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兴宁土布业的兴衰
2014-02-06丁德超
丁德超
(嘉应学院 社会科学教学部,广东 梅州 514015)
兴宁是梅州客家侨乡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纺织之乡”的美誉。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兴宁土布业迎来了短暂的发展时机,是近代广东土布业三大生产中心之一。本文所述土布,是与“洋布”相对应,主要用洋纱作为原料,在农村社会手工织造的棉布。目前学术界涉及到近代广东土布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州和佛山两地,而对当时广东土布业三大中心之一——兴宁,则关注甚少。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近代兴宁土布业进行初步探讨。
一、土布业的兴起缘由
中国土布业的兴起是在鸦片战争后,外国洋布对华倾销的背景之下,最早倡导国内开设布厂的是粤人郑观应。“进口之货,除烟土外,以纱布为大宗……银钱外溢,华民失业……坐视土布失业,固有所不可,欲禁洋布不至,亦有所不能,于无可奈何之中,筹一暗收利权之策,则莫如加洋布税,设洋布厂。”[1]
兴宁土布业的兴起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明朝时期,兴宁的土布手工业已开始萌芽。据明朝正德《兴宁志》载,兴宁物产有“苎布、葛布、蕉布、木棉布”*祝允明《兴宁志》第三卷《物产》,苏州文物保护委员会,1962年据正德十一年稿本影印,第28页。;嘉靖《兴宁县志》,该县物产是“绵花、苧布、葛布、蕉布、木绵布”*黄国奎《兴宁县志》卷三《地理下·食货》,嘉靖三十一年刻本。;崇祯《兴宁县志》又载“布属,蕉布、葛布、土被面”*刘熙祚,李永茂《兴宁县志》卷一《地纪·方产》,崇祯十年刻本。等。有清以来,嘉应州属各县仍有土布记载。康熙《兴宁县志》,兴宁物产“布之属,为棉布,为苧布”。*王纶部《兴宁县志》卷一《舆地志·物产》,康熙二十年刻本。兴宁土布质朴耐用,“草本者,纺以织布曰家机棉布,妇人以之制被,一被竟可终身”。*吴宗焯《嘉应州志》卷六《物产·货之属》,光绪二十七年刻本。鸦片战争以前,兴宁农民土布大部分自己消费,少部分剩余才出售,是典型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
生产技术的输入革新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兴宁土布业兴起的直接原因。咸丰年间,兴宁人陈晃楼、陈撷仁等商人在佛山开设布店的同时,派人在江西吉安学习木质高型织布机制作方法和织布技术,学成后回兴宁推广使用,这是兴宁县织布机由织粗纱到织细纱的一次革新。晚清时期,兴宁县有一位名叫陈纺留的能人,他派人到江西吉安学习使用木机进行土布纺织技术,为兴宁土布业的兴起奠定了技术基础。[2]1900年,日本先进的织机零件被引进兴宁,兴宁人又改装使用木制自动打梭机,这次织机技术的革新,使兴宁土布从产量到质量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在这以后,兴宁土布拥有三十多家在广州、佛山设庄的“省号”,如祥泰隆、曾福记、宝嘉隆等,有二百多家“摊号”,如金昌丰、信隆贞、广纶源等。[3]21兴宁土布业出现了家庭手工纺织作坊向手工织布工场的转变。1918年,兴宁出现了第一家雇工织布手工工场——振兴布厂,该厂有织机12架,雇工36人。1927年,罗姓开办西庄布厂,最初用木机,后来改装铁木机,至1930年拥有织机55台,工人300多人。1927至1931年间,兴宁较大型的织布厂有合众、南京、霖兴、睦仁、勤信、普通等,至建国前,兴宁拥有土布小厂和小型手工业作坊375家,农村家庭织布业13 540多户。[3]21
