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石瓢壶”的造型和历史
2014-02-11张秦
张 秦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漫谈“石瓢壶”的造型和历史
张 秦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从不同的文化和工艺中吸收有益的元素,把它们应用到紫砂艺术的实践中去,创造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艺术造型天地,使紫砂壶闻名于世。《石瓢》壶为经典之器,通过每件《石瓢》作品,我们能看出紫砂艺人不同艺术风格和紫砂艺术的魅力。
紫砂、石瓢、传统、竹子、经典
虽然紫砂工艺师们不断推陈出新,但经典的壶型还是广受人们欢迎,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磨砺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石瓢壶就是一把经典之器,永不落时。为何在紫砂壶收藏界和商界存放着无数把石瓢壶,但石瓢壶还是富有无限的艺术价值并受人追捧呢,这就要从它的历史渊源和造型特点说起。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解释为“吊子”。唐宋八大家的苏轼曾写过《试院煎茶》这样一首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后被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的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又有“梁”的砂陶 “铫”用来煮茶,这个“铫”就是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
随后,最早的“石铫”壶经过无数紫砂艺人的改良和设计,慢慢衍变,最终变成了现今的石瓢壶。那紫砂“石铫”是何时被改称为“石瓢”的呢?这应该从顾景舟老艺人的时期说起,顾老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石瓢”被沿用至今。其间“石瓢”壶型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今的石瓢壶更趋向于文人化、艺术化,更具有使用和观赏价值。每个艺人制作的石瓢壶都各不相同,就如深秋的落叶,看起来外形相似,但世界上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因而,虽说出自艺人手中的石瓢壶多如牛毛,但每把都富有自身的特别之出,都包含了艺人所要表达的不同情感。例如:顾景舟大师所制的石瓢,他已把现代美学思维融入壶中,他的“石瓢”身、盖、嘴、把的比例恰到好处,过一点则显臃肿,差一点则有失落之感,且工艺精湛、技法老辣,成为一代“石瓢”之父。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所制石瓢壶又是一种特色,他所创作的《容天壶》一改“曼生石铫”壶无颈的习俗,在夸张的壶身上添加一微矮颈,壶盖增高成半球状,平添出拙朴的童趣,为当代“石瓢”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还有如徐汉棠大师的《汉棠石瓢》,也是各具特色,自成一家。笔者所制作的石瓢壶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所在,壶身刻有竹枝,栩栩如生,富有情趣。壶身不作多余的修饰,只有最质朴的壶体表现出笔者想要表达的深刻意蕴。壶流短而直,壶嘴、盖、身、腹气贯全壶,遥相呼应,融为一体,整体结构细密、线条流畅舒展,呈现简朴大方的气度。在这一把看似普通的《石瓢》壶中,凝聚着笔者对紫砂历史和紫砂经典的崇尚和敬仰,这也是笔者对紫砂高超壶艺的一次挑战,笔者认为将经典升华,才是紫砂艺术的精髓所在。
一代代的紫砂艺人们继承和发扬前辈的探索精神,从不同的文化和工艺中吸收有益的元素,把它们应用到紫砂艺术的实践中去,创造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艺术造型天地,使紫砂壶闻名于世。《石瓢》壶为经典之器,通过每件《石瓢》作品,我们能看出紫砂艺人的不同艺术风格和艺术品性,这也许就是紫砂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们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发扬紫砂文化,在继承先人的艺品、艺德的同时,更应该不断开拓新的道路,勇攀新的高峰。因此,现今的制陶人应该做的就是“发扬经典,创新突破”。我想,这正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紫砂艺术方向。
[1]《紫砂原创作品赏析》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 潘捷夫. 中华名壶选萃. 台湾捷鸿出版社,1982年版
[3]《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