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飘过2013——一位乡村中学教师的阅读报告
2014-02-06吴再柱
吴再柱
2012年8月我被调到苦竹中学,至今已过去了500 个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作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我有幸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许多快乐,今天,我截取一个侧面,把一年来个人的读书情况和大家作个交流,以共同吮吸书香,为教育教学和自己成长增添一些正能量。
2013年我读了30 多本书,其中一半是购阅,一半是去学校图书室借阅。这几十本书大致可分为5 类:
一是人文读本类,如余秋雨的《何谓文化》,刘念、黄涌编写的《教师人文读本》,摩西的《读懂唐诗》,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
二是语文专业类,如余映潮的《致语文教师》、《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程翔的《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蔡可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语文》。
三是学校管理类,如李希贵的《新学校十讲》、郑杰的《给校长的建议》、吴家莹的《跟蔡元培学当校长》。
四是通识教育类,如《周国平论教育》,肖川的《成为有信念的教师》和《成为有智慧的教师》。
五是公民教育类,如檀传宝的《公民教育引论》,王小庆编写的《如何培养好公民》,唐克军的《比较公民教育》,等等。
读得比较辛苦的,是关于公民教育的书。《公民教育引论》完全是一种理论性的文字,没有情节,比政治教材还要枯燥。《如何培养好公民》选编了民国初期一些有志于改良公民素质人士的文章,半文半白的论述,充满理性的条文,我用半个暑假才将这两本书读完。读完之后,对公民教育的来龙去脉有了更多的认识,写成了《公民教育何日梦圆》、《公民教育的回望与展望》等文稿。这让我对于公民教育的研究,更有了底气和信念。
读得很滋润的,是摩西的《读懂唐诗》和余秋雨的《何谓文化》。《读懂唐诗》读完后,似乎意犹未尽,我又陆续读了《李白》、《杜甫》、《苏轼》等“六角丛书”,并完成了《读懂初中的李白》、《读懂初中的杜甫》、《读懂初中的苏轼》等文章,也算是对这些伟大的诗人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从而对他们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
余秋雨的《何谓文化》,是我出差到黄州时买的,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它。读完,总想写点关于文化的文章,但一直没有写出来,倒是吸收了书中的“中庸之道”,并将其迁移到课改上。在学校的一次赛课结束后,完成了《理顺开放课堂的辨证关系》一文,《中国教育报·教师周刊》居然以半版的篇幅刊发了该文,这也算是一种阴差阳错的偶得吧。当然,这与我经常阅读专业类的书刊,经常进行专业写作,也是密不可分的。
读得最有感触的是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语文丢失了什么》、《一座村庄的教育血脉》、《春天不是读书天》等文章,实在发人深省。我们在人文教育方面,是进步还是退步?在培养目标方面,是清醒还是糊涂?正如学者杨东平在序言里所说:“回首是为了前行,重温则使我们拾回信心和守持底蕴。”读完后,我陆续完成了《村小之恋》等文章。这里援引《村小之恋》里的一段文字以供雅正。
当标准化的校舍屹立于校园时,我们一方面为现代文明所称道,另一方面则应当经常扣问,扣问我们的教育良知,扣问我们的教育智慧,比如:
孩童们是否还拥有玩耍泥土、亲近自然的机会?
校长们、老师们是否把任下的村小也作为心灵的家园?
课堂上是否经常给学生渗透认识乡村、反哺乡土的人文情怀?
学校是否充分利用了乡村里的教育资源?
学校是否成为乡村文化重构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书成就名师》让我对读书有了一种更新的认识:读书更重要的作用,是给人一种内心的静谧,所谓“读书至乐在宁静”。这正如张云鹰老师所说:“在人潮车阵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中,唯有阅读能让浮躁的内心归于理性与宁静,找到生命的依托。”我们大多数人虽然难以成为“名师”,但能有目的、持续地读书,一定可成为“明师”: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晰学生的需要与困惑,明确教育的旨归与起点……这样,我们才可以成为一枝枝“会思考的芦苇”,而不是一个个只会按程序操作的机器人。
在这种宁静的状态下,我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跨越——写就了“做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的文章,也即是“站得讲台”、“写得文章”、“懂得管理”、“坐得冷凳”。
其实,我一直坚持阅读的,是第六类书籍——教育报刊类,比如《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学校期末检查读书笔记时,看到我厚厚的两个报纸剪贴本上,还勾画着许多红道道时,老师们笑着说我,“是个真读书的,是个读真书的”。
书香飘过2013,宁静守侯2013,收获伴随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