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急救技术培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探讨

2014-02-07任天成王一镗张郁青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肺考核医生

任天成,毛 荣*,王一镗,高 想,张郁青,刘 晨,陶 琴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0)

针对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的总体急救水平不足,急救基础理论差和实践经验少,并由此导致急救质量不高的难题[1],笔者单位与南京医科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合作,自2011年起,对社区医生进行急救理论与技能的规范化培训,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南京市江宁区社区医生180名,年龄22-51岁,平均(31.28±8.74)岁,其中第一学历本科28人,大专42人,中专110人;职称副高级4人,中级48人,初级128人。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人,两组学员在性别、年龄、学历和职称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2.方法。担任培训的老师均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临床医生。培训前集体备课和试讲,对培训内容按标准统一讲解。培训用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喉镜和除颤仪,按器材∶学员为1∶20准备;止血带、三角巾等2∶1准备;夹板、担架等为1∶5准备。两组培训内容相同,急救理论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电击伤、溺水、中暑、农药中毒和创伤等。急救技能操作包括心肺复苏、电除颤、成人气管插管、创伤急救4项(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基本技术操作。由区卫生局下发文件,统一组织。两组初训时间均为48课时。采用理论授课、视频播放、操作练习和情景模拟的教学形式。急救理论以上大课的形式讲解。急救操作每组10人,由辅导老师指导学员练习。对心肺复苏等关键技术,做到一对一辅导,保证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情景模拟,学员分组进行实践训练。强化组于初训后1年、2以继续教育形式参加再培训,内容与初训相同,培训时间为初训课时的1/2;对照组以自学方式复习相关内容。两组分别在初训前、初训后即刻、1年后和2年后给予考核。理论考核100分;操作考核包括单人心肺复苏、电除颤、成人气管插管和创伤急救共4项,每项满分100分,考生随机抽取其中一项。考核后对学员进行有关培训的问卷调查。

二、结 果

1.两组培训前、后成绩。两组培训后成绩均优于培训前,强化组培训后1年、2年考核成绩优于同期对照组(见表1、表2)。

2.培训问卷调查。三次培训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收回合格262份,合格率为97%,其中认为培训内容合理者占99.0%,认为培训教学效果好者占99.3%,认为以继续教育形式强化培训收效较好者为98.6%,认为培训应该坚持者为89.2%。

三、讨 论

该课题组初训前考核表明,学员对急救理论和技能掌握得不理想。气管插管及格率仅为18.9%,理论和操作均及格者只有15.6%,充分说明社区医生急救知识的薄弱和培训需求的迫切性。

上世纪90年代初,王一镗[2]提出,发展我国急诊医学的重要方针之一即“三分提高,七分普及”。普及急诊医学的基本知识是关键。为此,该团队坚持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求相结合。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设备的实际配置和技术需求,遵循让社区医生能掌握、可实施的原则,筛选出心肺复苏、电除颤、人工气道建立、呼吸机使用和外伤急救4项基本技术,以此作为培训重点。对相关急救理论,侧重于普及。从培训实施情况分析,该团队采取以“理论学习、操作练习和视频播放、情景模拟”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收到较好效果。有研究表明[3],电子模拟人应用于急救培训优于传统培训方式,情景模拟练习使急救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该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各种电子模拟器具,对心跳骤停等危重症进行情景模拟,学员培训后的理论与技能考核均明显优于培训前。

表1 两组初训前后急救知识和操作成绩分)

组内比较:与初训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初训前后急救知识和操作及格人数与所占比(n,%)

组内比较:与培训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有数据显示[4],学员培训后,其急救技能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该对照组考核成绩在培训后1年下降,2年后更明显,而强化组同期考核则持续提高。说明该团队开展的强化急救培训继续教育是提高社区医生急救水平的重要途径。为了做好此项工作,该团队结合社区医院实际情况,参照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初步制定并建立起社区医生急救的复训与考核制度,逐步加以完善,以期更好提高和巩固社区医生的整体急救水平。

由于目前我国尚缺乏面向基层医院急救培训规范的统一标准。急救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不断优化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1]姜 俭,刘励军,王建国,等.太仓市农村一级医院急诊室规范化建设现状调研[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杂志,2012,7(6):521-543.

[2]王一镗.再论发展发展我国急诊医学的重要方针之一:三分提高,七分普及[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2):97-98.

[3]Perkins GD,Fullerton JN,Davis-Gomez N,et al.The effect of pre-course e-learning prior to advanced life support training: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Resuscitation,2010,81(7):877-881.

[4]Yang CW,Yen ZS,Mcgowan JE,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tention of adult advanced life support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healthcare providers[J].Resuscitation,2012,83(9):1055-1060.

猜你喜欢

心肺考核医生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最美医生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