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友要过“心理关”

2014-02-10依貂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家里人糖友心理疾病

小张患有1型糖尿病3年了,刚上大学的他根本接受不了自己得病的事实,变得沉默寡言,还喜欢上了吸烟。家里人都非常担心他的身体状况,经常劝他不要吸烟了,他总是不以为然。过了一段时间,家里人带着他去看了心理医生,这才知道他患上了抑郁症。

糖友老李,发现糖尿病后一点也不在乎病情,还是照样吃喝,跟平时一样,家人劝他要规律生活,科学饮食,他嫌家里人烦,也不把家人的话当回事儿……

糖尿病的心理问题其实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与伴发病之一。糖尿病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持续的话,就有可能转变为抑郁症。精神的过大的压力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而糖尿病的心理问题伴随着疾病一起发生,这样反复的恶性循环,会不断加重病人的病情,要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心理问题。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人的性格、应付问题的方式、承受压力的能力等心理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已是公认的心身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加入到糖尿病的行列中来,这与过大的心理压力及生活不规律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而一些糖尿病人由于生活事件的突然打击,病情可在一夜之间恶化。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性格倾向于内向的人群。如遇到事情时不愿求助或找人倾诉,而是一味压抑自己,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而不良情绪通过“免疫—内分泌”环节又成为糖尿病的诱因。

糖尿病患者在积极地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情绪和压力的调整,家属也应该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如果这段时间压力比较大或有应激事件出现时,应注意监测血糖。糖尿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其中健康的心态对治疗也非常关键。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1.忧思过度。

有些病人不是积极想办法治疗,而是思虑重重,瞻前顾后,整日考虑治不好怎么办?出现并发症后怎么办?陷入苦恼烦闷和忧郁之中,对疾病治疗很不利。

2.心烦不安。

有些患者对糖尿病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几幅中药或是其他特效药就能药到病除,一旦病情没有马上控制或出现并发症,就烦躁不安,夜不能寐,更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3.紧张恐惧。

有的病人把糖尿病理解为不治之症,整天害怕,要是得了心脏病怎么办?要是得了肾脏病怎么办?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恐怖,这些不良情绪反而会加重病情。其实发现糖尿病后,接受得病的时候,努力学习糖尿病知识,在医生的指导下让自己能很好地管理病情。

4.急躁易怒。

有些人得了糖尿病后,对周围事物和环境感到烦躁,遇人遇事易动肝火,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照顾不周。这也是一种病态心理。老王得病前就爱喝酒,发现糖尿病后,家里人为了他的健康不让他喝酒了,他整日很苦闷,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了乐趣,还常常对家人发脾气。

5.悲伤易泣。

有些糖尿病人,尤其是患各种并发症的病人,容易对前途丧失信心,对治疗感到无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对这种病人,家人一定要耐心劝导,只有排除心理障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树立正确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生活的态度,是预防心理疾病最基础的部分。同时应锻炼自己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面对现实,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生活中总是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一面,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源于我们期望值过高,源于我们没有多想想多看看。人与人相比,永远有比你更好的人,也有许多不如你的人。

法国的著名作家雨果说过,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胸。愿我们的糖尿病病友都有豁达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个人乐观、豁达,会给一个家庭带来许多乐趣。反过来,一个悲观失望、充满怨气的人,则会影响周围人的情绪,给家庭和朋友带来阴影。更重要的是,悲观失望和怨声载道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另外糖友们可以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培养业余爱好可以有效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消除疲劳,以缓解紧张感,对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家里人糖友心理疾病
糖友常按腕骨穴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仁寿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全心全意当好农民工的“家里人”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摊上大事儿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
糖友睡眠不好,怎么办
DOES YOUR FAMILY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