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桑弧与20世纪三位文化名人的合作

2014-02-07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张爱玲创作

张 利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论桑弧与20世纪三位文化名人的合作

张 利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桑弧作为现代电影艺术家,深知电影创作的合作性,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合作对象,获得较大的成功,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选取桑弧与朱石麟、张爱玲以及王炼的合作,考察桑弧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剖析其电影创作的艺术特色,揭示桑弧艺术创作的变化及桑弧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和影响,并从侧面勾勒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桑弧;文化名人;电影创作

桑弧,原名李培林,祖籍浙江宁波,出生于1916年的上海,2004年逝世。桑弧的一生是为电影的一生,他的一生经历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是20世纪中国杰出电影人之一,一生创作电影30余部,创造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如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1956)、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1962)等。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不逊于费穆、朱石麟等。桑弧初入电影圈之时,正值中国电影第一个黄金时期,怀着对电影、戏剧的无比热爱,踏上中国电影百年发展之路,是时代造就了桑弧,桑弧也以自己杰出的贡献成就中国电影独特的一章。而桑弧与20世纪中国三位文化名人的合作,更是中国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佳话。

1 良师益友朱石麟

3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在上海滩电影工业风云激荡,除了大中小民族资本家外,连黄金荣、杜月笙也卷进了电影工业,共同成就了30年代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期间“联华”、“明星”和“天一”三大制片公司呈三足鼎立之势。“联华”是1930年8月在罗明佑的华北电影公司和黎民伟的民新公司为基础联合成立起来的,后来又有上海的大中华百货公司、上海影片公司、友联影片公司以不同方式加入联华。《神女》、《大路》等中国经典影片,即出自联华。民族资本中后来又有“新华”、“艺华”等电影公司实力较强,“新华”创办人是张善琨。“艺华”的创始人是做烟土生意的严春堂,严春堂自己并不了解电影,他将公司交给田汉,“艺华”以高质量左翼作品也占据了一片天地。30年代中国电影争奇斗艳的局面很快因为日军入侵上海打断。中国电影短暂的黄金时期如同流水落花无可奈何东逝去。天一将阵地转向香港,联华解散,张善琨留在租界,挂美商的牌子成立中国联合影业公司 (简称 “中联”),因为和日本人合作,张善琨背上了汉奸的名字。1945年抗日胜利后,民国政府接受了敌伪资产,成立了“中电”与“上实”两家公司。民营资本独舞的局面就此结束。

朱石麟(1899年7月27日~1967年1月5日)从影40多年,以病残之躯编导影片近百部,产量之多,在中国电影史上也少有人企及 (除张石川150余部),其中很多影片已成经典。他的影片在海外有较高的声誉,他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23年朱石麟在罗明佑的华北电影公司任编译部主任,抱病写了《自杀合同》、《故都春梦》、《恋爱与义务》等剧本。《故都春梦》(孙瑜导演)是罗明佑与黎民伟达成合作协议成立“联华”之初合作的第一部电影,这是一部完美的影片,公映时轰动一时,朱石麟由此在电影界名声鹊起,为他加入电影界打开门路。1932年朱石麟到上海加入“联华”,正式投身电影界。当时在“联华”聚集的还有蔡楚生、史东山、孙瑜、沈浮、郑君里等中国早期杰出电影艺术家。朱石麟在联华担任编剧的作品还有《续故都春梦》(卜万苍导演)、《恒娘》(史东山导演)、《银汉双星》(根据张恨水小说改编,史东山导演),以及朱石麟自己编剧兼导演的《归来》、《慈母曲》等。《慈母曲》是这个时期朱石麟编导的最重要的一部影片。1946年转入香港继续电影创作,直至1967年病逝。朱石麟在中国电影史上没有虽然没有张石川、郑正秋、蔡楚生等人的名声响亮,但也是绝对担当得起20世纪中国电影艺术大师的称号。朱石麟早年为罗明佑翻译电影资料走上电影道路,政治立场上比较中立,作品不似金戈铁马式的激扬主旋律,没有左翼电影那样旗帜鲜明,但也不乏积极、进步的作品。其大部分作品非常贴近现实人生,着力表现平凡人生的悲欢离合。晚年寄居香港仍有进步作品,后由于《清宫秘史》被批评为卖国主义影片,受到强烈刺激后不幸去世。

