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为核心的妇产科护理学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4-02-07冯雅楠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护理学妇产科

冯雅楠,姬 春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女性一生中不同时期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变化,提供相应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的一门学科。该课程是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课,是临床护理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执业考试的一门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学会在临床实践中正确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管理妇产科病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评判性思维,结合护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1]。以往的考试均是在课程学习结束时由教师出试卷进行考核,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上比较单一,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2],因此,改革考试方法,就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鉴于此,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以2009级本科护理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考试改革与实践。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09级本科护理学生共138人为对象作为实验组进行考试改革,并以本校2008级本科护理学生共118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年级妇产科护理学[3]均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4学时,授课教师为同一人,两组其他一切均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实验组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20%,技能成绩20%,期末成绩60%。(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平时成绩可有多种形式,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结合课堂内容,安排学生完成,包括:①小作业:结合平时授课的情况,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查阅相关文献等,可按具体情况分为个人及小组两种形式完成,以百分制记录成绩。②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妇产科此项工作更为重要,因此,在课程中根据授课的具体情况,可安排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活动,如进行角色扮演、书写健康教育活动策划书、制作健康教育宣传页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技能成绩占总成绩20%,包括:①病例分析考核(10%):在上课过程中选取典型病例进行随堂考试,制定相关的评分标准,以百分制记录成绩。②见习报告(10%):在临床见习课程中,收集相关病历资料,根据理论课中所学内容,按照护理程序书写护理大病历。可按具体情况分为个人及小组两种形式,以百分制记录成绩。(3)期末成绩占总成绩60%,主要为理论笔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10%),填空题(10%),选择题(40%),简答题(24%),案例分析题(16%)。

对照组:考核方式仅为理论笔试。理论笔试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卷面以百分制计分,满分为100分。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数据采用表示,统计方法为t检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考核成绩比较。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及格率、优秀率比较。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考核成绩≥80分为优秀)进行比较,实验组及格率和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学生妇产科护理学考核成绩比较

表2 两组学生妇产科护理学考核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比较(%)

三、讨 论

1.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本科护理专业考试,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问题。美国护理教育界早已引用了“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并创作了核心能力教学评价模式[4]。实践证明,传统的考试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增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5],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势在必行。

2.考试改革的成果。

我校医学院护理系通过对本科护理在校学生进行考试改革,结果表明,通过考试改革,学生的总体成绩、及格率以及优秀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次考试改革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考核,一方面巩固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强化了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评判决策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在后期临床实习中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通过本次考试改革,改变了以往卷面成绩决定一切的状况,全面客观的考核学生获取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通过妇产科护理学考试改革项目的实施,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知识点的掌握、收集资料及综合分析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这种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好,总评成绩也较往年有所提高。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除了有较高的理论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只进行几项考试方法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护理专业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结合妇产科护理学专业和课程特点进行不断的研究、改革、实践和修订,才能不断完善,全面提高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能力。

[1]徐菊玲,方美珍,杨小红.以能力为核心的《外科护理学》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2,4,27(7):639-640.

[2]罗 琼,万能章.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考试改革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64-71.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Klein CJ.Linking competence-based assessment to successful clinical practice[J].J Nurs Educ,2006,45(9):379-383.

[5]齐 艳.我国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465-1467.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护理学妇产科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杂志》稿约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