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群肝功能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4-02-08陈燕春沈冲陈金凤杨松杨亚明王骊陈凯胡静赵祥海杜青莲李新立沈洪兵崔国兴
陈燕春 沈冲 陈金凤 杨松 杨亚明 王骊 陈凯 胡静 赵祥海 杜青莲 李新立 沈洪兵 崔国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1],许多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均证实,ALT、AST和GGT与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和冠心病有关[2-4]。ALT、AST和GGT水平异常是糖尿病、冠心病和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3],GGT是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生化标志物[5],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因此,探讨影响ALT、AST和GGT水平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和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宜兴农村人群血清ALT、AST、GGT分布及升高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为预防和干预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宜兴官林镇都山村年龄≥30岁的3000例作为调查对象,实际参加调查的对象为2237例,排除HBsAg阳性者以及服用降糖降脂药物患者,共纳入本研究的有1673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入户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病程、是否服用复方降压药物以及降糖,降脂药物、相关疾病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在卫生院集中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指标包括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AST、GGT、肌酐(CR)和空腹血糖(FBG)等。
1.3 诊断标准ALT、AST和GGT升高均定义为≥40 U/L。
1.4 统计分析方法调查表经核查无误后应用Epi-Data 3.0双轨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x±s表示,2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本研究调查了2237例对象,排除HBsAg阳性者后有2119人(94.7%)纳入分析。其中服用降压药物者429人,占高血压病人的38.9%,用药者ALT、AST、GGT水平分别为(24.0±18.9)U/L、(24.6±11.4)U/L和(34.2±44.5)U/L,均高于不用药者(21.1±13.9)U/L,(22.6±8.0)U/L和(28.9±27.4)U/L(n=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进一步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使用降压降糖及降脂药物者[6]。
2.2 不同年龄阶段男女血清肝功能酶的水平共1673例纳入分析,年龄30~93岁,平均(58.3±10.9)岁,其中男801例,女872例。男、女性ALT的平均值分别为(22.2±14.5)U/L、(20.0±18.9)U/L,AST平均值分别为(23.9±11.8)U/L、(21.8±10.6)U/L,GGT平均值分别为(36.9±78.7)U/L和(23.6±24.0)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将调查人群按年龄进行分组(10~岁)。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ALT和GGT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P<0.01或P<0.05);<50岁组中(为30~49岁,其中包含13例年龄30~39岁者),男性ALT、AST和GGT水平均高于女性(P<0.01或P<0.05),50~59岁组男性AST和GGT水平均高于女性(P<0.05),而60~69岁组男性仅有GGT高于女性(P<0.05)。见表1。
2.3 不同性别各年龄组肝功能酶升高状况的比较将研究对象按照ALT、AST和GGT是否≥40 U/L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结果显示GGT异常率为17.8%,高于ALT和AST异常率(7.1%、3.3%)。总体上男女之间ALT和GGT的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按年龄分组后结果显示,男性40岁年龄组ALT、AST和GGT异常率最高,且ALT和GGT异常率均随年龄增高而逐渐降低(P均<0.01)。女性50~59岁组ALT异常率最高,60~69岁组GGT和AST异常率最高,其中GGT在不同年龄段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0,P=0.013)。<50岁组中,男性ALT、AST及GGT异常率(15.0%、5.0%、33.3%)均显著高于女性(5.5%、1.6%、9.0%),50~59岁组中男性GGT异常率(25.6%)也显著高于女性(15.1%),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阶段男女ALT、AST和GGT分布情况(±s,U/L)
表1 不同年龄阶段男女ALT、AST和GGT分布情况(±s,U/L)
注:与男性比较,*P<0.05,**P<0.01;趋势性检验,△P<0.05,△△P<0.01
肝功能酶组别n 男性女性ALT<50岁组43526.5±19.719.8±27.2**22.0±20.1 50~59岁组61322.4±12.521.4±17.2 60~69岁组37720.6±13.320.6±10.9≥70岁组24817.8±9.7△△15.7±7.4 AST<50岁组43523.5±12.820.2±14.7*50~59岁组61324.0±14.122.1±9.1*60~69岁组37723.9±8.523.0±7.5≥70岁组24823.9±8.122.6±6.7 GGT<50岁组43541.9±39.020.8±22.9**50~59岁组61341.6±19.925.3±26.8*60~69岁组37731.8±32.525.8±22.6*≥70岁组24825.7±18.6△
表2 各组男女肝功能酶升高情况(n,%)
2.4 肝功能酶升高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ALT升高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TC、TG、HDL-C、LDLC、UA、CR和BMI;AST升高的影响因素为TC、TG、UA和BMI;GGT升高的影响因素是性别、年龄、FBG、TC、TG、LDL-C、UA、CR、BMI、吸烟和饮酒,见表3。
表3 肝功能酶升高的单因素分析