洋纱的大量输入,进一步刺激了兴宁土布业的兴盛。洋纱代替土纱用于手工织布,提高了织布的效率,新织成的棉布不但品质较优,品种亦较多,其对机制棉布的竞争力也因此得到增强。鸦片战争后,外国棉纱质优价廉,广东的纺织业大多改为直接用外国棉纱织布,洋纱销量大增,洋纱输入对兴宁土布业兴盛起到了刺激作用。现在这些洋纱已经进口到广东省东部,在过去那一带的纺织业并不多。[4]14181883年,来自印度孟买用机器纺成的棉纱在汕头售价低廉,让织布者看到有利可图。于是,孟买棉纱被送入一个大的织布业中心兴宁,在那里织成布匹。[5]207汕头口岸进口的棉纱在19世纪末增长迅速,1884年,汕头进口量达到全国各埠口岸的2/3,已经超过鸦片的进口量,其中70%是孟买棉纱,大部分棉纱运往兴宁的织布厂。[4]1423当时经常由江西、兴宁及其邻近地带移民的客家人便用洋纱织布。19世纪80年代,兴宁已成为广东一大织布业中心。[6]1151889年,“棉纱由轮船从香港到汕头口,复经过潮州府城,往兴宁地方销售,并该处织布所用。”[5]2081890年,“查棉纱进口,俱为兴宁县织布之需。而所织之布,则发往各处销售。”[5]208当时汕头口岸“棉纱进口旺弱,亦视兴(宁)之布畅滞如何”为转移。[6]1151899年,汕头“所有洋纱俱发往兴宁一带织布,此货及各色匹头,获利殊美。”[5]2171900年,汕头“棉纱大都运入内地,销售兴宁一带之织布局。”[5]217在嘉应州的兴宁用三分之二的英国棉纱和三分之一的土纱织成布疋,然后输出到江西和湖南。[4]1423这种用洋纱织出的新产品,叫“细纱布”,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扩宽了销路,是兴宁土布业一个转折点。洋纱的传入为兴宁土布业从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性生产提供了便利前提。随着洋棉纱取代土纱,佛山、兴宁两个织造中心逐渐形成。[7]
土布销售市场的开拓是兴宁土布业兴起的重要原因。兴宁土布外销大多从汕头出口南洋,内销则销售于广州、惠州、钦州和廉州等地,且多经东江运至佛山转销,此外还有一部分经北江销往湖南,亦有一部分从东江上游北运,销往江西。[8]兴宁土布的外销主要是东南亚华侨市场,土布物美价廉,华侨十分钟爱。“广东所织的棉布,是输出南洋卖给华侨的。”[9]230“土布出口销场,日见增广,缘中国食力工作之徒,侨居外洋,每喜购制衣服之用,其价廉而质厚,不似洋布之价昂而质薄,不能耐久。”[5]211兴宁土布的内销主要是广东及邻近的周边省份。“(汕头)进口棉纱大部输入嘉应府兴宁县,那里广泛地织造着一种普通棉布,这种棉布的最大市场是广州附近的佛山。”[4]1422兴宁用洋纱织布的土布大部分循广东东江经惠州,成批运往佛山染织成“长青布”,再分运广东各地和香港销售。[6]116同时,兴宁土布还远销赣、闽及东北江各地。[10]463兴宁土布由香港运入洋纱,织成各布,销售佛山、惠州、韶州、江西、福建等处。[11]116兴宁土布销路日益拓展,不仅在省府广州和佛山等逐渐取代江西吉安布的市场,而且还远销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光绪末年至民国初期,据统计,省号“祥泰隆”年均销售土布9 000件(每件合“三丈白”布60匹),“曾福记”年均销售土布7 000件,其他如“宝嘉隆”“信兴隆”“张信兴”等,年均销售土布均在3 000至4 000件左右。[12]土布在兴宁织成之后,经由东江运往佛山,再从佛山分运至广东和香港。[5]207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客观上为兴宁土布业的兴盛提供了时机。“一战”爆发后,洋布价格不断上涨,兴宁土布业迅速繁盛。“欧战时,因棉织品的输入暂时停滞,于是兴起了手工业的棉织工厂中心。”[9]222在“一战”期间,兴宁土布业中的城镇家庭织户即拥有布机2.5万台,从业人数达10万人。[13]当时兴宁共有男女人口不到40万人[11]81,其中从事土布业的人数约占总数的1/4。其中,兴宁土布业中的直接从事织工的人数就有约3万人,染工约4千人,缝工约2千人。[11]84
二、土布业的短暂繁盛
清末民初之际,兴宁土布业逐步迈入繁盛时期。近代广东织布业,向以广州、佛山、兴宁三地为出产中心。[14]民国初期,兴宁土布业在广东纺织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当时广东土布业三大生产中心之一。“广东自农民家庭纺织副业衰微,代之而起的多为城镇工场手织布业,以广州、佛山、兴宁为中心,潮州、南海等地也有。”[15]
20世纪20年代,兴宁土布业是县内手工业中产量最大的一种特色产业,“其盛况可为广东各县之冠”。[10]463“兴宁土布业,六七年来,颇有蓬蓬勃勃之势。”[10]466据1929年《广东民政公报》调查:“(兴宁)人民工作以布业为大宗”。[16]在罗斧月的《兴宁县乡土志》记述中,兴宁县大宗手工业出口价值,仅土布业一项,即有400万银元之钜,占当时兴宁县手工业出口总值的九成还多(如图1所示)*资料来源,罗斧月《兴宁县乡土志》,《兴宁文史》1996年第21辑,第119-121页。。
