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C1q肾病二例

2014-02-10张碧丽

天津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系膜肾炎尿蛋白

刘 喆 张碧丽

病例报告

儿童C1q肾病二例

刘 喆 张碧丽△

补体C1q;肾疾病;儿童;C1q肾病

1 病例报告

例1 男,1岁4个月。主因浮肿10 d,于2012年9月23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0 d出现眼睑浮肿,逐渐波及全身,伴有尿量减少,具体尿量不详,尿色如常。无发热、皮疹等。既往体健,否认肾毒性药物使用史,否认近期疫苗接种史。患儿系抱养儿,家族史不详。入院时查体:血压85∕55 mmHg(1 mmHg=0.133 kPa),全身指凹性水肿,心音有力,律齐,双肺呼吸音粗,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定量119 mg·kg-1·d-(11.5 g∕d),血白蛋白12.1 g∕L,总胆固醇(TC)10.32 mmol∕L。凝血酶原时间(PT)12.7 s,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42.1 s,纤维蛋白原(Fg)5.891 g∕L。肌酐41.4 μmol∕L,尿素3.2 mmol∕L,血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SM抗体、抗SSA、抗SSB均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其余阴性。肾活检光镜: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弥漫增生,局灶节段中度加重,肾小管上皮多灶重度空泡变性,肾间质部分水肿,小动脉未见明显病变,见图1。免疫荧光:IgG++,IgA+,IgM+,C3+,C1q+++,系膜区团块颗粒状沉积,纤维蛋白相关抗原(FRA)阴性,见图2。电镜: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系膜区、副系膜区团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基底膜无明显病变,上皮足突大部分融合,肾小管上皮溶酶体增多,肾间质无明显病变。临床表现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结合病理免疫荧光检查,诊断为系膜增生性C1q肾病。门诊定期随访,足量激素(按泼尼松计2 mg·kg-1·d-1)口服4周后表现为激素耐药。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CTX累计剂量150 mg∕kg后,监测尿蛋白仍2+~3+,改为他克莫司0.1 mg·kg-1·d-1口服,并监测血药浓度,1个月后尿蛋白转阴。目前已随访1年7个月,口服他克莫司4个月余,无浮肿,监测尿蛋白阴性,病情处于完全缓解期。

例2 男,9岁。主因头晕、呕吐1 d,于2013年5月5日入院。入院前1 d无明显诱因出现非喷射性呕吐,共10余次,无呕血及胆汁样物,无腹痛、腹胀及发热。无头痛、抽搐及意识障碍,无浮肿,无尿色、尿量改变。无皮疹、光过敏及关节肿痛。无多饮、多尿、夜尿增多。既往体健,否认前驱感染史及既往肾脏病史。入院时查体:血压115∕80 mmHg,无明显浮肿,心音有力,律齐,双肺呼吸音粗,腹平软。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定量51 mg·kg-1·d-(11.87 g∕d),血白蛋白14.2 g∕L,TC 9.78 mmol∕L。PT 11.6 s,APTT 31.5 s,Fg 4.403 g∕L。肌酐51.6 μmol∕L,尿素4.2 mmol∕L,血ANA、抗ds-DNA、抗SM抗体、抗SSA、抗SSB均阴性,ANCA阴性。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HBsAb+,其余阴性。肾B超示双肾实质弥漫病变。肾活检光镜: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弥漫增生,肾小管上皮空泡颗粒变性,肾间及小动脉未见明显病变。免疫荧光:IgG+,IgA+,C3+,C1q++,系膜区毛细血管袢团块颗粒状沉积,FRA阴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阴性。临床表现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结合病理结果诊断为系膜增生性C1q肾病。口服足量激素(按泼尼松计60 mg∕d)4周,表现为激素耐药。给予CTX冲击治疗1次(家属拒绝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累计剂量20 mg∕kg,后失访。

2 讨论

C1q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提示其与原位或循环免疫复合物有关。C1q本身呈碱性,可与多种DNA、RNA、脂多糖结合,因此,C1q肾病可能是由一含多种阴离子的抗原通过电荷作用与C1q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而导致发病。目前诊断C1q肾病仍使用Jennette等1985年制定的标准:肾小球系膜区有显著C1q沉积,并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及Ⅰ型膜增生性肾炎。按免疫荧光0~++++积分,C1q的沉积强度必须≥++,且呈弥漫性沉积。诊断C1q肾病主要需排除狼疮性肾炎(LN)。除了从临床表现及血清标志物方面进行鉴别外,抗C1q抗体及内皮细胞内管网状包涵体有助于鉴别LN及C1q肾病,后者电镜下一般无管网状包涵体,血清抗C1q抗体阴性。C1q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或大量蛋白尿,但也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血尿、蛋白尿伴血尿。表现为NS及大量蛋白尿者,通常呈激素依赖或激素耐药,本组2例均表现为激素耐药性NS。光镜下其病理类型分布广泛,但以微小病变(MCD)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多见,本组2例所表现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亦有报道[1]。此外,还可呈现小管间质性肾炎、新月体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等表现。C1q肾病的预后取决于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临床呈NS、病理为FSGS者预后差,病理表现为MCD者预后明显优于FSGS。C1q肾病治疗目前尚缺乏规范方案。因为临床多表现为NS或肾病水平蛋白尿,且往往激素耐药或激素依赖,多数需要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报道,使用激素联合CTX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治疗,可使约70%的患者病情得到完全缓解[2]。C1q肾病是一种较少见的肾小球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同时C1q在肾小球沉积的机制及意义尚不清楚,其是否为一独立的疾病目前尚有争议,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图1、2见插页)

[1]Zhao SL,Huang SM,Zhang WZ,et al.Pediatric C1q nephropathy: four cases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J Clin Pediatr,2010,28(4): 337-340.[赵三龙,黄松明,张维真,等.儿童C1q肾病4例报告[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4):337-340.]

[2]Zhao SL,Huang SM,Zhu CH,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C1q nephropathy in children[J].Chin J Nephrol,2011, 27(12):877-883.[赵三龙,黄松明,朱春华,等.儿童Clq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12):877-883.]

(2013-12-31收稿 2014-04-28修回)

(本文编辑 李国琪)

R726.92

D

10.3969∕j.issn.0253-9896.2014.10.027

天津市儿童医院肾脏科(邮编300074)

△通讯作者 E-mail:zhangbili218@163.com

猜你喜欢

系膜肾炎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