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 年 :中国茶事·茶市·茶势

2014-02-08谢燕青

茶博览 2014年4期
关键词:春茶茶叶

本刊记者 谢燕青

2014 年 :中国茶事·茶市·茶势

本刊记者 谢燕青

雷山茶园 摄/渔樵

3月中旬,老家衢州的王大姐看到当地采茶工招聘的信息,回家收拾了些简单的行李,便随队来到杭州满觉陇村,开始准备采春茶。而在四川雅安凤鸣山,几名打扮成大熊猫模样的采茶女正在茶山上首采2014年“熊猫茶”(这些茶树由于在种植过程中施用熊猫粪便,因此取名“熊猫茶”)。半个月后,在信阳市谭家河、浉河港和董家河等地的茶山上,上了年纪的采茶工戴着遮阳的帽子,腰侧挂着竹篓,低头弯腰,手指在茶叶间不停来回忙碌。

雅克·贝汉在纪录片《迁徙的鸟》中说道:“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我想,每年采茶工从家乡来到茶乡的路线,正如候鸟迁徙一般,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宣告着春茶的希望和丰收。

采茶工的行走路线,昭示着一个关于春茶故事的开始。

茶事:茶人与茶情

过年放完大假一上班,我们编辑部就已开始为春茶的选题动起了脑筋,小伙伴们纷纷献计献策,众说纷纭。一次小会上,大家说到兴头上,主编拿出前几日收到的春茶,泡上一杯2014年的新茶,大家喝着茶,继续“身临其境”地讨论。这是我今年喝到的第一杯春茶,来自四川。

2月22日,在四川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10余支采茶队在举行采摘技能大赛,标志着该地区春茶开始进入规模采摘期。在四川南部的筠连县、高县等茶园,春茶也陆续进入规模采摘期。在筠连县春风村龙塘组茶园,种茶大户每天邀请的采茶工人达到数十人。茶农刘炳付告诉记者,他投产的20亩茶园里,每天采摘的鲜茶近200斤。

而在距离四川成都约2200公里左右的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内,随着新茶的上市,芳村迎来了今年的又一波热潮。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广东的茶叶大约减产30%——40%。3月中旬,来自凤凰信发茶厂的总经理林金发告诉记者,由于产量少,这段时间,他们在茶农那里,有时候都收不到茶青。而每市斤低山茶茶青的价格相比往年,也贵了30至50元。

今年寒冷期短、天气较暖、雨水充足,福建省茶叶生产情况较乐观。记者从福建省内几处主要产茶区了解到,今年闽南、闽北的春茶产量都有所增加。武夷山桐木产区,正山堂方面告诉记者,去年冬季,桐木区域是暖冬,同时年底以后下了几场雪,按以往经验,今年茶品质应该不错。闽北茶产区的通仙茶业总经理胡建全表示,该地区春茶总体生长尚好,受去年秋旱影响单产或减,但种植面积扩大将使总量增长。而主要生产白茶的品品香有关负责人也认为,今年较多的降雪为茶杀虫、蓄水、补氮,为春茶品质打下了基础。

贵州的春茶采摘时间大多在4月份,但在开采之前,已经有茶企开卖新茶了。贵州贵茶公司早在几个月前,就在北京市场卖“茶票”,春茶未采先热。

在开始漫谈2014年的茶事前,我首先想到的是采茶工和炒茶人,想说说她们和他们。男女的分工有时候很特别,采茶工以女性居多,而炒茶的大多都是男性。杭州上满觉陇,有一户做茶叶的农户,家庭式的作坊,男主人负责炒茶,而女主人负责一些琐碎而重要的事情。聊聊这些人,似乎让文章沾染上了一些人情味,而这味道,很重要。

龙井老茶人 摄/李萍

采茶先“采”工

春茶还未开摘前,似乎每年都有同一种抱怨,那就是采茶工难招。今年采茶工难招的问题依旧存在,但茶商似乎也已经在年年都出现的艰难的处境中,找到了应对之道,但采摘成本不断上升却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采茶费用逐年提高和采茶工不断“老龄化”,是目前采茶面临的两大问题。

