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有误区
2014-02-10晓牧
洗澡也有误区?是的。洗澡这件几乎天天都做的事,说起来您或许也不一定会。因为洗澡也存在着误区,如果您不知道这些误区的话,那么你还真不算是会洗澡的人。下面这些关于洗澡下面这些事情您是否都了解呢?
1.频繁的洗澡
“快节奏的生活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增加了人们的洗澡频率,”负责这项研究的阿拉伯病理学家贾德巴·胡浓妮说道,“而过于频繁的洗澡会带来与人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恰恰相反的结果——有害健康。”先前的研究表明频繁的洗澡会洗去身上本来就不多的皮脂,加剧皮肤干燥,从而导致皮炎;用力的搓洗也会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损,细菌、真菌趁虚而入,造成皮肤感染。而最近的这项研究明确显示经常性的皮肤受损会引起免疫能力下降,各种随之而来的炎症日积月累下的产物就是——皮肤癌。“节制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胡浓妮说道,“一周洗两到三次就够了,而且搓洗的力度也不要太大,身上有些污垢并不会影响健康,甚至还会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2.洗澡时间太长
许多人每次洗澡惟恐洗不干净,洗澡时间往往超过半小时,个别的甚至一个小时,过长时间的洗涤必会将人体表面的皮脂膜洗去很多,缺乏皮脂膜保护的皮肤将会更加干燥起皮屑,随之而来便是瘙痒不已。因此建议人们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10分钟左右为好。
3.用热水烫洗
很多人认为有热水洗澡可以解乏。同时,热刺激可以抑制痒感,所以瘙痒病患者大多喜欢用温度高的水“烫洗”,有的老年人甚至用盐水或花椒水烫洗。这样做当时会感到很“舒服”、很“解痒”,但会把皮肤表面的保护膜溶解,使皮肤更干燥,使瘙痒加剧,洗澡时水温以4 0℃为宜。特别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身体敏感度下降,如果用过热的水洗澡很容易烫伤皮肤而不自知,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出现。
4.多次使用清洁用品
平时洗澡都会用香皂或沐浴露之类的清洁用品,有些人会觉得不使用这些清洁用品就好像没有洗过澡一样,甚至有些人生怕洗不干净,使用不止一遍,这样做的后果是会导致皮脂膜的减少。而由于皮脂膜对皮肤的保护至关重要,老人皮肤干燥,皮脂膜不丰富,故一周洗一次澡足矣。而喜欢天天洗澡的人,不要每次都很“认真”、很“彻底”,以免把皮脂膜去掉太多。另外,尽量不要泡澡,更不要使用碱性肥皂清洗才好。
5.用力搓澡
不少人喜欢蒸桑拿,用劲搓澡,直到身上发红,其实搓下来的“泥”就是皮肤保护膜。经常热水浸泡、搓洗可以导致正常角质细胞过多脱落,使皮脂膜变薄,皮肤屏障保护功能被过多破坏。皮肤也会在“泥”被搓干净后更加发痒。
一些皮肤比较干燥的人在洗完澡后,最好在5分钟内在身上涂抹适量的具有皮肤保湿功能的润肤品,通过外补的“保湿因子”以保持皮肤水分,防止皮肤干燥起屑,减少皮肤瘙痒的发生。每次洗澡后贴身内衣尽量穿质地柔软的纯棉织品,不要贴身穿羊毛或人造纤维织品,避免刺激皮肤。一旦有瘙痒发生,可以采取拍打或用指腹按揉的方式止痒,尽量避免用尖锐的指甲去搔抓,因为搔抓可使局部的感觉神经因反复刺激而更加兴奋、敏感,使瘙痒进一步加重,从而形成越痒越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
6.随意药浴
药浴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谨慎选药,暨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有些人把药浴当成日常保健,想泡就泡,完全没有尊崇中医辨病辨证,谨慎选药的原则,极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