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胎《南瓜》的技艺之美

2014-02-11夏亦琴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花货筋纹南瓜

夏亦琴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薄胎《南瓜》的技艺之美

夏亦琴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摘 】 薄要胎紫砂壶的成品率极低,一方面体现纯手工制作功力的精妙,另一方面体现薄胎南瓜的轻盈巧妙的高难度技艺。作为一把实用的饮茶之器,这巧夺天工的薄胎南瓜壶可谓赏用皆美,意趣天成。【关键词】紫砂壶、花货、筋纹、技艺、薄胎、瓷器

历代紫砂艺人在细心观察和研究过程中,吸取了中国古代陶器、青铜器、瓷器、金银器、玉器等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制作工艺、装饰手法、造型艺术等等,从而设计、创作出形形色色的紫砂壶造型,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统民族特色。

紫砂虽传承只百年,却容纳了多种工艺品风格、特色,呈现精彩纷呈的艺术造诣。其中最多的借鉴来源于瓷器造型和装饰艺术。

在瓷器中有一种俗称蛋壳瓷的薄胎瓷,其工艺有近千年的历史。制作薄胎瓷器难度很大,且技术性极强。由于薄胎瓷的坯体厚度较薄,所以在制作过程中也极易破裂和变形。然而这种以“质薄腻、体薄而润”见称的专门工艺,却成为制瓷高技艺的表现。因此人们说它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诗云:“只恐风吹去,还愁日觅销”,也证明了此种工艺的美轮美奂。

自古以来薄胎瓷器、薄胎玉器因其轻灵剔透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紫砂壶也不例外。而紫砂器在明清时期,也有艺人将薄胎技艺运用在紫砂制壶工艺之中。因紫砂不像瓷器的光洁釉面而透光,也不像玉器剔透,所以薄胎紫砂壶看起来与普通紫砂壶毫无区别,视觉上看不出什么不同,同样是沉稳厚重的感觉,但拿在手上却很轻盈。所谓“薄”中见稳重,就是这样的,因此也有特殊之美。因为薄胎紫砂壶质薄,且有助于茶香的散发,所以格外受人们的青睐,也更容易体现纯手工功力。薄胎胎体就是在打泥片时打得比一般壶薄,这种技法体现出制作者的功力深厚,但也不是什么壶都可以以薄胎来做的。

和瓷器一样,紫砂壶胎薄所以成形难,对环境湿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进窑烧时也会由于受热不均而使得胚体裂开,所以技术要求也非常高。

这把薄胎《南瓜》紫砂壶胎体细而薄,又以花塑器之精雕细刻,筋纹器之韵律节奏为美,展现出技艺之不凡来。清代紫砂名家陈鸣远也做了一把南瓜壶,并题铭:“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东陵瓜”即南瓜,切壶切形,从此南瓜壶成为紫砂花货系列的经典作品。

此《南瓜》壶承载了历史典故,形妙而意深,令人发思古之幽情。造型扁圆而饱满,取自南瓜的外形,壶身以纵向筋纹线分割作八瓣,筋纹随着形体的变化而处理得深浅自如,线面明快,明暗、转折、过渡有序,肚腹圆鼓凸出,上下收敛,壶口呈小圆形,壶口与底微向内凹,有着夸张的筋囊弧度,也有挺括丰腴的之造型美感。壶流取南瓜的瓜蔓为形,塑造成卷曲的形象,壶把取南瓜藤随意自然弯曲的形状,遒劲有力,满蓄动劲。把处藤蔓延展而出,贴饰壶腹之上,瓜叶舒展、藤蔓卷曲惟妙惟肖,并点缀着栩栩如生的小南瓜,壶身上面还有一只小虫慢慢攀爬,显得活灵活现,更为生动有趣,赋予味道。壶钮似弯曲的瓜蒂,瓜蒂长而有神。整个壶型浑然天成,整体协调,自然有致,动静皆宜,展现自然之美。

观此壶式整体感极强,仿生逼真,取花货之妙,筋纹之形,不论花器还是筋纹器,把饱满圆润南瓜塑造的轻盈剔透,令人叹为观止。趣味性与艺术性皆合妙境,颇有田野逸趣,自然真切。

薄胎紫砂壶的成品率极低,一方面体现纯手工制作功力的精妙,另一方面体现薄胎南瓜的轻盈巧妙的高难度技艺。作为一把实用的饮茶之器,这巧夺天工的薄胎南瓜壶可谓赏用皆美,意趣天成。

[1]《阳羡砂壶图考》李景康、张虹,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紫砂精壶品鉴》 陈传席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3]《宜兴紫砂壶的鉴定历程》 曾柱昭.中国文物世界1986年

[4]《瓷器》杨秀英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猜你喜欢

花货筋纹南瓜
“君乐壶”的筋纹艺术美感探究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紫砂花货的艺术特色分析*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南瓜灯
艺术奇葩——宜兴紫砂壶象形器
浅谈紫砂花器
紫砂茶壶筋纹器形探讨
浅析紫砂《南瓜壶》的田园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