每逢采摘茶叶之际,茶商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招工。目前招收采茶工人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情况是由茶场去找中介机构介绍工人;第二种情况是“中介人”自己找到茶场。因为有多年的生产经验,一般大型的茶场在全国各地都会有长期联系的中介,由他们提前招收一定数量的工人,在采茶期间统一安排;也有一些“中介人”会自己在没有和茶场联系好的情况下,先自行招收工人,在春茶采摘期前与茶场联系,洽谈适宜后再将工人送到目的地。

西湖茶事摄/李萍

绝活 摄/蒋福寿

为了应对招工难的问题,一些茶商采取了机械化操作的方式。据了解,台州市的一些中低端的茶叶制作中,已经开始尝试机械化采摘,但机械化采摘的茶品质量能否获得消费者认同,还是未知数。

去年,广东采茶工每天的收入是80到90元,但今年,一名采茶工每天最少的收入是100元。浙江杭州的茶农老胡在满觉陇村种了一亩左右茶园,今年他招了三名采茶工,两个负责采茶,一个负责做饭等后勤工作。老胡告诉记者,今年的采摘成本他还没算过,但依据去年的经验,肯定不低。采茶工包吃包住,去年分摊开来算,每天的工钱大概是120元,而今年只会升不会降。

“几乎每年采茶工的费用都要上涨,但还是招不够人。”信阳市元贞茶叶合作社的胡淼说道。采茶成本高,采茶工难招,熟练的采茶工更成了稀缺资源。“我家茶场目前只招了53个采茶工,熟练工只占3/5,都是涨了工钱,他们才愿意来的。”信阳市何家寨云端雾里茶场负责人苏铁良说道。

周美琴是临海市羊岩山茶场的一名采茶工人,49岁,来自河南。她平时在家务农,前年听说来浙江采茶叶能挣不少钱,就跟着村里的姐妹一起出来了。目前,采茶工“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绝大部分都是在家务农的50岁以上妇女,60多岁的老采茶工非常普遍。

和前几年相比,现在每天支付给采茶工的报酬,几乎翻了一番,但尽管如此,30天的采茶期的收入,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实在不大。

采茶是一门技术活,不仅需要体力,而且需要耐力。采茶工的职业比较辛苦,早上起来一直到下午六七点,基本上都是在山上采茶,有些山路比较陡峭,连站稳都不容易,有些茶树比较低,采茶工就要一直蹲着或者半跪着采茶。这样的艰苦条件,使一些年轻人望而却步。

而漫山遍野的春茶,离不开这些采茶工。正是她们的前期铺垫,为春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炒茶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文化

在2014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开幕式暨西湖龙井开茶节的现场,来自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的炒茶师傅们当场表演炒茶技能。在春茶推广的活动上,大家经常能看到炒茶的表演。炒茶这一行为,似乎正在慢慢成为一种文化传递的表现形式。

一个熟练的炒茶工能够恰到好处地拿捏火候、控制揉搓的力度、掌握烘焙的时间等,其中哪一个环节控制不好都会影响茶叶的炒制,从而影响泡茶时的味道、色泽和口感,降低茶叶的档次。所以,即便是再好的青叶,要想让它变成上好的成品茶,没有过硬的炒制技术也是不行的。春茶好喝,炒茶不易。记者留意到,很多炒茶师傅炒完茶之后,第一件事便是看自己的手掌,长时间炒茶后,很多师傅手上都起了水泡。

在苏州市东山吴侬茶叶合作社,来自四川眉山的刘均和刘仲章是两兄弟,据他们介绍,在四川老家,每年年初一后就开始采茶、炒茶了。苏州的碧螺春要比四川晚成熟一个月左右,正好干完家里的活,两兄弟就来苏州挣钱。弟弟刘仲章说,炒茶是个费力的活,还要承受高温的烘烤。他一天能炒到25锅成品茶,一锅茶的人工费在20元左右,一季短工能挣得10000元左右,这是笔不小的收入了,他非常满意。

随着机械制茶的普及,手工炒茶还能炒多久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上世纪80年代,四川蒙顶山上有很多手工制茶作坊。每到春茶上市的时候,蒙顶山便会出现“一家炒茶十家香,十家炒茶香满村”的盛景。但如今,随着机械制茶的普及,蒙顶山手工制茶作坊越来越少,传统手工蒙顶山茶在市场上也不多见了。

