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2014-02-10刘武
刘武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两个重要会议将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两个会议还要求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分析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将转向发展以省会为中心的次区域城市群和以县市为基础推进就地城镇化。作为大型都市群,只有珠三角、长三角和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
2013年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寄予厚望,指出要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履新河北之后不久,也明确提出打造环京津增长极战略。该战略将距京40公里、距津60公里的廊坊市提到“打造河北环首都增长极的战略突破口”的地位。
在大形势的驱使下,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关键的中国经济第三极发展进一步提速,这为毗邻京津的河北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峰回路转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
这无形中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催化剂。
作为中国经济第三极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但是,由于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明显,京津冀协同空间巨大,难度也更大。尤其是北京与河北之间很多地方山水相连,但是收入悬殊,“翻一座山工资翻三番”。
曾有中央领导在视察河北时明确表态,“决不能让北京周边地区的贫困带长期存在”。而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加快首都经济圈建设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路径。
过去一个时期,京津冀一体化进展缓慢。而2013年在中央和地方高层的推动下,进展缓慢的京津冀区域合作峰回路转。
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视察天津时“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寄予厚望”。之后天津、北京两地党政领导也随即表态。
5月19日、5月22日,孙春兰、郭金龙先后率天津、北京党政高层赴河北“送温暖”。期间,津冀、京冀先后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据公开信息显示,协议有具体的针对性指向。
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在河北考察时说“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双方商定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等10个方面深化合作。北京和河北则商定在着力打造首都经济圈、共同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支持张承地区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
河北的回应也可圈可点。
在会见天津代表团时,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表示,河北省对把津冀互利合作推向更高层次“非常重视,特别期待”。河北要“虚心学习天津、积极依托天津,接受天津辐射”。
在会见北京代表团时,周本顺提出河北希望成为北京的“大屏障”“后勤部”和“护城河”。在发展中,河北要坚持不违背首都经济圈的规划、不上影响首都生态环境的项目、不增加首都城市功能疏解压力的“三不原则”。
很明显,天津、北京的“送温暖”行动正当其时,河北回应也非常贴切。京津冀各方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都明确要取得突破。比如,河北省正大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周本顺强调“要以坚定决心和超常举措”推进并取得实效。
三地默契的积极表态,在几年前并不常见。京津冀区域合作如今似乎一朝之间春风拂面。有分析认为,此番高调合作姿态缘于中央有要求、京津有需求、河北有渴求。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规划部主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副院长文辉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这种姿态体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很多机会。如果没有冀的发展,就不会有好的京津,冀的发展也离不开好的京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副院长杨保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北京是个资源富矿,能不能给周边留下些东西,要看周边搭建什么平台。”
河北的奋争与努力
对于京津冀区域合作,河北一直处于“渴求”状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消除经济差距过大的问题,河北省一直在积极对接京津谋求发展,但是始终未能见到大的实效。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京津冀各方就签订过框架协议,共同达成过“廊坊共识”,有过合作备忘录,形成了“会谈纪要”,但都未见明显动作。
1982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就提出“首都圈”设想。1996年,《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正式提出“首都经济圈”概念。
之后,官方、学界围绕北京及周边发展又提出多种构想。比如,两院院士吴良镛2001年提出“大北京”规划。天津有学者倡导设立京津两个特区,特区之上再设副国级大区。
清华大学区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磷曾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有必要在国务院层面设立协调机构来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利益纠葛及体制障碍。”
2004年11月,“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启动编制,至今成为最难编制的规划。2010年9月份,河北省将“环首都经济圈”定位为环京经济特区,以及京津冀区域合作战略平台。2011年,随着“首都经济圈”写入“十二五规划”,媒体先后报道规划有望2013年年底出台。
时至今日,上述相关规划均未出台。但是,从上述历史脉络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一直非常积极。在脉络的深层里也能发现,现实面前京津冀三地其实都拖不起。