桑弧,本来是外滩中国银行的一个小职员,但桑弧对电影和戏剧的爱好可说是达到迷恋的程度,这与他小时候受京剧票友的父亲影响有关。父亲从小就经常带桑弧去看京剧,欣赏北京来的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王凤卿、高庆奎、李吉瑞等,也经常去看九亩地新舞台演出的连台本戏如 《济公活佛》(夏月珊、夏玉润、昆仲主演),以及李桂春(艺名小达子)在大舞台出演的《狸猫换太子》等。还随姊姊、哥哥经常去看国产电影。进入中国银行后,和同时都爱好好莱坞电影,对卓别林、曼丽·碧克馥、范朋克、瑙玛希拉、葛雷泰·嘉宝、克拉克·盖博等好莱坞明星十分欣赏,凡是他们出演的电影几乎逢片必看。九一八事变后,左翼电影运动开始影响国产电影,桑弧也感受到中国电影的伟大转折,接触到《狂流》、《三个摩登女性》、《大路》、《神女》、《姊妹花》、《春蚕》、《桃李劫》等优秀影片。

桑弧不仅是个电影迷,更是一个戏迷,尤其痴迷周信芳京剧表演艺术,对他的 《清风亭》、《四进士》、《追韩信》、《座楼杀惜》等著名曲目百看不厌。桑弧曾用“醉芳”的笔名,写了许多颂扬麒派艺术的文章,并与1935年得偿所愿与周信芳相识。“七·七事变”之后,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随后上海爆发“八·一三”抗战,彼时许多民营电影公司或解散、或迁徙内地,许多电影艺术家转战内地,上海电影创作基本陷于停顿。身在联华的朱石麟因身体原因滞留上海,应周信芳之邀,担任他的特约编剧,为他编写了《徽钦二帝》、《文天祥》等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剧目,桑弧也因周信芳的介绍而认识了朱石麟。1939年左右,朱石麟和陆洁、吴邦藩共同主持了大成电影公司。桑弧在朱石麟的要求和鼓励下,为大成公司编写了三个电影剧本,分别是 《灵与肉》(英茵主演)(1941 年)、《洞房花烛夜》(陈燕燕、刘琼主演)(1942年)以及 《人约黄昏后》(顾兰君主演)(1942年)。1943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强对上海电影事业的垄断,指使汪伟政府颁布所谓“电影事业统筹办法”,再度合并各电影机构,成立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大成影片公司作为“华影”的一个分厂,仍由陆洁和朱石麟负责。1944年夏天和1945年春天,在陆洁和朱石麟的推荐下,桑弧编导了《教师万岁》和《人海双珠》两部影片,朱石麟在剧本构思和演员物色方面都给与桑弧极大的帮助,并亲自担任了艺术顾问。1945年8月,抗战结束,上海的各电影制片厂被国民党政府接管,沦陷时期在“中联”、“华影”工作的人被认为有汉奸嫌疑,因此大部分都没有工作机会。朱石麟一时竟失业在家,失意苦闷,生活也十分窘迫。1946年,朱石麟应香港大中公司蒋伯英的邀请去香港工作,一直到1967年逝世。

桑弧最初创作的三个电影剧本,即处女作《灵与肉》和《洞房花烛夜》、《人约黄昏后》就是在朱石麟的鼓励和帮助下完成,并由后者导演搬上银幕。桑弧生前曾撰文这样写道:“因缺乏经验,这几个剧本都写得很幼稚粗糙。但经过朱先生卓越的再创造,完成影片较原剧本有较大的提高,也比较受当时观众的欢迎。我十分感激朱先生提携后进的热忱,一方面也学到不少如何把电影文学剧本搬上主要诉诸于视觉形象的银幕的经验。”

在朱石麟的支持和帮助下,1944年夏和1945初,桑弧自编自导了两部影片即《教师万岁》和《人海双珠》。这两部影片由朱石麟担任艺术顾问,由朱石麟引荐给“华影”张善琨投拍。当时桑弧才刚刚踏进电影界,30岁不到,由于朱石麟鼎力推荐,并确保负责电影艺术质量,创作班底也是朱石麟大成公司的人马,才使得这两部影片顺利摄制成功,并获得好评。著名评论家柯灵称之为“浮世的悲哀”,“说他是从平凡中捕捉隽永,在屑碎中摄取深长。”桑弧的电影艺术才华展露于世。

