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网络平台在伤口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2014-02-06王莲莲
张 华,王莲莲,丁 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400016)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持续增加,致使压疮、糖尿病足等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对护理人员伤口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伤口治疗师培训周期长(3~6个月)、费用高昂(4~5万元),我国伤口治疗师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尤其是不能满足基层医院伤口护理的需要[1]。普及护理人员伤口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慢性伤口管理的一个方向[2]。然而,如何快速、高效、经济地培训护理人员伤口护理知识及技能仍然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医疗集团内,本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区域性慢性伤口网络平台,培训伤口护理人才,取得了初步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中医疗集团由院本部和3家分院及6家托管医院组成,其中院本部为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获得卫生部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护理建设项目资助单位,3家分院为其直属分院,也是三级甲等医院,6家托管医院为县市级二级医院。区域性网络平台培训对象为医疗集团内的所有自愿上网学习的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慢性伤口平台的构建 院本部慢性伤口护理网络平台由护理部统筹规划,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平台共有伤口/造口治疗师8名,伤口联络员105名(每个护理单元有1~2名),以此为中心构建了包含分院、托管医院在内的“一中心多分枝的区域性伤口护理网络”。
1.2.2平台功能 平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微信公众号,另一部分是网站。微信公众号作为平台的辅助部分,主要负责发布伤口护理相关知识摘要及网站内容的推送新闻等。网站包括8大板块,即首页、专家介绍、培训教育、案例分享、问答、伤口护理工具、敷料选择和新闻动态。平台不仅仅在医疗集团内部使用,公众或非集团内部的医务人员也可通过搜索平台独立域名登录网站注册会员后进行学习。
1.2.3平台管理 平台管理分为3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护理部和网络中心;中层是本院的伤口/造口治疗师;基层是各护理单元伤口/造口小组联络员。护理部负责网络各板块内容审核和发布,网络中心负责网络技术支持。伤口/造口治疗师负责教育培训、案例分享、问答、工具、敷料选择等专业内容的更新及对网络成员学习效果的考核。各护理单元联络员负责将平台主要更新内容下载学习后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
1.2.4平台课程设置 平台培训教育课程包括:伤口护理发展史、伤口基础知识与湿性愈合理论、伤口护理(评估、测量、各种伤口的处理、敷料的选择与应用)、伤口护理新理论、新技术及国际新标准,以满足基层医院不同层次护士的培训需求。授课专家共8名,是院本部已获得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证书护士,均接受过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每年年底,根据院本部伤口发生和治疗情况以及区域内医院的需求设置相关课程,内容经护理部审批后发布,学习方式包括在线学习、下载课件学习或视频听课等。
1.2.5考核模式 医务人员通过注册会员,登录平台进行学习和考核。考核包括学习前考核和学习后考核,学习前考核:会员进入平台,点击课件或视频时,系统自动弹出相应的试题(试题为客观题),学员答题完毕,才能打开课件或视频进行学习。学习后考核:会员学习结束,点击关闭按钮后,系统自动弹出测试题(内容与学习前测试题相同),会员答题完毕,才能关闭当前页面,进行其他操作。
1.2.6效果评价 会员2次答题完毕后,系统将对其学习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学习者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自行决定是否需要重修相应内容。微信平台推送知识后,系统后台自动统计送达人数、原文阅读率、图文转发率等。护理部通过后台提取系统自动汇总统计的数据,评价:(1)各版块内容的适用性,以参与人数、参与率以及微信图文转化率为评价标准,作为调整培训内容的依据;(2)注册会员学习效果,以学习前后考核成绩为依据。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参加培训人数采用描述性统计,对学员考核成绩采用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通过网站平台学习情况 区域性伤口护理网站开通3个月来(2014年4~6月),有383名护士浏览网站并参与学习,不同课程参与情况见表1。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结果见表2。
表1 不同课程的参与情况
表2 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情况
2.2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情况 有931名护士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发布伤口护理知识共4期,包括压疮的分期及综合预防(图1)、失禁性皮炎的护理等。4期知识共送达2 731人,图文阅读人数达3 064人,共阅读4 345次,平均每期阅读达1 086.25次,4期图文转发率达到472.18%,平均每期转发率为118.05%。从人员关注情况看,微信平台较网站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A:压疮的分期;B:压疮的综合预防。