河北虽有地理上环京津的独特优势,却陷入“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实劣势。更为尴尬之处在于,河北自身的经济中心城市不明确,也曾经没有把握住沿海优势,被喻为“没心没肺”。endprint
北京被“摊成了大饼”,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可承受之重,比如交通、环境压力,以及城市承载力等,都需通过转移到周边来缓解。海洋对经济愈发重要,天津却未能送北京出海,河北省秦、唐沿海则作用不彰,北京为寻找出海口曾费尽心思。
在数十年的京津城际竞争中,天津曾萎靡式微。时过境迁,如今天津羽翼渐丰,土地、港口等资源禀赋优越。但是天津要完成“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势必需要与京冀紧密协作。
文辉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特大城市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问题越来越突出,北京解决不了,天津也解决不了,需要周边的中小城市对它进行配合。”
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城市规划先驱即已认识到,解决城市问题不能局限在狭小的城市范围之内,必须把城市与区域联合起来。美国学者芒福德则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区域整体发展理论,同时指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
这些理论对国内大城市寻求从区域层面,来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路径。于是,城市群发展被越来越重视。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据杨保军透露,中央相关财经主管部门刚委托学界做完一个关于城市群发展的课题。实际调查和理论推导下来发现,一段时间内人口还是会往中心城市聚集,“大城市病”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学界提出的策略就是,由过去点上的集中走向面上的有机疏散。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城市群?就是为了突破城市界限,实现各方面一体化发展。城市群里某个城市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城市群层面解决。”
文辉则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发展城市群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行政区划和市场壁垒,让资源和要素在城市群里自由流动。”
环京津城市的机遇
文辉认为发展城市群对中小城市更为有利,因为大小城市有了平等对话的平台。果如是,这将进一步给河北环京津城市发展带来利好。
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陆续出台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又先后批复数十个区域经济规划。到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初步形成了“三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多区域的发展格局。
近期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同时强调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加快沿江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
无法回避的是环渤海区域作为“三大”之一,其发展相对珠三角、长三角要慢。京津领衔的“环渤海经济区”概念始于1986年,但是因其长期缺乏协同作战,从而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足。
如今环渤海经济区开始热火朝天,这里是中国经济的第三极。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经济圈建设,在较大范围内看正是为了推进环渤海经济区加速崛起。
京津冀三地常被称为“双黄蛋”,北京、天津被誉为双“蛋黄”,河北环绕之外为“蛋清”。 蛋清、蛋黄早日融合,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是河北省的长久期待。
京津冀从何处融合?看点最先又会在哪里?其实摊开地图,就会很容易发现廊坊是京津冀的交汇中心,而廊坊有一块飞地盘踞京津之间,天然存在汲取双“蛋黄”精华之优势。
这块飞地就是廊坊市三河市、香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也被称为廊坊“北三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多年谋划,“北三县”一体化已被纳入河北对接京津的着力方向。
2013年4月23日,周本顺在廊坊市调研时表示,“河北打造环京津增长极,廊坊是战略突破口。”他特别要求北三县,“更要精心谋划,统筹考虑,千万别把这块地方给浪费了。”
方创琳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河北环首都城市要帮着北京圆“建设世界城市”的梦,尤其是三河等北三县要围绕建设世界城市群寻找自身位置。”
国际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公用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许正中建议三河建设整个环渤海的离岸金融结算中心。“这简直相当于一个印钞机,现在不仅京津冀,整个环渤海也没有这个中心。”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在世界上,巴黎、东京、纽约等世界性都市圈的形成,都有都市连绵区作支撑。在一定时期内,连绵区发展最快、最有活力,在避免、化解大城市病上能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也在几十年发展中积累了“大城市病”。新华社《望》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城市规划专家王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北京无法继续‘摊大饼,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解决‘大城市病。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或许正因为如此。”
新时期河北发展的眼光也不仅只在环京津,还有沿海地区。“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大力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是在2013年5月6日河北省委全委会上,河北省提出的“四大攻坚战”的前两大攻坚战。
周本顺要求河北沿海地区经过3~5年努力,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要占全省半壁江山。他对环京津增长极区域的廊坊要求近期目标是经济总量至少占全省1/10,远景目标要达到全省1/8、1/7,甚至是1/5。
“如果廊坊的经济总量连全省的1/10都达不到,那就不能成为突破口,也难以形成增长极。”周本顺曾表示。他要求廊坊近期发展对标苏州、无锡和东莞,其中三河、香河两县(市)对标昆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