图1 清末民初兴宁大宗手工业出口价值示意图
20世纪30年代初,兴宁土布业继续兴盛。“粤省工业,以顺德、南海之纱绸、绫绸,广州、佛山、兴宁之棉纱土布为最著”[17]9。“粤省土布业,向以广州、佛山及兴宁三地为出产中心。在兴盛时,每年产量达数百万匹,其输出贸易总额,即约为一千五百万元。此项布匹除畅销省内外各地外,远如赣、桂、湘、闽及南洋等地,均极盛行。故在全盛时代,广州、兴宁两地男女织造工人,各达十余万。”[18]1364
20世纪40年代,土布业在兴宁各行业从业人员中仍是最多的,土布同业工会的会员也仍是最多的。兴宁土布业同业公会在兴宁众多行业中可谓一枝独秀。同业公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民间的自治组织,也是同行业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商民协会组织条例》,根据条例规定:凡商店同业中有七家以上者应组织同业公会。据史料记载,1945年,兴宁共有同业公会23个,1 235间门店,会员1 235人(图2)。其中土布业199间,会员199人,位居首位。缝纫业120间,会员120人;盐业135间,会员135人;粮食业150间,会员150人;百货业120间,会员120人;茶楼酒店业36间,会员36人;京果业35间,会员35人;屠宰业26间,会员26人;纸业22间,会员22人;棉纱业7间,会员7人;卷烟业18间,会员18人;海味业18间,会员18人;旅业18间,会员18人;木料业16间,会员16人;平码业29间,会员29人;国药业35间,会员35人;新故衣业31间,会员31人;鞋业23间,会员23人;杂货业13间,会员13人;图书文教业5间,会员5人。[19]
图2 20世纪40年代兴宁各行业会员人数示意图
三、土布业的迅速衰落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后,兴宁土布业迅速衰落。“广东土布业。近年因世界经济不景气之影响,各种生产事业,均同告衰落,土布业以有洋布之倾销攘夺,更陷崩溃状态。”[10]464土布销售数量和从业人数也日趋减少,“从前本省土布输出总额,凡达一千五百万元之巨者,至去年(1934)全年统计,只得三百万元左右……兴宁原亦有十余万人,现在失业者达十万人。”[10]464兴宁土布业“惟自二十三年(1934)以来,情势陡变。一方则因销路日蹙,一方则因该邑各乡间织机日增,遂造成供过于求之景象。在廿四年一年中,操此业者,除厂家倒闭数家外,其他乡间织机因不能维持而停业者,尤为指不胜屈。合全邑计之,一年以来,因时势恶劣而停业者,其机当在二千以上。情形之惨,实足惊人……现在(1936年)乡间织机已停十之八九,是为兴宁工业上之大危机也。”[10]4661935年,广东土布业失业工人合计已约占到总数的70%。[20]兴宁土布业“近以社会购买力弱,外货搀夺市场,工厂多数闭歇,失业工人七、八万。”[10]5511945年抗日战争后至兴宁解放前夕,由于土布业原料匮缺、物价暴涨,兴宁土布业继续萧条。
兴宁土布业衰落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是主要由以下几点。第一,外国洋布对中国的的输入和倾销是导致兴宁土布业衰落的直接原因。“粤省土布业之日趋崩溃,揆其原因,固不一而足。然最重要者,厥为遭洋布之倾销,盖洋布质美价廉。”[18]1365对中国土布造成致命危险的是日本洋布对华的倾销。日本输华的商品,1900年前增长最快的是棉纱,之后为棉布,1909年达到140万匹,1913年又增为570万匹,力压英国和美国成为主要的对华棉布输出国。[17]9第二,土布业生产方式之落后,产品质量粗糙,花样款式单一。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兴宁土布质量较为低劣,难以同西方工业制成品进行竞争,因此销路势必受到影响。“东江之兴宁县,织造之布,多属旧式,质料厚结,不重花样。”[17]9据《新民》载:“广东之工业,俱停滞在手工业时期。其著名者,若兴宁之织布业,俱停滞在小规模手工业上。”[21]据20世纪30年代调查:“(兴宁)农民均多兼作小手工业……均注重于手工业,如辗布、织布”。[22]14第三,社会动荡和苛捐杂税的盘剥。“往年棉纱经兴宁一带机杼,织成土布,遵陆运往广西者甚多。今年(1902年)西省蠢动,商旅裹足不前。”[5]460土布业在“广东方面亦因税额增高,甚少交易。”[23]兴宁土布业在原料来源和土布销售过程中都有各种税收的盘剥。