬件技术发展已很成熟,当下已被公安机关广泛使用,并有许多成功案例。

(二)选择恰当的测试时间

为了减少测试过程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办案单位应当选准测试时机。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一是选择犯罪嫌疑人身体状况良好、休息较为充分的时间段;二是为了保证测试和讯问之间的衔接,需要结合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法定措施的时限,除了安排充足的测试时间,还要为测后讯问留有余地,避免草草介入,影响测试效果。另外,测试时间还应考虑作息时间和被测人平常的生活规律。

(三)安排布置合适的测试地点

测试地点需要考虑安全、安静、通风、温度适宜、不会让人感觉到压抑、方便上厕所等基本条件。实践中,测试多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临时地点,如选在公安机关的办公、办案区,监管场所的办公室、谈话室、特审室,宾馆客房等地点。理想的测试地点通常是在专用的测谎室中。专用测谎室的基本建设要求:面积10~15平方米;有1张测试工作台、1张被测人座椅(带扶手、不易动摇、坐感舒适)、2张测试人员座椅;安有冷暖空调和监控系统;室内的装饰简单,无刺激;照明充分但又不宜过强,墙壁做隔音处理;方便上厕所;等等。

(四)介绍案情并说明测试目的

侦查机关应向测试人员明确说明测试目的,详细介绍案情,这是测审配合的重要环节。

1.向测试人员介绍案情。首先由侦技术人员客观介绍案件及现场情况。介绍时,应避免加入过多的主观意见,然后主要由测试人员提出问题,侦技术人员为其解答。

2.陪同测试人员实地察看现场。通过实地察看现场,并结合现场勘验所发现、提取的痕迹物证等情况,分析作案人作案时的行为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对犯罪行为的感知记忆程度,为测试人员提炼和编制测试题目做好铺垫。

3.配合测试人员熟悉其他证据。在对案件和现场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测试人员为了编制出有针对性的题目,需要翻阅前期侦查工作中取得的各项证据材料。

(五)介绍犯罪嫌疑人情况及其在前期审查中的表现

主要向测试人员介绍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包括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前科情况、品行情况、社会交往情况、特殊爱好,尤其是不良嗜好等,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办案单位与其初次正面接触时间、问话次数及当前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在审查中的表现,等等。

(六)协助测试人员编制测试题目

测试前,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案情、现场情况、犯罪嫌疑人情况以及测试目的,选择测试方法、编制测试题目,但有时因为缺乏对案情、现场情况以及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习惯的了解,需要侦查人员协助编制测试题目。

二、侦查人员在心理测试技术使用中的配合

(一)配合测试人员与被测人见面

测试人员与被测人第一次见面时,办案单位可以酌情为测试人员的出现制造声势。比如,安排一定数量的陪同人员,其中最好有一名办案单位的负责人。介绍时,不需要过多解释,表明目的即可。对测试人员在称谓上尽可能使用“教授”、“博士”等学术头衔,或者使用“主任”等较为模糊的称谓。然后,客气地向测试人员询问是否还有其他要求后离开。除测试人员外,其他人员均应离开测试现场。

(二)配合完成测试人员的承诺

测试人员在测前谈话或测试中,可能会根据情况,有条件地给予犯罪嫌疑人一些合理可行的承诺,需要侦查人员配合实现,以保持测试人员的威信。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办案单位应当安排专人,协助测试人员解决测试中遇到的突发情况。有条件的单位,侦查人员尽可能通过监控系统观摩测试过程,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测试现场内的需求,又可以了解测试人员如何测试,如何解释测谎原理和被测人提出的问题,便于测后讯问的衔接。

(三)配合宣布测谎结论

测试后,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由谁来宣布以及如何向被测人宣布测谎结论。

1.当对被测人做出排除或倾向性排除结论时,如果与前期侦查情况一致,测试人员一般不会专门进行测后谈话,测谎结论多是由侦查人员宣布。此时,侦查人员不必急于告知被测人明确的结论,只需解释测试数据需要时间分析,有何情况会再与其联系或找其谈话即可。如果与前期侦查情况不一致,又要面临释放被测人时,侦查人员在进行必要的准备后,可以向被测人宣布其没有通过测试的结论,然后观察其反应和表现,让其回忆会在哪些问题上没通过,并听其解释。如果被测人反应正常、解释合理,不必花过多时间。