从桑弧电影创作的作品来看,尤其是1949年以前的作品,桑弧在题材选择上和电影风格上受朱石麟影响较大,都比较接近朱石麟。首先,在题材上,桑弧和朱石麟都比较偏向选择家庭伦理、都市平凡人琐事作为自己编导的电影作品内容。二者似乎都有意无意选择站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之外,力图在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中表现人性的善与恶,与历史的深度关系不大,但呈现出强烈的人生质感。正因为如此,使得二者的电影作品成为20世纪中国金戈铁马时代激昂主旋律的不可或缺的补充,“使社会片不再是单色的时代政治图像,而成为杂色的人间众生相。”如朱石麟的《征婚》(1935)《慈母曲》(与罗明佑合作导演)(1937)《同病不相怜》、《各有千秋》、《春之梦》(1946)、《现代夫妻》、《万户更新》(与卜万苍、杨小仲等合作)(1945)、《乔迁之喜》(1954)、《误佳期》、《江湖儿女》(1951);桑弧的《人海双珠》(1945)、《太太万岁》(1947)、《假凤虚凰》(1947)、《哀乐中年》(1949)、《有一家人家》(1951)等在题材有太多的相似,两者合作的作品如《灵与肉》、《洞房花烛夜》、《人约黄昏后》、《幽兰谱》 等影片更不消说了。解放后,桑弧在题材上做了进一步开拓,如文学名著改编,戏曲改编,还有城市轻喜剧等等。其次,在风格上,桑弧和朱石麟的电影艺术表现都比较含蓄温婉,节奏舒缓流畅,意韵悠长。在艺术风格上,朱石麟讲究的是“蓄势”,强调电影剧本的重要性,“他经常说编剧要懂得‘欲擒故纵,欲扬先抑’的道理。”其次是“含蓄”,就是要尊重观众,给观众留有想象的余地,但不可故弄玄虚;另外,在艺术创作上要善于“藏拙”,也就是要善于发挥自己之所长,一个编剧或导演要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长的题材上,这样才能做出杰出的成就。电影经过百年的发展,也验证了朱先生艺术观点的正确性。桑弧在与朱石麟的交谈与合作中,深有体会,并深受其影响,自然在自己创作中也会贯彻这种艺术观点。通观二者编导的作品,含蓄是显在的主要风格,二者都善于表现平凡人的情感分合、家庭摩擦,手法细腻而又流畅、含蓄而又幽默,意韵悠长,在银幕上书写人生百态和现实生活图景。

朱石麟之与桑弧亦师亦友,桑弧与朱石麟的合作更多的是朱石麟作为前辈对后生的无私帮助和提携,这对以后桑弧电影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朱石麟是桑弧电影事业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1948年《青青电影》上有一篇文章由该刊主编严次平写的文章,题目叫《名师出高徒》。文章说:朱石麟有两个高足,一个是屠光启,一个就是桑弧。文章又说:自从朱石麟先生去了香港之后,屠光启无论从生活行为还是从作品风格上都 “叛变”了,而桑弧则继承了朱先生的优点。”朱石麟、桑弧以自己独特的影像风格(尤其在1949年以前)在中国电影史上自成一家,他们的电影既不同于 《大路》、《狂流》等影片黄钟大吕的主旋律,又不似费穆文人的个人风格化作品 《小城之春》,他们的作品(以《哀乐中年》为代表)是真正扎根中国都市市民社会的大众电影精品。

2 与张爱玲的世纪合作

1946年,原联华影业公司的大股东吴性栽独资创办“文华影片公司”,地址设在徐家汇联华公司的原址。吴是个商人,于是聘请了陆洁担任厂长,吴邦藩负责发行。桑弧、黄佐临、柯灵、曹禺、陈西禾、叶明等一大批杰出电影编导都加入了进来。“文华”为保证电影质量,还专门成立了艺委会,黄佐临是主任,桑弧是副主任。桑弧加入“文华”,也进入了一个自己电影创作的高峰期。文华公司存续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影片都是表现家庭人伦,普世情感,而并不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文华比较注重出品的艺术质量,比较信任艺术家自己的创作。总体来说,文华电影公司的作品有些与当时的时代有些脱节,在左翼阵营看来,文华的作品甚至是消极落后的。

