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与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关系分析
2014-02-08聂连涛李中健
郭 琳,聂连涛,李中健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被广泛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促发因素之一,但是一直缺乏定性、定量的客观指标作参照。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PHT)人群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来源[1-2]。本研究采用近年来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中最新的自主神经功能观察指标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并结合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来评估PHT人群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情况,旨在提示早期发现和干预PHT人群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改变,可以延缓或控制其高血压疾病的进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就诊且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患者520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中PHT的诊断标准: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SBP)≥120 mm Hg且<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80 mm Hg且<90 mm Hg。将5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非PHT组)和研究组(PHT组)。对照组共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平均年龄为(40±15)岁,SBP 90~119 mm Hg,DBP 60~79 mm Hg。研究组320例,其中男193例,女127例,平均年龄为(42±12)岁,SBP 120~139 mm Hg和(或)DBP 80~89 mm Hg。根据SBP和DBP升高情况,将研究组分为3个亚组:研究组1,SBP 120~139 mm Hg,DBP 60~79 mm Hg;研究组2,SBP 90~119 mm Hg,DBP 80~89 mm Hg;研究组3,SBP 120~139 mm Hg,DBP 80~89 mm Hg。
1.1.1 纳入标准 查体、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常规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且均未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者。
1.1.2 排除标准 (1)患有导致血压增高的其他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痛风、脑血管病、肾脏疾病、肺部疾病、肝部疾病等,其他继发因素或病变引起血压增高和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者;(2)入选研究前两周服用甘草、消炎痛、口服避孕药、甘利欣、滴鼻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致血压升高的药物者;(3)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前1周服用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或心律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阿托品、硝酸酯类药物者;(4)处于妊娠期者。
1.2 方法
1.2.1 血压测量方法 采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取坐位,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2 min,取平均值作为个体血压值。
1.2.2 DC与HRV测量方法 采用美国DMS动态心电图机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完毕后回放数据,人工去除干扰和伪差后经计算机自动分析计算出DC值和HRV时域指标。
1.2.3 分析标准 (1)DC分析标准:心率段数值为20个周期,选择比前一个心动周期延长者的减速点为中心点,把不同心率段有序排列,经位相整序后分别计算对应周期的平均值,代入公式DC=〔X(0)+X(1)-X(-1)-X(-2)〕×1/4,计算出结果,单位为ms。(2)HRV 时域分析标准:总体标准差(SDNN)单位ms,是在检测时间内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反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总的张力大小,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总的调控情况;差值均方根(RMMSD)单位ms,是全部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用于反映快变化成分的大小,评价副交感神经功能状态;超过50 ms的百分比(PNN50):相邻N-N间期的差的均方根值超过50 ms的心搏数占总搏数的百分比,作为衡量副交感神经对心率的调控作用大小的指标,反映N-N间期的突然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研究组3个亚组间对比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DC、HRV值比较 研究组的DC值低于对照组(P<0.05),HRV时域指标SDNN、RMMSD、PNN50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研究组3个亚组间DC、HRV值比较 研究组3个亚组间DC与HRV时域指标SDNN、RMM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Table1 Comparison of DC and HRV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例数DC(ms)HRVSDNN(ms) RMMSD(ms) PNN50(%)对照组200620±18814538±35705020±22401380±990研究组320413±12010050±28823692±2775 799±569 t值242765233220P值002001002002
注:DC=心率减速力,HRV=心率变异性,SDNN=总体标准差,RMMSD=差值均方根,PNN50=超过50ms的百分比
表2 研究组3个亚组间DC、HRV值比较
3 讨论
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1]首次提出PHT的概念,将SBP 120~139 mm Hg和(或)DBP 80~89 mm Hg确定为PHT。2010年中国重新修订高血压防治指南[3],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其中“正常高值血压”等同于JNC7 提出的PHT。不管PHT的范围和名称如何界定,在正常血压和需要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间确实存在一个过渡区域。经统计,我国PHT人群中有32.6%发展为高血压[4]。而国外相关文献报道,55~64岁PHT人群中约50%发展成高血压[5]。鉴于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及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向PHT。通过及时干预,延缓PHT的进展,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和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心脏受由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系统支配,正常情况下两组神经相互拮抗、相互协调,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但多数情况下,副交感神经占有优势,处于支配地位,这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长时间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会使外周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口径缩小,血管阻力加大;通过增加慢通道的通透性促进钙离子内流,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4期钙离子内流加速,心率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钙离子内流增多,去甲肾上腺素使肌质网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增多,故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均可致动脉血压增高。长此以往,会进入高血压期并引发多个靶器官损害,甚至进入高血压不可逆的损伤阶段。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亢进是产生并维持高血压的始动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其是否参与到PHT形成中,及时消除此促发因素可以延缓PHT进展。但是既往一直缺少或缺乏明确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量化指标。上世纪90年代初,HRV应用于临床判断心血管疾病病情及预后,近年DC也开始应用于临床,而两者结合应用于PHT鲜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中DC、HRV两项指标,定性、定量分析PHT自主神经功能状态。DC是通过分析24 h心率的整体趋向性和减速能力的测定,定量评估受检者迷走神经张力高低,进而筛选和预警高危患者的一种新的无创心电技术[6]。HRV实质上就是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能定量分析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可以对自主神经系统在心率的调控作用方面做出总的概括性评价。
本研究发现,PHT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PHT人群的DC、HRV值较正常人群减小,提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对人体的保护性作用下降,猝死的危险性增加[7]。另外,3组研究组的DC、HRV值并无明显差异,说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SBP和(或)DBP的增高,并无特异性。SDNN反映交感神经张力变化,其值越低提示交感神经张力越高,迷走神经张力会相应降低。RMMSD、PNN50代表迷走神经对窦性心率的调控作用的大小,其值越低,迷走神经的张力也越低,意味着交感神经的功能也就越亢进。虽然研究组间各项指标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但3组的SDNN、RMMSD、PNN50均为研究组3<研究组1<研究组2,说明在3组研究组中SBP/DBP均增高的PHT人群的迷走神经张力最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最重;而单纯以舒张压增高为主的PHT人群的迷走神经张力最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最轻。
目前,高血压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它的发生是多重因素参与并且参与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仅仅是促发因素之一,高血压的发生还有诸多因素参与,故还有待临床深入研究和进一步论证。
1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k H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7 report[J].JAMA,2003,289(19):2560-2572.
2 李曦,胡荣,芦燕玲,等.高血压前期体检人群体质指数对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3606.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 Sun Z,Zheng L,Wei Y,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the rural adult people prehypertension satus in Liaoning Province of China[J].Circ J,2007,(4):550-553.
5 Pitsavos C,Chrysohoou C,Panagiotakos DB,et al.Abdominal obesity and inflammation predicts hypertension among prehypertensive men and women:the ATTICA Study[J].Heart Vessels,2008,23(2):96-103.
6 郭继鸿.心率减速力检测[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18(1):59-68.
7 李颖.高血压前期的防治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