2.5 影响肝功能酶异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前进法),进入模型概率为0.05,剔除概率为0.1。结果表明,低年龄、超重和肥胖、UA升高、TG升高是ALT升高的危险因素;影响AST升高的因素为TC和UA升高;而低年龄、男性、高血糖、超重或肥胖、高血脂、低LDL-C、高UA和饮酒则是GGT升高的危险因素。见表4。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在纳入本研究的1673例对象中,ALT、AST和GGT异常率分别为7.1%、3.3%和17.8%,男性肝功能酶异常率远远高于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7-8],可能与男性在社会生活中普遍承受更大的压力、持续疲劳及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9]。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ALT和GGT的异常率均下降,而女性ALT异常率最高的为50~59岁组,AST和GGT为60~69岁组,这可能与女性不同年龄段的新陈代谢有关[10],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单因素分析显示,ALT升高组与正常组年龄、性别、TC、TG、HDL-C、LDL-C、UA、CR和BMI有统计学差异;AST升高与TC、TG、UA和BMI有关;影响GGT升高的的因素为性别、年龄、血糖、TC、TG、LDL-C、UA、CR、BMI吸烟和饮酒。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与ALT、AST和GGT升高有关的因素,结果提示低年龄、超重和肥胖、高UA血症、高TG水平是ALT和GGT升高的危险因素;而影响AST升高的因素为高TC、高UA;同时男性和饮酒也是GGT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外有研究报道,血UA水平和ALT水平密切相关,随着血UA水平的升高,ALT水平呈线性增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1-13];高血脂是ALT升高的危险因素也与报道一致[14]。有研究发现饮酒者的ALT、AST和G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随饮酒量增加呈上升趋势[15-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饮酒是GGT异常的危险因素,OR(95%CI)为1.889(1.332~2.678)。另外,超重或肥胖是AST和GGT升高的危险因素也与吴国荣等[17]研究结果一致。FBG水平的升高也是GGT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OR(95%CI)为1.155(1.063~1.254),可能与糖代谢紊乱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导致GGT进一步升高有关[18-19]。此外,多因素分析与单因素分析CR和LDL-C水平对GGT升高的作用方向不同,可能与多因素分析校正年龄和性别有关。进一步按性别分层分析结果表明,男女GGT升高与LDL-C均无关联,而男性CR升高仍与GGT升高存在类似关联。
表4 影响肝功能酶异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提示,血清ALT、AST及GGT升高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均相关,因此,人群肝功能酶升高的筛检对预防肝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加强农村人群肝功能酶检查,将有助于为居民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效果评估提供敏感指标,并可为相关疾病预防及预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刘健娣.谷丙转氨酶在无偿献血初筛中的意义及局限性[J].中国保健,2010,18(8):120-121.
[2]Schindhelm RK,Diamant M,Dekker JM,et al.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 a marker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relation to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06,22(6):437-443.
[3]Hanley AJ,Wagenknecht LE,Festa A,et al.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nd directly measure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a multi-ethnic cohort:the 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J].Diabetes Care,2007,30(7):1819-1827.
[4]俞匀,卞茸文,顾刘宝,等.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1):26-29.
[5]Atar AI,Yilmaz OC,Akin K,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and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J].Int J Cardiol,2012,167(4):1264-1267.
[6]范建高,包蓓.老年人长期使用降脂药物的肝脏安全性评价[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4):275-278.
[7]李岷,王宁皎.体检人群3295例肝功能指标的性别年龄特征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6):441-443.
[8]郝少丽,丁晓旭,姚立新.市财政、广电职工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尿酸和肝功能异常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784-1785.
[9]王伟,李伍升,张淑琴,等.无偿献血者ALT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8):1472-1473.
[10]高晖,刘萍,王学刚,等.自愿无偿献血者丙氨酸转氨酶检测结果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J].河北医药,2007,29(7):757-758.
[11]Brunt EM.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J].Semin Liver Dis,2004,24(1):3-20.
[12]Annemans L,Spaepen E,Gaskin M,et al.Gout in the UK and Germany:prevalence,morbidities and management in general practice 2000-2005[J].Ann Rheum Dis,2008,67(7):960-966.
[13]王灿,苗志敏,李长贵,等.人体血尿酸水平对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29):1-2.
[14]王宁双,柳海滨.常规体检人群血清ALT与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中华医护杂志,2007,4(9):769-771.
[15]徐根云,徐晶,陈卫星,等.饮酒与丙氨酸转氨酶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1999,3(5):239-240.
[16]王芳.长期饮酒者血清中ALT、AST、γ-GT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830.
[17]吴国荣,陈昱宇,卢胜男.HBV感染、肥胖和饮酒是中国南方人群ALT升高的主要病因[J].肝脏,2012,17(1):32-36.
[18]Fraser A,Ebrahim S,Smith GD,et al.A comparison of association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with fasting glucose,fasting insulin,and glycated hemoglobin in women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J].Hepatology,2007,46(1):158-165.
[19]汪峰,严根兴,陈义柱,等.无偿献血人群谷丙转氨酶升高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5):1085-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