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动”字了得
2014-02-11郭红心
郭红心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变成的梦啊,就这样匆匆地走来,留给我一生牵挂”。 2004年,歌手唐磊的一曲《丁香花》红遍大江南北。歌词并非多么优美,旋律并非多么激昂,但却走进了无数人的心,原因在于歌词背后动人心魄的真情故事打动着人们的心。时隔数年,偶然间又听起这首曾经走进灵魂深处的歌,想一想自己上过的每一节课,倏然一惊,我的课是否也曾经打动过学生的心,是否也曾经走进学生的灵魂深处?一首歌,因为饱含了真情而唱响云际;一节课也应该因为用“心”而入情入理,走进学生的灵魂和生命!
一、精雕细琢,细致入微,刻进记忆的课触动人
上课对于教师而言是很平常的事情,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群群学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课堂上,一双眼睛关注几十双眼睛;下课了,匆匆地走,匆匆地来……而你是否想过,这节课有没有给学生留下一点值得回忆的东西?这种记忆也许是课堂里的一举手、一回眸,或者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微笑,或者是一个心灵的暗示、一次善意的提醒……都可能在学生记忆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
偶尔读到戏剧大师梅兰芳反思自己演技的故事,感触颇深。他的琴师徐兰源曾经谈到,梅兰芳在香港演出时,每当戏散人尽回到寓所,大家都忙着吃饭休息,他却不声不响地在那里静默沉思,起初以为是他累了,就不去惊动他,后来发现接连几日晚上都是如此,徐兰源心里便纳闷,是不是身体不爽呢?一天晚上,便对他说:“兰芳,这一趟完事后,回京好好休息几天。”他睁开眼微笑着说:“你以为我病了吗?不是的。我有个习惯,演完一场戏以后,必须再默演一次……”谈到这里,梅兰芳诙谐地说:“别人演一次,我要演二次甚至三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精雕细琢”。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必须有所思考,那就是这节课将给学生留下哪些值得回忆的东西;必须精心备课,优选教学素材,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把课堂当做自己生命的延伸和拓展,让45分钟有所价值和有所增值。所以,教师在每一次走出课堂后,必须对自己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进行必要的反思,即这节课真正留给了学生什么;必须在自己心里真正地承认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认可自己的教学已经赋予学生人生的启迪和智慧。否则,这节课就是低效的、无意义的。
二、朴实无华,寻根求源,实实在在的课拨动人
什么是教育?这个话题既古老又新鲜。爱因斯坦说得好,“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多么精彩而又富含哲理的概括!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形式上的变革。曾一度,纷繁复杂的教学形式不断翻新,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舍本逐末,过分注重教学的形式而忽视了教学的内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剥去华丽的外衣,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洞悉课堂教学本质的东西——形式始终必须服务于内容!时下,在不少名师的课堂上又呈现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即裸课。在某种意义上说,裸课即为实实在在的课,它完全远离了说教的虚伪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而在平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打破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四十五分钟”的僵硬的教学格局,但是,这依旧没有真正摆脱灌输式教学的羁绊,所不同的只是教师变换了灌输的手段和工具而已。人机之间的对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温暖进行有效的传递,不可能把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碰撞演绎成生命的故事和传说,相反地,智慧之师的举手投足和细声慧语却往往让学生流连和陶醉于课堂,让学生终身回味和咀嚼。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不正是形成一个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生智慧吗?剥去因为公开课、示范课作秀的外衣,撕开多媒体技术带来的那层面纱,我们不难发现,教学其实很简单——它本质上就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融洽碰撞!雅思贝尔斯说得好,“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学并不需要多么华丽的包装,它需要的是道理的朴实传递、心灵的平等交流和生命的有机抚摸!
