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儿童为中心——读佐藤学《教师的挑战》有感

2014-02-06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佐藤挑战教室

丁 锋

要理解佐藤学其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虽然在他的著作《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里,案例叙述总是远远多于理论阐述的。套用他书中“倾听、串联、反刍”的操作要义,那就是:在我们这个众声喧哗的环境里“倾听”佐藤学的理论与主张是有隔膜的,将其观点与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串联”是有障碍的,做自我革命式的“反刍”是断难实行的。

事实上,我读佐藤学是有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痛苦”,因为佐藤先生反对的,正是我自以为是正在固守的。在《学校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佐藤学指出:我曾经对中国的课堂教学抱有一种成见,总以为仍然束缚于划一的、一味追求效率的、竞争性的教学之中。这是他在著作中为数不多针对中国教育现状与教育改革的看法之一。佐藤先生一语击中我们的要害。

以儿童为中心,是我读《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最大的感受。这让我想起杜威曾经的论述,他认为:“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我们所要求的是使儿童带着整个的身体和整个的心智来到学校,又带着更圆满发展的心情和甚至更健康的身体离开学校。”一言以蔽之,即学校教育教学应以儿童为中心。在佐藤学先生的理论阐释和案例评述中,我一直能看到“儿童中心”这一鲜明的旗帜:“儿童的面貌是清新自然的”;“儿童们已经迫不及待,各就各位”;“要让问题成为儿童们的探究课题,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我们常常是为了‘儿童的将来’来规定学习,或者说‘为了学生的发展’来规定学习。但是如果不能实现当下的学习、不能感受当下生活的学习,那么将来的学习也不会幸福”。

教室空间设置以儿童为中心

在成书之前,佐藤学先生探访了日本全国以及国外一万多间教室,观察了一万多节课堂。佐藤学观察课堂的手段是多样的,但其关注的点却是唯一的,这就是课堂里儿童的状态和被关注的状态。

从书中众多课堂教学案例中,我看到的是这样的教室空间:U 字型的课桌椅;老师走近一个儿童身边,弯着腰,以同等高度的视线倾听他们的发言;甚至看到一位叫原田的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拼布地毯构成的柔性空间。

我看到,在这样的教室空间里,儿童成为主人,教室的生命感很强,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的站位、姿势是利于倾听儿童与进行充分“串联”的。我对教室的空间管理没有研究,但我能强烈感觉到,这样空间里的学生心可以静得下来,潜质可以表现得出来,智慧的交响、课堂的深入可以达成起来。

这就让我联想到前些年红红火火、这几年饱受争议的“杜郎口模式”,我想无论是被神化还是被妖魔化,“杜郎口”样式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应然样式,比如形式上的“革命”。而到如皋的“活动单导学”则纠正和优化了教室的空间形式,正应了佐藤学先生所说“不得不说这正是倾听行为的原点”。

以“不懂”的儿童为课堂关注的中心

当我第一次看到“要进行以边缘化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时,我感到特别意外。因为按照当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名义上叫“全体学生”,实际上是关注“大多数学生”,对那些特别优秀和特别滞后的学生关注是极其不够的。而在《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我看到了不少以“不懂”的儿童为课堂关注中心的教学现场,例如小林教子老师在课题为“比例”的算术课上,面对一名叫健治的学生“我完全不懂”时,调动全班学生给健治讲解,直到健治再没有疑问为止。之后当一位学生提出更加简洁和凝练的解法但令人费解时,原来“完全不懂”的健治竟然反过来给大家很明白地解释了一番,达到整堂课的高潮。“不懂”的儿童激活了学习的原动力。

而志村老师在他的语文课里,从四号开始依次点名发言,“顺理成章”点到平时缄默不语的20 号俊树,在俊树摇头示意不回答时,志村老师让他的同桌正弘读俊树的诗,俊树指引正弘得到了自己满意的“回答”,志村老师再以及时的肯定,“俊树连连点头,大声地‘嗯’了一声”。佐藤学先生说:“志村老师找到了高见顺的诗与俊树内心世界的关联。”是的,这种基于儿童、唤起儿童、发展儿童的教学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相比我们日常的教学,虽然收获了“短浅”的平均分数,却失去了不知多少发现儿童、发展儿童的机会。

佐藤学说:“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所以,创造性的教师总能够接受儿童的多样性和教材的发展性。”让每一个学生在当下快乐地学习,似乎是我们课堂的奢侈品,但其实是必需品。

这也让我联想起喊学生到黑板上听写的情形,当某一位学生(可能是优秀生也可能是滞后生)写某个词或某句话卡壳时,讲台下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劲头十足地以各种方式提示他。这好像是笑话,但其间也许就包含着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激活了学习的原动力”吧。

以探究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这是教师们的共同愿望,这是在学校与课堂中实现民主主义的挑战,是教学中确立儿童尊严的挑战,是保障每一个人的学习权力的挑战。”佐藤学又说:“学习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挑战学习的儿童是灵动、高雅而美丽的……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里,一个人的发现会唤起其他人的发现,从而产生新发现的连锁反应。”在以探究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里,有“倾听”而非倾轧,有“串联”而非单接,有“反刍”而非填灌,有“尊重”而非歧视,有“唤起”而非无视……理想的教育元素得以充分地调动和呈现。

我看到不管是在语文课还是算术课,不管是联系工厂还是本土调查,主问题的探究学习都在佐藤学先生提供的精彩案例中唱主角。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课堂教学中讲究面面俱到,在学生已知的浅问题、在学生无知的伪问题上大张旗鼓,大吹大擂,追求虚假的繁荣;却未能在“已知未明”“无知可寻”方面着力,更没有产生佐藤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的发现会唤起其他人的发现,从而产生新发现的连锁反应”这种上佳局面。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抓紧努力。

“学习共同体”是佐藤学提出的重要概念,它不仅是儿童学习成长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场所,还是社区的家长和居民参与学习的场所,而“教师”正是这一系统中重要的因素。佐藤先生说:“课堂革命的主体在于,任何学校都可以碰见的,诚实地从事教育工作的普通教师。重要的是这些课堂中宁静的革命正是通过任何一所学校都存在的,每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的小小挑战来展开的。”在他《教师的挑战》这本书中,绝大部分案例就是来自普通教师。佐藤先生说:“在参访众多的中小学的过程中,最令人高兴的是以前观摩过的教师在后来教学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佐藤学感受到了藤田老师这八个月来对教学的真诚付出,在教学尚未开始之际,就已不知不觉热泪盈眶了。佐藤学先生仅仅几分钟的观察发现了“佐藤(佐藤敦子)老师的教学与之前大不相同”。而相比当下某些对我国基础教育有批判没有建设、有批评没有主张的“大师”,佐藤学先生的人本情怀不知要高了多少倍。

于是我想到在我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被关注与被肯定,想到一些为了教师成长而奔走、工作着的人们。于是,我从心底里理解了佐藤学先生的思想。

猜你喜欢

佐藤挑战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佐藤学:世界上没有比教师更难的工作了
佐藤海山的诗
中日两国合作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以王坦与佐藤学为例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