1920年出生在上海的张爱玲不仅在文学创作中颇具天才,在电影剧本创作中也非常具有才华,只不过的她的文学光芒太大以至于将电影方面的才华掩盖。1944年,张爱玲将自己的小说《倾城之恋》改编为话剧,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颇受观众热捧。1946年,桑弧通过柯灵的介绍认识张爱玲,随之邀请张爱玲为刚刚成立的文华公司创作剧本。张爱玲与桑弧能够走到一起创作电影,除了机缘上的因素,更多的是“两人在文化心理及艺术气质上的相通之处。”1944年桑弧编导的《人海双珠》面世后,著名评论家柯灵就写道,“桑弧说他要为观众织绘的是一种‘浮世的悲哀’……”桑弧电影的核心是对都市“浮世”的关怀,而张爱玲又何尝不是?两位艺术家的交集之处正是对“浮世”的悲悯与关怀。张爱玲曾说过:“我非常喜欢‘浮世的悲哀’这几个字,但如果是‘浮世的悲欢’,那就比‘浮世的悲哀’更可悲,因为有一种苍茫变幻的感觉。”“‘浮世的悲欢’正意味着张爱玲一贯对人情世态的洞若观火。”另外,二者共同的社会地理成长环境也似乎更易于交流,二者都深受20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海派文艺的渲染。从性格上说,桑弧是偏向内向的书生性格,比较宽厚、温和,而属于大家闺秀的张爱玲女性性格柔中带刚,加上二者均以都市平凡人生与情感为艺术书写对象,合作起来是可想而知的默契。

从1946年9月到1951年,桑弧也在文华工作了5年多时间,先后编导了6部影片,编剧一部《假凤虚凰》,导演三部《不了情》、《太太万岁》、《有一家人家》,编剧兼导演两部《哀乐中年》、《太平春》,其中《太平春》和《有一家人家》是解放后摄制。1947年,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的《不了情》是文华的第一部作品,时年张27岁,桑弧31岁,正值青春年华,张在文坛已经成名多时,而桑弧也是影坛知名导演。《不了情》的主演是当时最走红的男星刘琼和息影多年再度出山的影后陈燕燕,黄佐临的女儿黄蜀芹在里面饰演了一名会弹琴的小女孩。这样的编导和演员阵容使《不了情》的公映不获得巨大成功都难,桑弧曾在自述中这样写道:“当时《不了情》已经公映半年多,我们走在松江大街上,不少观众都认出了黄蜀芹,惊喜地说‘这就是《不了情》里的小明星。’”《不了情》的大获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张爱玲的电影创作热情,同年在桑弧的邀请下,张爱玲以其卓越的才情和写传奇的本领,一气呵成写就《太太万岁》,由桑弧担任导演,文华公司出品,很快搬上银幕。“《不了情》和《太太万岁》两部剧作在风格上一悲一喜,但在根本上仍然离不开张爱玲对女性命运悲观而清醒的书写。”正如评论指出:“在整个中国电影史上,《太太万岁》绝对是一部被低估的杰作——喜剧本来就是在评论史上容易划为‘不严肃’创作的陪衬物。然而,剥去《太太万岁》好莱坞screwball comedy的面具,其内在正是张爱玲自己的创伤,而唯有讨论作品内泛现的意识形态,才更能确定其戳破男性自私社会的严肃意图。中产社会的娱乐,未必一定与时代社会脱节,在中国面临政治体系大分裂的前夕,《太太万岁》承载了诸多除了政治/经济以外的道德/社会危机。”同时,20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达到一个高峰,出现一大批优秀的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如《忠义之家》(吴永刚,1946年)、《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 郑君里,1947)、《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山,1947 年)、《万家灯火》(阳翰笙、 沈浮,1948)等等,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太太万岁》上映之后受到左翼阵营的猛烈批判,在战后那个左翼电影为主流和主导的形势下,《太太万岁》这种与时代潮流相去甚远的张爱玲式小资情调或者说小市民生活的“独语”为时代不允许。这似乎也预示着桑弧与张爱玲的合作已经到了尽头。