三、涤荡心灵,沁人心脾,触动灵魂的课撼动人
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里都有一片别人无法洞悉的天地。在那里,学生所思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告知他人的,而学生正是在这些问题的疑惑、思考和不断解决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问题正好是学生需要的,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会对学习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碰撞,得出个性化的结论。那些隐藏在学生内心世界的问题又往往是他们急于找到答案的。学生一旦在教师这里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这种答案是能触动学生灵魂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应该力求触及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撞击出火花或者灵感,这样,才有可能撼动学生的心灵。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没有灵魂的教育又与动物杂技团的驯兽活动何异?“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到人的灵魂深处,不能引导一个人生命的成长,它就不成其为教育。学生从教师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高尚的情感、健康的思想、理性的思维、端正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积极追求的心态等。而且,后者才是教育的归宿点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语言并不一定多么动听,入心即可;内容并不一定多么丰富,入情入理即可;方式并不一定非要超越传统,适合即可——正如“善歌者”能“让人继其声”,“善教者”之“教”才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生命和灵魂的深处,才可能让人类的文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传承,才可能做到“教书育人”。
四、坦诚相见,真情永驻,洋溢真情的课感动人
思品课不是虚伪的代名词。明确的是非观是思品教师必须具有的认知基点。我听过一位教师的课,今日思之,感觉如果用“声嘶力竭”一词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分,但是他所讲的内容都在教材里,照本宣科,只不过充当了教材的搬运工,只是做了教材的翻版。这样的教学,内容是真实的,但形式是虚伪的。教师并非只是课堂上的一条知识的输送带,而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存器,需要从教学内容上有所收获,还需要从教师身上获得成长所需的元素。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一语道出教育的本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洋溢着真情的,让学生听你讲课犹如与长者倾心交流、犹如与朋友促膝相谈,让学生感到教师在真正地关心他们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和理解而不是45分钟的教学程序和流水线。
教师的课要想感动学生,首先被感动的应该是教师自己!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只有对于那些感动自己的人、事和物才可能产生心灵的共鸣。带着这份师本之间的共鸣,融入教师内心所迸发的积极情感,用真挚的情感动其心,用坦诚的态度“煽”其情,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被这种氛围所熏陶。
五、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意味深长的课鼓动人
王立平在谈起自己作曲的感受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一首歌被记住是幸福。他用四年的时间与电视剧《红楼梦》朝夕相伴,“一朝入梦,十年未醒”是他自己对事业执著追求的最精彩概括。歌曲《枉凝眉》里的每一句曲谱都让听众回味无穷,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如果教师的课堂也能让学生产生同样的感觉,那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抑或学生对教师的每一句教诲都能听得进去,都能以一种渴望的心情期待教师走进课堂,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与鞭策,都能主动而自觉地学习与生活,都能对教师的语言不由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咀嚼。其实,这样的课堂并不需要教师的语言多么华丽,也不需要教师的教学手段多么丰富,更不需要教师利用何等高水平的多媒体技术。它需要的是教师必须具有一种敬畏心理,即敬畏课堂和敬畏学生;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此及彼;需要教师正确而耐心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循循善诱,水到渠成;需要教师把每一节课都看做学生成长的契机,也是自己生命延伸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一首悦耳的歌曲之所以可以让听众享受到“如痴如醉”的感觉,原因在于歌者是在用心唱歌。一节课是否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呢?同样的45分钟,有的教师能够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能给学生留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妙感受,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内心深处的呵护与希冀,能够被“摇动”被“推动”,被“唤醒”,我们可以称这样的教师为“善教者”。但如果一位教师的课,连自己都不想去回味和咀嚼,学生们又怎么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意味”呢?记得有这么一句话,行走江湖的最高境界就是相忘于江湖,也就是说,你虽然离开了江湖,而江湖却不能忘记你。我们的课堂是否也可以这样说,做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相忘于课堂,也就是说,你虽然离开了课堂,而学生却深深地、永久地记住了你!
尼采这样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所以,做教师的人,上好每一节课吧,把它刻进学生的记忆,让它拨动学生的心灵,触动学生的灵魂,感动学生的感动,师生共同在各自的一生回味之中感受那份幸福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