图1慢性伤口护理微信平台截图
3 讨 论
3.1区域性慢性伤口平台提高培训效率 区域性慢性伤口网络平台发布的伤口护理知识,护理部并未做强制学习要求,但是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网站平台及微信公众号推送3个月后,共有383名护士浏览网站并参与学习。课程选择显示:学员对伤口基础知识和伤口护理比较感兴趣,参加培训人数分别为112人和103人。学员对伤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合格率从学习前的17.8%上升到学习后的80.7%。说明学员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高了学习效率。微信关注度高:(1)人数达931人,从阅读总人数(3 064人)和总次数(4 345次)来看,说明许多人不只阅读1次;(2)4期图文转发率达到472.18%,平均每期转发率达到118.05%,说明微信成员也乐意分享所阅读的知识。
3.2 区域性慢性伤口平台优势 目前国内伤口护理培训较单一,主要是以专科护士培训方式为主,但培训主要是单向沟通,且每次培训人数受限,费用昂贵,因此不利于伤口护理知识的推广,对广大基层医疗机构覆盖不足[3-4]。国内外文献证实,网络培训与面授形式相比,具有教学时空的延续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学手段的互换性、教学媒体的集成性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等特点[5-6]。网络培训系统改善了目前国内培训方式的不足,构建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学互动[7]。护士只需登录伤口护理网络系统,就能参与课程培训,查看各种图片,学习标准操作流程等。灵活的学习和考核方式,有利于调动护士的学习兴趣[8]。此外,由于平台设置了独立域名,向公众开放,其他非本医疗集团内部的医护人员也可以登录进行自主学习。医疗集团利用网
络平台系统,在3个月时间内培训了383名护士,关注微信的护理人员达931人,依靠传统方法是无法实现的,这说明网络平台培训伤口护理人员,不受地域和时间的影响,降低了培训成本,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培训方法。
3.3网络培训的未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云技术的出现,使得远程培训方法更加多样化。目前,在网络非常流行的Mocco、iTunesU、播客等远程培训方式方兴未艾,极大地方便了公众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许多专业人士已经或正在尝试通过网络培训医护人员,如谌永毅等[9]探讨伤口/造口横向与纵向网络化的构建和完善,规范了人才的培养;袁宝芳[10]将博客应用于造口护理健康教育。虽然,由于医学的专业特性,通过网络方式,非强制性培训伤口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模式尚未获得广泛应用,但是随着E-health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网络平台培训慢性伤口护理人员的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3.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由于研究阶段的限制,区域性网络平台在伤口护理培训中虽然初见成效,在后期研究中,将把重点放在平台长期使用效果的追踪分析中,以期收集更好数据,对平台在伤口护理培训及其他方面的使用情况进行不断完善,使之能达到物尽其用。
[1]吴阿尼.特色伤口专科护理网络的建立[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9):16-17.
[2]杨慧,刘晓燕,廖灯彬.关于伤口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探讨[J].华西医学,2010,25(4):790-792.
[3]田京京,张立力.护理网络教学与教学模式的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3):134-136.
[4]徐双燕,王惠琴,兰美娟,等.远程网络教育系统在基层医院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9):881-882.
[5]朱霞,徐彩娟.网络培训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及专科理论水平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10):831-833.
[6]Field B.An exploration of four web based open and f lexis le learning mode les in pose-registration nu rise eddo action[J].Int J Nurs Stud,2004,41(7):411-424.
[7]Cho SH,Hwang JH,Kim J.Nurse staffing and patient mortalit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J].Nurs Res,2008,57(6):322-330.
[8]孙婷,沈国丽,来鸣.分层培训在护理人员在职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6):520-522.
[9]谌永毅,刘翔宇,陈玉盘,等.造口伤口护理网络化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9):13-15.
[10]袁宝芳.博客在造口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7):54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