“《不了情》、《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影片构成了40年代海派文艺的电影之心,艺术品质、商业票房、文艺的责任,在文华公司的这些影片中得到了难得的统一。”文华公司也正因为有张爱玲这样的文人参与,有黄佐临、桑弧、曹禺这样的艺术家的加入,从而赢得“讲究出品的艺术质量”的电影公司美名。桑弧与张爱玲的这样的绝佳编导组合成为20世纪中国电影界的合作典范,而因为时局变革二人未有更多合作也让人惋惜。1950年夏天,桑弧编导了故事片《太平春》(石挥、上官云珠、沈扬主演)。“1950年6月23日第3版张爱玲化名梁京在 《亦报》上发表的一篇影评《年画风格的〈太平春〉》,文章以‘一个划时代的作品’赞誉电影《太平春》。主流媒体的评价却与此大相径庭,导演桑弧还就此公开检讨并作自我批评。”“从整个历史进程看,关于电影《太平春》的讨论,可以看作是国家新的政权建立之后,意识形态生产机制转型中一次不很成功的演练。”“1950年3月21日《亦报》第3版登出广告:“名家小说,日内起刊,梁京作:《十八春》。……1950年3月24日《亦报》发表署名“叔红”的文章——《推荐梁京的小说》”“叔红”,乃是当代著名电影导演桑弧(1916—2004)的笔名。 由此有学者推断,“《太太万岁》完成之后,张、桑两人虽然未有继续合作,但两人之间一直保持出入相扶、精神守望的情感关系。”至于张、桑相恋的传闻,便须重新考量。

虽然二人还试图将《金锁记》、《倾城之恋》搬上银幕,但疾风暴雨的时局已经不适合这种时代边缘的“浅吟低唱”,因为当时的主流电影多时反映内忧外患、革命与战争。随着1952年张爱玲出走香港,二人的合作也就划上了句号。

3 与王炼长达30年的合作

1951年底,文华与其它私营厂合并成立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简称“联影”)。随后“联影”与“上影”合并。桑弧根据戏曲和名著改编的《梁祝》、《祝福》在此期间完成,并获得极大成功。《梁祝》于1955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并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金质奖章。《祝福》1957年获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58年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从1951年底至翌年上半年,在《武训传》受到批判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艺整风。私营公司“非主流”的电影路线和创作在整风中遭到了彻底的清算。这次整风深刻地改变了电影人和电影创作。整风统一了电影界的人生观和艺术观,结束了思想、审美和风格的多元局面。”桑弧与王炼的合作也是时代的机缘。王炼,原名王树鑫,著名的话剧、电影剧作家。1925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一个旧官吏家庭。他在中学时,就与同学排演过《雷雨》、《日出》等名剧。“文艺整风运动”之后,全国的文艺界都在深入学习毛泽东于1942年发表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为工农大众服务成为主流,文艺一边倒向“左”的状况严重。1961年,虽然距离周恩来总理1958年对电影界少数同志的讲话已经三年,但文艺左倾的情况未有好转。1961年6月19日,在北京 “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周总理做了一个报告,对于解除左倾顾虑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周总理在这个报告中提出“寓教于乐”的主张,这让包括桑弧在内的许多艺术家深受鼓舞。

早在1961年初在天马厂的安排下,桑弧就开始与王炼合作,准备创作一部观众喜爱的立体故事片,在周总理的“寓教于乐”的主张提出以后,桑弧从北京回来后即加紧电影《魔术师的奇遇》的筹拍,于1962年春公映。《魔术师的奇遇》这部影片是桑弧和王炼合作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桑弧任导演,王炼任编剧,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该片很好地贯彻了周恩来总理“寓教于乐”的文艺思想,陈强、韩非、孙静璐和程之等著名演员阵容也使得该片成为当时的热门影片,连映四年不衰。在艺术上,该片大胆地运用新的手法表现现实生活,在叙事上运用巧合制造包袱,喜剧色彩浓厚,体现了桑弧一贯的喜剧创作倾向。也是从此时开始,桑弧开始与王炼长达30年的编导合作,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两人合作的的主要电影作品有《她俩和他俩》(1979)、《邮缘》(1984)、《女局长的男朋友》(1986)。与桑弧的合作,王炼深感欣喜,早在四十年代,王炼还在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被桑弧的电影作品所倾倒,所以在天马厂安排他与桑弧合作创作一部新电影时,王炼曾说:“这是我‘触电’以来,继郑君里之后,遇到的第二位良师,真使我喜出望外。”

