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分析

2014-02-07赵晓华薛志敏黎志宏蒋永芳聂建洪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入学医学生

赵晓华,刘 浩,薛志敏,黎志宏,蒋永芳,聂建洪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医疗事业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医生救死扶伤,是一份非常崇高的职业。但是近年来,由于政策制度和社会舆论的双重影响,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生的职业认同感不高[1]。而医学生由于临床医学专业投入成本高,学习时限长、学习压力大,再加上医学生可能因为对自身和医疗行业认知不足产生职业困惑[2]。为此,本研究调查分析了某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专业认知和职业认同现状,以期为医学教育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某院已经完成基础课、桥梁课、临床课全部课程,且已通科实习半年,即将毕业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该部分学生相对比较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和医疗行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33份,学生自愿参加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9份,有效回收率为97.0%。男生59名,女生70名,分别占45.7%和54.3%。

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的《医学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表》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入学时和接受调查时对临床医学专业了解程度和满意程度、大学期间获取本专业信息的途径、职业规划等内容。

二、统计分析

利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资料采用双人双录,进行核对,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学生入学前和接受调查时对临床医学专业的了解、满意情况采用配对2检验,所有统计分析均在SPSS 13.0软件中进行。所有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检验水准P<0.05。

三、结 果

1.专业相关知识了解、满意情况。入学时,有53.5%的学生认为了解临床医学专业,调查时有89.9%的学生认为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提高(P<0.001)。入学时,有74.2%的学生满意临床医学专业,调查时为7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主要通过是老师、互联网络和师兄师姐同学等途径了解专业信息,分别占学生78.3%、65.1%和63.6%(见附图)。

附图 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知识的途径(%)

2.职业规划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0.6%的学生希望毕业后从事临床医学相关工作,18.6%的学生表示没有规划,0.8%的学生希望毕业后从事非医学领域工作。如果从事临床医学领域工作,希望在省级、市级、县区级以上单位工作的学生分别占32.8%、60.2%和5.5%,1.5%的学生对工作单位没有要求,认为基层单位工作也可以。

3.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对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还需要学校提供哪些帮助或者培训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需要提供职业规划指导的占65.9%,增加交流沟通技能培养的占48.1%,加强专业学习指导的47.3%,引入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生物信息学等拓宽视野的占45.7%,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占45.0%,强化科研能力培养的占40.1%。

四、讨 论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时较入学时对临床医学专业了解程度提高(P<0.001),医学生主要通过老师、互联网、师兄师姐同学等途径了解本专业的信息。可能是因为进入到临床课的学习后,带教老师对相关知识的言传身教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尤其是见习和实习主要是在病房中,学生对科医师的工作、生活,医院的管理模式等均有了一定了解。进入信息时代后,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十分便捷,学生越来越习惯通过网络获取所要的信息。在高校,学生接触最多便是同学,师兄师姐对专业有着更深了解,与同学之间交流也没有代沟,都是获取专业相关知识信息的良好途径。提示我们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学生专业认知度教育。

入学时,医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为74.2%,主要源于他们对医学专业的兴趣和神圣感,认为临床医学在促进人类健康起到巨大作用,能够实现自身价值感到满意,这与刘芳等研究结果相近[3],但也有25.8%的学生可能认为临床医学不是其特长,或并不了解临床医学。随着专业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多和对医疗工作接触的深入,医学生对医疗行业认知更加清晰,在接受调查时对专业满意程度为76.8%,与入学时相比并没有提高(P<0.05),访谈学生后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学医负担重,过程漫长、道路艰辛,学习生活乏味;就业压力大,一般医疗单位都需要硕士、博士,且晋升压力大;近年来社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关系恶化,工作风险高。提示不仅政府要强化医疗改革,疏导医患之间的矛盾,学校也要针对医学的特殊性,加大课程体系改革,既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专业培养,也要做好情感、心理的素质教育。

在职业规划方面,虽有80.6%的学生选择从事临床医学相关工作,但还有19.4%的学生无规划和选择离开医学领域,与陈曼敏等对复旦大学七年制学生调查结果相近[4],提示我们医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对技术要求高,高投入的学科,学校要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帮助学生找准定位,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同时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减少医生资源的流失。在就业单位级别要求上,超过90%的学生希望去省市级以上医院工作,极少学生愿意去基层就业。可能因为大部分学生认为省市级单位医疗水平高,发展空间大,工作待遇好,容易实现自身价值,造成了省市级医院医疗卫生人员竞争激烈,学生就业压力大,也导致了基层医疗单位卫生人员资源稀缺,医疗水平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这就需要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在结合自身个性、气质、兴趣等特点充分、正确认识自身条件,结合相关环境,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来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不能一味盲目追求大医院。国家和政府也应从宏观上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保障基层医生有进修、发展、升职的前景和事业发展广阔空间,从而鼓励大学生有信心选择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

调查还发现,可能是由于医学专业性强,就业面窄,高校扩招,医院门槛提高和医疗环境紧张,造成了医学生对未来从业前途迷茫,65.9%的学生希望得到职业规划的指导,也说明学生也意识到目前存在的危机感,学校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提供职业测评和咨询等途径使医学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这是学生就业成功的保障[6]。由于医生执业风险高、专业要求高、科研任务重、生活相对单调等[7],有40%的学生也希望可以增加交流沟通技能培养、加强专业学习指导、增加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生物信息学等,拓宽视野、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些需求反映了医学教育需要改革的方向,给教育部门培养全面平衡发展的医学毕业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可能受到了样本量和调查范围的限制,但是结果仍然和国内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基本相同,比较符合目前真实现况。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适当干预,提升学生职业认知度和职业认同感。

[1]傅兴华,肖水源,唐友云.我国医患关系研究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4):197-198.

[2]张 晋,吕振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4):265-266.

[3]刘 芳,冉素娟,李奇志,等.我校临床医学本科生职业意向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68-70.

[4]陈曼敏,李 耘,张林根,等.临床医学生职业教育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23-25.

[5]张国伟.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1):1034-1035.

[6]白 雪.医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42-43.

[7]黄晓丽,周中伟.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关系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1376-1378.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入学医学生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入学面试
韩国法学教育制度改革与法律职业规划协调
入学第一天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