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养的关键在了解——推荐《关键教养报告:关于孩子的新思考》

2014-02-06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樱桃树游戏孩子

萧 隐

我们传统的相对严格的管教方式,在西方教育理念引进后,被逐渐打破。特别是近些年关于“解放天性”“自由发展”以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进步。但另一方面,在我们大量吸收舶来观点的同时,西方教育界也在不断反思自身的问题,比如过分的自由带来的放纵的恶果等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深入到教养的实践中,观察不同家庭不同孩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每个成长阶段的变化,这才是教养孩子的关键所在。这也正是本书——来自美国的教养书对中国家长的启示。

好孩子应当怎样夸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现在几乎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家长们的信条。当然,能意识并做到这一点,比起过去的打骂与训斥,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夸奖的积极意义,但是从哪一个角度怎样夸,倒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夸奖是一门艺术,夸奖孩子更是一门必须掌握的学问。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认定为“天才儿童”,他的父母以及认识他的每个人都经常这样对他说:“你真聪明!”他的入学智商测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托马斯无疑非常享受这种称赞。然而,入学之后的托马斯并没能将自己的天赋认知转化为对各门功课的自如应对。相反,他拒绝尝试他不擅长的事。一旦他发现这件事情很难成功,就会立刻放弃,不愿继续深入。托马斯不是个例。有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天才儿童”,往往缺乏应有的自信,严重低估自己的能力。“他们总认为自己无法胜任一些事情,并且备受这一想法的折磨,因此只好降低对自己的期望。他们往往低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高估外部因素对其取得成功的作用,因而过度依赖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很多父母认为,表扬孩子聪明,可以让孩子更有自信,面对挑战时更加无所畏惧。“但是,一项来自纽约所有公立学校的学生调研表明:夸奖孩子聪明往往适得其反。大人给孩子贴上‘聪明’的标签并没有让他们表现得更好。实际上,这可能是孩子表现不佳的罪魁祸首。”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也许最初父母给孩子这样的鼓励是可以让他们更加自信的,但是这仅是对他们天赋的自信而已。他们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遇到无法解决或者短时间内单凭天赋无法解决的难题。针对聪明的夸奖,一方面会让孩子忽视努力的重要性,“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另一方面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暗示:能够做好一件事是因为“聪明”,那么做不好是不是意味着“不够聪明”。一旦孩子有了这样的认知,那么一开始建立的自信就会崩塌,转而陷入到失去自信的阴影中。这就是为什么被夸聪明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尝试新的挑战,他们害怕失去“聪明”这个荣耀的光环,失去这个,他们可能就一无所有了。相反,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在孩子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对他说“宝贝,你真棒!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这件事,我为你骄傲”,也许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努力”不是天赋,它是个人的主观意志,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到。针对“努力”的表扬,会让孩子意识到他的成功来自于后天的勤奋,如果他失败,则是因为他还不够努力,而并非先天不足,那么下一次,他可能会投入更多的努力。这才是一种积极的表扬,这样的表扬才会夸出一个好孩子。“表扬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事实上,在人类的进化日趋完美的今天,绝大多数孩子都不存在严重的智商缺陷,因此谁更努力,谁就离成功更近。父母应该灌输给孩子这样的观念,哪怕你有爱因斯坦的大脑,哪怕你是门萨俱乐部的成员,如果你只是终日躺在沙发上享受自己的高智商,成功也不会自己走到你的碗里来。

同时,表扬应该针对具体事件,而不是泛泛地空洞地说一些无意义的话。比起你说的内容,孩子更介意的是你的态度是否真诚。“总的来说,表扬是好的,是一股积极的、激励的力量。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有积极作用。德韦克认为,表扬的效果是好是坏,取决于表扬本身。研究发现,具体、明确、针对某一件事情的表扬,才能发挥作用。表扬是否真诚也至关重要。德韦克指出,父母常常误以为孩子太小,不能理解父母的真实意图。其实不然。就好像我们可以察觉出到底是假意恭维还是真心赞美一样,孩子也可以察觉到表扬背后的真正含义。”