2.当对被测人做出认定或倾向性认定结论时,有些测试人员可能直接进行测后谈话。如果测试人员未进行测后谈话,由侦查人员或请测试人员一同配合,向被测人宣布其未通过测试的结论,并立即进行测后讯问。

三、心理测试后的侦查讯问配合

对于测试后讯问的重点对象,侦查机关应当利用好心理测试技术对犯罪嫌疑人所产生的心理影响,组织起有效的讯问攻势,将讯问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选派测后讯问人员

如果案件确系犯罪嫌疑人所为,心理测试技术的使用必然会对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形成冲击,造成其心理在测试刚结束一段时间内的不稳定,这是讯问突破犯罪嫌疑人拒供较为理想的时机。因此,测后第一轮讯问应当选派富有经验、风格硬朗、自信、威严,且之前最好没有参与过讯问或前期未担任过主审的侦查人员进行。讯问前,侦查人员应与测试人员充分沟通,认真听取测试人员对被测人在测前谈话、测中和测后表现、心理状态的分析以及测后讯问与测试的衔接方法。

(二)测后讯问要点

1.宣布测谎结论。向犯罪嫌疑人宣布未通过测谎的结论时,侦查人员应当严肃、郑重、自信地向犯罪嫌疑人明确告知其没有通过测试,该案由其所为,并密切观察其反应。

2.驳斥并坚决打断犯罪嫌疑人的辩解。犯罪嫌疑人听到测谎结论后,往往会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比如,“测试中自己一直很紧张”、“自己心理素质不好”、“听到某问题时,自己就会联想到其他的”等等。有的干脆只作简单否认“我没干”。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辩解,侦查人员必须作出强有力的驳斥,打消其侥幸心理。谈话内容重点:一是明确告知犯罪嫌疑人提到的担心不会影响到测试结果。二是强调测试人员的权威性、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测谎仪器的先进性,从而推导出测谎结论是可靠的,其与案件有直接关系这一结论是毋庸置疑的。此时,犯罪嫌疑人可能还会继续辩解,但侦查人员应当坚决予以打断。

3.侦查人员提出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原因,从而让犯罪嫌疑人从中寻找一个可以更有利于自己的理由。谈话要点:一是说明在此情况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做出同样的事来。二是为犯罪行为提出一种比已知或推断的,更容易被别人接受的原因,以减轻犯罪嫌疑人的有罪感。三是通过指责被害人、同案及其他可为犯罪行为承担道义责任的人,来表达对犯罪嫌疑人的理解和同情。四是指出被害人、证人或社会舆论存在误解事件本身的性质和夸大了后果的严重程度。

4.在犯罪嫌疑人处于“拒”与“供”的矛盾心理状态时,侦查人员在继续设法使其感觉不得不作出供述的情况下,提出两种解释,一个是因一时糊涂或人性弱点才会作案,一个是不能让人原谅或令人厌恶的原因而作案,促使犯罪嫌疑人只能选择那种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从而减轻犯罪嫌疑人开始作有罪供述时的心理负担。

5.如果犯罪嫌疑人开始供述,侦查人员应当引导犯罪嫌疑人首先供述案件中只有作案人才会知道的情节,确定犯罪嫌疑人已初步供述后,形成记录。同时,侦查人员继续给予犯罪嫌疑人以理解和同情,以稳固其供罪心理[1]。

总之,心理测试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一项成果,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总有其局限性,不可能解决侦查工作中的所有疑难问题。因此,侦查机关应当理性地看待心理测试技术,不能过于排斥,也不可滥用。一旦决定在侦查工作中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就应选准恰当的介入时机,并与其他工作手段和方法形成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会到心理测试技术的存在价值。

[1][美]弗雷德·英博,等.审讯与供述[M].何家弘,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104.

猜你喜欢

测试人员讯问侦查人员
侦查人员出庭问题实证研究
侦查讯问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软件测试误区分析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研究
浅析软件测试中的心理学应用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困境及完善策略
非法讯问与监控式讯问机制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构建与保障
绿植防辐射只是个传说,是真的吗?
犯罪心理测试人员素质要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