“洋纱是由汕头输入的,在运往兴宁以前每件要完纳关税和厘金四两七钱五分,合计征从价税百分之六。这种(洋纱织的)布在运往佛山,再由佛山运至香港的途中,当然还要收税。”[5]246第四,土布销售市场日趋萎缩。“土布的第一个大市场在南洋,往昔土布的对南洋输出颇称繁盛,其在棉纺织品的出口总值上的地位亦颇高。近年来,一蹶不振,至今几已绝迹”[24]。“粤省1935年以来,国产品输出日益减少,大宗出品如生丝、纱绸、烟叶、土布、果类,无一不减退……土布与烟叶,本为输出南洋之大宗,讵近来南洋一带,为某国货所倾销,竞夺市场,以致数月来,土布外销之途,几告断绝。”[25]第五,地理位置偏僻也是导致兴宁土布业衰落的一个因素。兴宁地处粤东北山区之中,交通不便,距离通商口岸和省城均较远,也最终制约了土布业的发展。“兴宁这个古老的织布区仍保持着巨大的染织中心的地位,虽然该县的织布业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利,已有渐次移向其他口岸的趋势。”[5]638
余论
土布业的兴盛,不仅对近代兴宁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兴宁及其周边县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产生了一定影响。
首先,土布业的兴盛,刺激了洋棉的种植,解决了兴宁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兴宁农村副业的繁荣。“兴宁童山遍地,向无谋种植之利者。光绪三十年冬,兴民学堂倡办种植洋棉实业,先行调查种植之法,刊刷分送,并代购棉种,分给同人。现邑人已争购地试办,棉利之兴或可从此而起矣”。[26]兴宁“光绪以来,四民安业,虽乡厢民户贫富不齐,然布、扇两宗,销流颇广,勤敏者即可执工糊口。”[11]81兴宁县“岭湖乡民业工商者占十之四……多兼作小手工业,如织布、造扇等。”[22]14兴宁土布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许多农民兼营工商、运输(挑运)等业,特别是原在城市有生意的人则更发达,好些人积财致富。[27]
其次,土布业作为兴宁的重要行业,推动了兴宁商品市场的兴盛,在兴宁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无兴不成市,无梅不成衙”,通俗地说明兴宁人多经营商业。[28]近代以来,兴宁县生齿日繁“山多田少、土瘠民贫”,土布业逐渐成为兴宁城乡社会副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棉纱的输入和织布机具的改革,土布纺织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从事手工业和经商贩运者日众,兴城(宁)成为粤东一大商品集散地。[29]近代时期“兴邑的农民,其织品和走卖的收入,超过于农产之所得。其织染之品,尚可以远销至广州一带。”[30]兴城镇新丰街乃至西门街、万盛街、朱紫街、华兴街、高铺街、盐铺街成为布匹交易的重要场所,熙攘喧闹,一片繁荣景象。[3]21在抗战时期,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隐蔽,汕头沦陷后,许多工商业逐渐迁往兴宁等地,进一步刺激了兴宁土布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畸形繁荣。“抗战军兴,工商业之勃兴如雨后春笋,市场繁盛为各县冠。”[31]
最后,兴宁土布业的兴盛不仅刺激了邻近县份织布业的兴起和发展,而且也密切了兴宁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民国时期,长乐“近来县前出布颇多,谓之县庄,贩往他处,其棉花多买自羊城,又有蕉布、苎布。”*侯坤元,温训《长乐县志》卷之四《舆地略·物产》,民国年间铅印本。兴宁土布业异军突起,而工人多是失去耕地,靠出卖苦力维持生计的五华籍人。为了争夺市场和于己之利,五华布业老板开始专门设庄收购土布,家庭织布业便从兴宁城乡漫延到五华的新桥、华城、转水、大坝的澄湖等地。当时的织工大多自筹资金,购买“洋纱”和木制织布机,织出的土布,卖给兴城土布商号,换回洋纱继续加工,往返不息。可以说是村村寨寨事纺织,家家户户机杼声。当时,一般织户都能做到人停机不停,八天可织五尺布,一人织布可勉强维持四、五口人的家庭生活。[32]兴宁土布业是来料加工型的手工业,土布的原料和销售均主要依赖外界。因此,土布业的兴盛进一步密切了兴宁与外界的商贸往来。《兴宁县乡土志》载:“由外境贩输原料入内,再由本镜制造贩运外出者,布业是也。”[11]84
