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2014-02-07顾明远
顾明远
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的确,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将来很难有什么成就。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老师的重要任务。
然而,现实中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变成了完成父母、老师的任务,处于一种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到高中毕业的时候,还不知道选学什么专业。报考大学不是以自己的兴趣和志愿为依据,而是以考试的分数为依据。摸底考试分数高,就报考重点大学;摸底考试分数不高,就报一般院校。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纵观历史上的大科学家、大学问家,小时候并非如我们认为的“好学生”,往往功课都不算好,但总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牛顿父亲早亡,家境贫寒,小时候在学校学习成绩很差,但迷恋于机械,爱做各种实验,经过努力,发现三大定律,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生于一位药剂师家庭,从小喜欢化学。有一次他把炸药带到教室里表演给同学看,发生了爆炸,结果被学校开除了。父亲送他到朋友家当学徒,因为在阁楼上做雷酸的实验把朋友家的屋顶掀掉了,结果失业了。但因他执着化学的兴趣,后来在化学上有多项发明,成为一名伟大的化学家。
所以,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兴趣,其实就是人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机。从心理学来讲,人的行为总是有一种动机在驱动。动机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之分。学生的学习也有动机在驱动。父母、老师的奖励和惩罚,迫使学生学习,这是一种外部动力。但这种动机是短暂的,父母或老师的奖惩过去了,这种动机就会消失。比如说,父母允诺,考试成绩考得好,奖励一辆自行车,结果考好了,自行车得到了,再学习的动机也就消失了;或者因为没有考好,没有得到奖励,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没有了。可见外部动机是容易消失的,只有内部动机才是持久的。内部动机是什么?就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当然经过多次奖励和引导,外部动机也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但这种奖励应该是精神的,物质奖励容易引起负面效应。
兴趣往往从好奇心发展而来。好奇心是人之天性。孩子长大到三四岁,对周围的事物很好奇,会向大人问这问那,这就是好奇心。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尽量回答儿童的问题,不要对儿童的提问不耐烦。有的父母会厌烦孩子的提问,或者搪塞他的问题,这会压抑儿童的好奇心,导致他对事物缺乏兴趣和爱好。在小学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勇敢地提问。只有会思考、敢提问的学生对学习才能产生兴趣。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苏霍姆林斯基常常用阅读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他说,有一个学生不爱学习,他就陪他读书,读到有趣的地方,就说我有事,你自己读吧。学生自己读下去,慢慢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有时老师的课讲得好,生动有趣,会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师生关系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往往对喜欢的老师的课感兴趣。
在实践中最容易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上世纪80年代我听过北京市一位刘老师讲作文教学的经验。她说,小学生往往不爱写作文,她就把他们带到大自然里,让孩子们去观察,把观察的事物写下来就是作文。有一名学生最不爱写作文,但一次放风筝后,他写了放风筝的故事,老师觉得他描写得很真实细致,给他这篇作文评了满分。学生很高兴;并从此对作文就感兴趣了,越写越好。我的小女儿也有这种经历。小时候她学英语总是别别扭扭不愿意。有一次我带她一起陪外宾游故宫,她与外宾对了几句话,回家就自觉地学起英语来。可见通过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所以《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