但在浙江,却有着一种不同的声音:西湖龙井茶不仅仅是一种产品,也是一种工艺品。精品的西湖龙井茶就应该是纯手工炒制的。龙井茶正致力于培养炒茶师,鼓励恢复和弘扬传统工艺,让手工工艺往高端产品上走。

如何在机械化、标准化生产面前,保护和传承茶叶传统制作工艺?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茶市:理性是一种品质

在2014西湖龙井春茶拍卖会上,“贡”牌西湖龙井拍出最高价格为8000元/斤。“茶叶价格回归理性,更接地气”的声音不时出现在消费者的耳畔。相比去年,茶叶整体的价格起伏变化不大。但高端茶价格下降、低端大宗茶价格走高的现象,日趋明显。

价格:大宗茶“小步慢跑”,名优茶“坐滑梯”

杭州的老陈自家种了点茶叶,不知不觉做了几十年的茶叶买卖了。但今年,一家长期向老陈订购春茶的公司突然停止了购买。这让老陈有点猝不及防:“一直合作了十几年了,因为节俭令的影响,今年不采购了。我们要想办法发展别的客户啊。”

2013年以来,很多茶商都把进货的重点放在中档茶叶身上,全国主要茶产区中档茶和大宗茶产销维持稳定。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些产区调整了思路,将生产重点向中低档茶转移。“大众市场在今年已经成为了茶叶企业的主战场。许多茶商也改变经营策略,指望借助大众市场茶叶消费的增长打开销路。”一位北方茶叶市场的经营者告诉记者。

在北京马连道市场,高端茶卖不动了,一些商家们纷纷改变经营策略,表示要多进些品质好、价格相对低廉的茶叶,才能把生意带火。

近两年以来,广西农垦茶叶集团旗下的5个制茶公司销售情况都不错,尽管春茶中高档品类价格受影响较大,但中低端的大宗茶叶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大头”。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姜爱芹认为,近期出现的阶段性高端茶价格下降、低端大宗茶价格走高,属于行业周期性发展的正常现象。茶叶应回归大众消费品的属性,价格适度是根本,今后应鼓励各方打造投资者留得住的茶叶市场、销售普通消费者喝得起的茶叶。

包装:新茶包装化繁为简

“买椟还珠”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茶叶包装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包装盒价格甚至超过里面的茶叶价格。

近年来,简易包装、小包装甚至散装茶越来越常见。在杭州灵隐的西湖茶市上,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简包装的西湖龙井今年卖得最俏。在北方茶城里,各茶叶店的包装多以纸制、铝制居多,一般的茶叶包装礼盒价格在20元至50元,包装简约时尚。

今年安吉白茶在包装上也尽量化繁为简,采用牛皮纸或竹叶片等简单包装,将过去半斤的大包装改为50克包装,甚至还有一杯一泡3.3克的迷你包装。“以一斤茶叶500元计,3.3克包装可以分装近160包,每包价格也就3元左右,普通老百姓完全能消费得起。”安吉白茶行业协会会长许万富说。

南京市的雨花茶也放弃了数百元一个的高档礼盒,转而采用5元的“简朴版”铁皮盒包装。同时,今年还把以前的按斤销售改成了按两销售,原来很多茶厂至少半斤起订,现在一两就能卖。

为包装瘦身顺应现在市场的发展,也是茶叶营销的一种策略,让包装设计更注重实用性,既提高茶叶包装的容积率,又使茶叶分量更实在,符合当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采茶忙摄/李萍

新茶好 摄/舞茗

销售:网上预售热火朝天

传统企业试水电商已经不足为奇,而随着越来越多茶商对电子商务的探索,茶叶已经成为天猫、淘宝食品垂直线中的一个大类。据了解,许多知名茶商的第一波春茶均以限量预售方式在天猫销售,同时茶叶价格普遍低于线下零售价。

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是杭州第一家在网上预售西湖龙井的茶企。今年,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卢正浩牌龙井茶的预售形势很旺,每天网上预售的销售额在10万元左右。去年,卢正浩牌龙井的总销售额大约5000万元,而其中2000万元来自线上销售。董事长卢江梅透露:“2010年底,我们进驻天猫平台,实现了产品的全国同步上市,积累了大量客户。2013年我们预计销售2万到3万斤左右的西湖龙井,总体来说今年线上销售预计占我们西湖龙井总销售量的60%左右。”