综上所述,近代时期是兴宁土布业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通过对兴宁土布业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代条件下土布业的发展状况,而且也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梅州客家侨乡地区的近代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G].北京:三联书店,1961:195.
[2] 卢焕平.发达的传统手工业[J].兴宁文史资料,1995(1):80.
[3] 陈捷.兴宁纺织业史话[J].兴宁文史,1991(15).
[4]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G].北京:中华书局,1962.
[5]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二卷[G].北京:中华书局,1962.
[6] 彭泽益.鸦片战争前广州新兴的轻纺工业[J].历史研究,1983(3).
[7] 黄增章.民国广东商业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31.
[8] 蒋祖缘.广东航运史·近代部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129.
[9] [苏]卡赞宁.中国经济地理[M].上海:光明书局,1938.
[10]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三卷[G].北京:中华书局,1962.
[11] 罗斧月.兴宁县乡土志[J].兴宁文史,1996(21).
[12] 兴宁县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兴宁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270.
[13] 佚名.兴宁县工商史料:第1辑[G].北京:三联书店,1957:25.
[14] 张晓辉.民国时期广东社会经济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95.
[15] 刘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46.
[16] 佚名.兴宁县县务调查表[J].广东民政公报,1929(16):72.
[17] 佚名.粤省绸布工业衰落[J].湖南省国货陈列馆月刊,1935(33).
[18] 佚名.洋布倾销攘夺市场·粤土布业总崩溃[J].中国实业,1935(7).
[19] 李佳惠,李国兰.兴宁商会同业公会概况[J].兴宁文史资料,2004(28):206-207.
[20] 佚名.1935年中国失业人数估计[J].国际劳工通讯,1936(16):4.
[21] 熊理.广东经济概况[J].新民月刊,1936(2):206.
[22] 佚名.兴宁的农村调查[J].农贸消息半月刊,1939(2).
[23] 佚名.土布业濒于绝境[J].国际贸易导报,1933(8):251.
[24] 严中平.手工棉纺织业问题[J].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7(3):1045.
[25] 佚名.粤省工商概况一斑[J].湖南省国货陈列馆月刊,1935(32):7.
[26] 佚名.实业[J].东方杂志,1905(5):99.
[27] 李洁之.回忆兴宁广益公司与水利委员会始末[J].兴宁文史,1990(14):7.
[28] 李振院.广东潮梅的农村经济[J].农声,1935(181/182):4.
[29] 佚名.兴宁县概述[J].兴宁文史,1991(15):11.
[30] 陈友鹏.嘉应农民状况的调查[J].东方杂志,1927(16):67.
[31] 林幹.督导潮梅十县农贷记[J].农贸消息半月刊,1941(8/9):5.
[32] 廖传扬.我县纺织业的崛起[J].五华文史,1988(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