在《魔术师的奇遇》问世之后,桑弧与王炼的合作由于阶级斗争和“文革”的影响中断了很长时间,直到文革结束。期间二人虽有交流,但因为环境还是未能有合作作品。第二次合作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1978年,当时是桑弧带着自己的助手傅敬恭一起来找王炼,从喜剧创作的意念出发,以男、女两对双胞胎的错综复杂的误会架构一个喜剧的框架,这次合作诞生了影片《她俩和他俩》,于1979年上映。这一次合作创作的影片延续了桑弧城市轻松喜剧的风格,贯穿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影片较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并获得当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八十年代在全国兴起一股集邮热,桑弧和长子李亦中都是集邮爱好者,基于这样的一个社会和个人生活现实,桑弧和王炼决定创作一部关于集邮方面的影片。1983年春,王炼写好的初稿《方寸之间》,二稿完成之后更名为 《邮缘》,1984年,《邮缘》与电影观众见面。像前面的《她俩和他俩》一样,《邮缘》也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通俗喜剧,用桑弧自己的话说,就是“生活轻喜剧”。1984年《邮缘》作为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献礼片,获得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同时还获得在法国举办的娱乐国际电影节青年观众奖,和上影“小百花”最佳影片奖。《邮缘》的合作成功,使王炼和桑弧之间有了更多的默契。《邮缘》获得成功也增添了桑弧和王炼创作续篇的兴趣,在桑弧的邀请下,二人开始了续集的创作,1986年秋,《女局长的男朋友》《邮缘》完成,演员阵容保留了《邮缘》中的主要演员如郭凯敏、陈燕华、张闽、王苏娅等,影片与既有连续性,又独立成章,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邮缘》姊妹篇。

能和王炼合作,桑弧看重的还是王的剧本创作才华和功底,而桑弧又是最擅长将文字剧本变成银幕语言。60年代流行主题先行的创作手法,桑弧和王炼一方面要服从时代主题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们深入生活创作剧本,紧贴现实,避免说教。他们合作的富有时代生活气息的影片,如 《她俩和他俩》等,是当时那个时代一股清新的风,在“生活轻喜剧”的路子上做了可贵的探索和积累,深得观众的喜爱,为新中国电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桑弧作为现代电影艺术家,深知电影创作的合作性,在不同时期,因为选择不同的合作对象,获得较大的成功,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除了上面所述的三位名人,桑弧还和20世纪的文化名人柯灵、黄佐临等合作过,均取得不同的成就。

[1]桑弧.追怀朱石麟先生[J].电影新作,1994,(3).

[2]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 1905~1976[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桑弧.回顾我的从影路[J].当代电影,1995,(3).

[4]焦雄屏.时代显影——中西电影论述[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转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M].P31.

[5]巫小黎.张爱玲《亦报》佚文与电影《太平春》的讨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6).

[6]启之.人民电影探讨:电影界的第一次文艺整风[J].当代电影,2007,(5).

[7]王炼.我和桑弧的创作友谊[J].电影艺术,1993,(1).

【责任编辑:黄素华】

Cooperation between Sang Hu and Three Cultural Celebr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

ZHANG Li
(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 Ningbo 315000, China)

An artist of modern film industry,Sang Hu knows well about the cooperative feature of film creation.By choosing different cooperative partners in different eras,he made his way to success while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his position in Chinese film histo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ang Hu’s cooperation with such cultural celebrities as Zhu Shilin,Zhang Ailing and Wang Lian,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ackgrounds of film works by Sang Hu,analyz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his film creation and discloses the changes of his artistic creation.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Sang Hu to Chinese film course and his influence on it are discussed 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film industry is also sketched in this paper.

Sang Hu; cultural celebrity; film creation

J903

A

1671-9565(2014)03-015-07

2014-08-14

2014年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重点课题“桑弧电影研究”(编号2014Z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利(1969-),女,安徽潜山人,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张爱玲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九月雨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
创作随笔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生命如奇服一样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