由于全国各品类茶叶的知名品牌茶商纷纷入驻天猫,开设品牌旗舰店直接面对消费者,大大压缩了中间环节的成本,目前天猫上销售的茶叶价格普遍低于线下零售价。天猫茶叶类目负责人介绍,天猫预售(C2B)模式是为网购消费者提供的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通过平台汇聚消费者的需求订单,然后由品牌商根据订单按需进行生产和包装,并在最短时间内直接快递到消费者手中。

这一模式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模式,并缩短了中间环节,确保消费者能获得直供的、最新鲜、最正宗的原产地好茶。

茶势:现代化茶业发展的前奏

根据我国茶产业生产特点与发展趋势,全国春茶产量通常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60%以上。如何利用好春茶,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熟虑的问题。20多年前,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述,其中一个重要的论点便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农业,装备农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力,富裕农民,推动我国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换言之,这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农业发展方式。

技术,在茶业发展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借力技术成为茶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茶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地里的发展,更是一种知识密集的发展,包括与互联网的合作。

首先,茶业深加工方兴未艾。中国的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都居世界首位,如何高效利用茶叶产出,避免产能过剩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命题。近几年,全国茶界普遍尝试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高科技加工设备、生物技术等手段应用到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和销售的整个产业链之中,技术成果大量涌现,已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预计,2014年随着茶叶深加工的逐步发展,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机构、组织,积聚更为壮大的科研力量、生产资料、资金实力,使茶叶深加工成为茶产业创新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松阳县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效益凸显,2013年茶叶深加工年产值突破4亿元,辐射周边100多万亩茶园,茶园亩均效益达8212元,位居全省前列,惠及十余省份的茶农增收致富。茶叶深加工领域主要涉及茶提取物、含茶保健品、含茶食品、茶叶籽油等领域,主要产品有茶宁片、茶葆素、速溶茶粉、茶爽、茶叶籽油、茶叶年糕、茶叶香肠、茶叶熏腿等。

其次,电商渠道受到品牌企业重视。茶叶电子商务近几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涌现出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网络茶叶品牌,引领和带动全行业积极触网,拓展茶叶销售途径,也为茶叶销售带来了更多年轻化消费力量。

有茶企大胆预测,在今后茶业的发展过程中,改变商业模式是必然。“随着近年电商之势崛起,茶商转型开辟新的销售渠道也是顺势而为。”六安瓜片中华老字号徽六董事长曾胜春说道。在和天猫、淘宝的不断合作中,商家们得到的不仅是茶叶销售业绩的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平台,更加了解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茶叶。

最后,资本介入推动茶叶全方位营销。在中国茶叶以往营销方式上,多数茶企业习惯花大钱建立品牌连锁店,举办各式各样耗资巨大的推介会、巡回展以及争相邀请明星代言人等形式。但随着时代进步和消费市场的成熟以及大资本的介入,更多元、更经济、更紧密和互为依托的营销模式已经影响到我国茶产业的发展轨迹,中国茶产业链将会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展现出注重协作、理性发展的新趋势,跨领域的体制创新将为2014中国茶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亮点。

3月30日,联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团宣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打造的“龙冠龙井”系列春茶也正式上市。现代农业地发展历史性地选择了茶叶作为试验口。佳沃的龙冠龙井借助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将传统的龙井茶生产作业分解为可操作、可量化的26道制茶工序和12道品控程序,在品种、种植、制作、质控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流程监控以确保品质。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认为,与茶研所合作是产权制度改革在农业领域的一次尝试。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要跟资金和商业环境相结合。

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茶业发展大幕,正在缓缓拉开。我们有理由期待,茶业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必将绽放耀眼的光芒。

这正是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看到的“春天的希望”。

其乐融融 摄/刘淑香

猜你喜欢

春茶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春茶不宜贪尝鲜
如何追春茶
春茶不宜贪尝鲜
香喷喷的茶叶
徐召学:到北方种茶叶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
茶乡“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