怎样面对孩子的谎言

当发现孩子说谎时,我们应该怎么做?麦吉尔大学的维多利亚·塔尔瓦教授是世界一流的儿童说谎行为专家,她的实验室曾针对儿童说谎这一现象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一项谎言测试之前,给参加测试的孩子分别讲了两个故事:《狼来了》和《华盛顿和樱桃树》。很多人认为,《狼来了》更能教育孩子不说谎,然而实际的调查结果恰恰相反。听了《狼来了》的孩子,甚至比平时更容易说谎;而听了《华盛顿与樱桃树》的孩子,说谎的比例减少了。为了避免华盛顿的名人效应对测试者的干扰,塔尔瓦把故事的主人公换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重新做了实验,结果仍然如此。这两个故事对于我们都不陌生,不妨来回忆一下这两个故事的区别在哪里。《狼来了》讲的是一个孩子由于三番五次地谎称“狼来了”而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最终真的被狼吃掉了。《华盛顿与樱桃树》则讲的是乔治·华盛顿砍伤了家里的小樱桃树,在父亲向他追问时,小乔治承认是自己砍的。这时父亲对他说:“好孩子,我很高兴你勇于承认自己做过的事。你的诚实,对我来说比1000 棵樱桃树都重要。”两个故事都是教育我们不要说谎,但是一个是说谎会受到的惩罚,一个则是因诚实而得到表扬。那么效果有如此不同,原因就显而易见了吧。调查显示,当问到孩子为什么觉得说谎不对时,大多数孩子都说因为说谎会受到惩罚。“孩子们总是把说谎与惩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可能还无法从道德层面来理解,“总是威胁孩子说谎会受罚,这只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付出的代价,反而忽视了谎言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长期生活在惩罚的威胁之下的孩子,说谎行为并没有减少。相反,他们变成了更厉害的骗子,因为他们从小就学会了如何避免谎言被揭穿。”《狼来了》并没有让孩子明白,他的谎言欺骗了好心来帮助他的人的情感,他们对他很失望,因此不再相信他。单纯的恐吓“说谎的孩子被狼吃”其实对孩子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生活中他们遇见一只狼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真正有效减少孩子说谎的方式,是告诉孩子:如果你做错了,我不会生你气,如果你说实话,我真的会高兴。这样说既告诉孩子不会惩罚他,又给了孩子一个台阶,维护了他们的面子。塔尔瓦解释这一最新发现时说:‘年幼的孩子说谎是想让爸妈高兴,试图让爸妈满意,取悦家长。’因此,如果告诉孩子说真话会让父母高兴,孩子就会打消说谎的念头。”这就是《华盛顿与樱桃树》的故事更有效的原因。我们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德,做错了事并不可怕,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而用谎言进行的掩盖,才是真正的错上加错。

自控力比智商更能影响孩子的未来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两位博士埃琳娜·波卓娃和德博拉·莱翁开发了一项新的儿童教育模式,她们把它命名为心智工具项目。这一项目在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展开,随机抽取小朋友参加实验,一年之后的效果令人惊叹。参加心智工具项目的小朋友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行为表现,都远远超出了普通班小朋友。所谓的心智工具项目,一方面是对于想象力、联想力和记忆力等方面的扩展,另一方面则是一种角色扮演游戏。比如,老师告诉学生,这堂课要进行消防救火的角色扮演。有四种角色供孩子们自行选择:消防车司机、电话接线员、消防员和等待救援者。孩子要写出或者画出自己的角色计划,并向老师报告。游戏要持续40 分钟以上,一旦开始,每个人必须坚守自己的角色,并投入地扮演。如果有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老师会立刻提醒:“你在扮演你的角色吗?”而当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孩子们立刻停止表演并开始整理教室,有条不紊。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这只是一个游戏,在很多家长心中,游戏占的时间太长,会影响孩子的功课,学校也常常侵占游戏时间用来上课。他们忽略了游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孩在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对将来的学业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孩子在游戏中发展这些能力,比在传统课堂上更事半功倍。”你很难要求一个孩子安静地待上十分钟,但是在游戏中,他们会在有提醒的情况下有意识地专注于自己的任务,这对于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很有效果。“父母平时总是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完全投入游戏时,他们根本不会受外界影响而分心。通过扮演设计好的角色,孩子们能完全地投入其中。”“心志工具项目的许多游戏都是为了训练孩子的专注,通过关注背景控制冲动。比如,当老师开始播放清场音乐时,孩子们必须留意歌播到哪里,以确保能在音乐结束前清理完毕。”游戏开始即投入,游戏结束即抽离,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也能专注于每个需要他扮演的角色。“在许多情况下,自控力比智商更能预测未来的学业表现。”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情商比智商更能影响孩子的前途。重要的是,情商是可以后天训练的。智商的测定是在比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而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是不可能有如此安静的空间的,有形的嘈杂和无形的压力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谁更能控制情绪、稳定状态,谁就能表现更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我们当然不鼓励“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但身在教室而“一心以为鸿鹄将至”的人同样不会有大出息。在合适的时间做该做的事,专心地学,纵情地玩,在每一个角色里都能圆满完成任务,这才是我们的孩子应该成为的样子。关于这一点,自然是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容易培养,且越容易形成日常行为习惯。书中举出一个实例:美国新泽西州某幼儿园某一日爆发了疯狂对扔食物大战。除了参加心智工具项目的孩子,其他所有人都参与了此次混战。而参加心智工具项目培养的孩子只是静静地旁观这一切,并对这种行为表示了不能理解。心智工具不仅仅是要教孩子做个循规蹈矩的乖宝宝,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会因为一时的亢奋就陷入到不理智的状态中。玩闹是孩子的天性,但所谓的“解放天性”并不是肆无忌惮胡闹的借口,家长有必要让孩子明白,纪律与秩序非常重要,必须遵守并维护。自控力同时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如制订详实的计划并完成计划,如正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地改正,等等,一旦形成习惯,势必会对孩子的人生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尽管书中的美国背景离我们有些遥远,但仍有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其中所举的大量实例无非是想说明,不要用成人的思想去揣测孩子的心理,只有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了解他们内心所想,才能对症下药,给孩子以良好的教养。

(选自《少年儿童研究》2014-3)

猜你喜欢

樱桃树游戏孩子
樱桃树屋
樱桃树上的座位
大棚樱桃树冬季修剪要点
“樱桃树是我砍的”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