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资本干预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4-02-06孙敬娜

职教通讯 2014年20期
关键词:归因效能个体

孙敬娜

鼓励大学生创业,是实现青年人生价值、拓宽社会就业途径、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知人群、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党中央历来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同时,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学生创业行为,一方面,抱以期许,希望涌现出中国的比尔盖茨、乔布斯;另一方面,态度谨慎,担心象牙塔里走出的青年经受不住社会的磨砺。

从国内外新创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创立人的个人素质是关系企业前景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国内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市场机遇、知识储备、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技能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研究仍有不足。随着现代心理学、管理经济学的发展,心理资本的概念被提出,成为企业除了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以外的第四大资本,并得到广泛重视。从社会实践看,由于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心理资本对其创业行为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心理资本干预角度,对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开发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并期望能够对大学生顺利创业有所裨益。

一、心理资本的要素与内涵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由经济学、社会学和投资学领域发展而来,通过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得到发扬与实践。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管理学家、应用心理学家路桑斯(Luthans,F)在多年研究实践基础上提出心理资本定义:心理资本是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体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发和投资进行干预、进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它包括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self-efficacy、optimism、hope and resiliency)等四方面维度。

具体来讲,“自我效能”是个体在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自身潜能的充分认可,并由此激发个体调动资源去成功实施某一活动的强大信念,是个体自信的表现。“乐观”超越了生活语境里赋予的含义,它不仅指个体对预期的积极心态,更是指向个体对事物的解释与归因方式,即当积极事件发生时,个体将其归因为自身持久的并带有普遍意义的原因,而当消极事件出现时,个体将其归因为外在短暂的并且是由特殊情境因素导致的,这种归因风格就是乐观的,有助于个体保持积极的内心能量。“希望”有别于生活用语中的含义,它是指个体在目标设立与为之努力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具有高希望的个体,在设立目标时,会自发调动内在的驱动力,在努力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持久的动力。“韧性”指个体在逆境、冲突和困难情境下所具有的快速回弹与恢复的能力,以及在顺境、和谐和有利环境中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韧性具有可塑性,个体的成长、成熟与成功,必定是韧性不断经受考验、不断被开发的过程。

目前,心理资本理论已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与认可。2010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将主题确定为“发展心理资本、完善EAP服务、创建和谐进取的组织文化”,昭示着心理资本时代的到来。在工商界,越来越多的企业启动EAP服务(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它是通过对积极的心理资本的管理,解决员工在社会、心理、管理、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最终达到发掘员工潜能、提高工作满意度、提升工作绩效和个体工作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心理资本干预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实践表明,在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上施以心理资本干预措施,能对个体的工作动机、态度、方式、强度与持久力等因素形成有效影响。借鉴该经验,将心理资本干预的理论与方法用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开发,那么,可以使自我效能成为创业潜能的激发器、乐观成为创业心态的调适器、希望成为创业目标的驱动力、韧性成为创业意志的脊梁柱,从而在心理上为创业设立支持系统。

(一)自我效能干预作用

自我效能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是成功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心理变量。班杜拉认为,在动机的各种机制中,个人效能信念处于核心地位,效能信念是行动的重要基础。自我效能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追求成功的努力程度、面临障碍和失败时的坚韧性,它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进行开发:(1)拥有以往的成功经验或实现绩效。这是形成自我效能信念的最有力的潜在因素,是直接与成功相关的信息;(2)替代经验,即他人经验或榜样作用。榜样与个体越相近,与要完成的工作的关联性越大,对观察者效能形成过程的影响就越大;(3)言语说服。具有一定权威和有能力的人说服个体使其认为自己具有完成一项特定工作“所要求的实力”时,个体关于自我效能的信念就可以获得加强;(4)生理和心理唤醒。生理和心理上的良好状态所提供的积极信息,有助于唤醒个体的效能感。[1]

(二)乐观干预作用

乐观者把不好的结果归结为暂时的原因,而把好的结果归结到持久的原因。在心理资本理论中,乐观被认为是最现实的构建,它指导个体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加强自我效能和希望。乐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开发:(1)宽容过去。能正视过去的挫折、接受过去的错误,从而重新认识工作的目标,提高目标的预期;(2)欣赏现在。能够真实准确地认清当前的形势,感激和满足当前生活中具有积极性的一面,并激发努力工作的自觉性,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3)积极地面对未来。乐观地看待未来的不确定性,并将其视为取得进步、创造成绩的机会所在。

(三)希望干预作用

路桑斯认为,希望是指一种基于代理(或目标导向的测定)和路径(或实现目标的计划)两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积极机动状态。希望是由个体内在需求而激发的一种驱动力,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就会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这时活动的动机便会产生,从而激发以希望达成为目标的行动,遵循着“需求—动机—驱动力—行为”的产生发展过程。希望干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开发:(1)设置科学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和事物规律,设定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若目标过高,会打击个体信心;若目标过低,可能会令个体对自身能力产生错误的认识;(2)制定合理计划。目标设定之后,能够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完成的重点工作和拟执行的任务;(3)明确激励措施。可以设置完成目标的步骤,完成阶段任务后,给予一定的奖励;若未能如期完成,给予相应的惩罚,通过奖优罚劣形成内在的驱动力。

(四)韧性干预作用

韧性是指克服逆境和化解危机的能力、耐受压力和良好适应的能力以及从创伤中复原的能力。韧性通过三种反应机制作用于个体心理资本:(1)免疫机制。个体过去成功的学习经验,能使个体在面对危机时有效地化解危机;(2)补偿机制。个体的人格特质或环境资源在遭遇危机时能够协助个体,使个体尽量避免危机产生的影响;(3)挑战机制。正面危机带来的挑战,将危机化为积极影响因素,使个体的心理品质得以强化,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个体的危机事件处理中,以上三种机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交互出现,或者在危机事件的不同阶段依次出现。

三、心理资本干预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开发策略

路桑斯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包含树立希望、培养乐观精神、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恢复力等四种心理资本干预措施,为实践提供了明确可靠的思路。本文以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为蓝本,在充分考查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创业实际,提出以下心理资本干预的策略。

(一)开发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提高创业自信心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树立强大的信心,对大学生创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大学生个体在青春后期面临一项重要的心理成长课题,即完成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包括客观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自我悦纳。对自身素质潜能、目标动机、气质性格、资源资本等因素清醒而全面的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自我的积极悦纳,是大学生创业之路的根基。对创业大学生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以从三方面着手:(1)替代学习。对于没有创业经验的大学生,以创业成功榜样为中介的替代性经验学习,是形成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当看到与自己情况非常类似的人在创业中取得成功的案例,大学生能够获得相信自己会成功的自信。因此,在大学生自我效能干预过程中,可以通过邀请创业成功的杰出校友、优秀企业家等人士来校演讲交流,用他们生动的创业经历感召创业大学生建立自信心;(2)积累成功经验。学校可以通过引进创业培训项目、举办创业大赛、组建创业孵化基地等方法,为大学生提供历练的机会,使创业大学生从中积累创业经验,收获一个个“小成功”,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自我效能感;(3)建立积极反馈机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计划和创业孵化项目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支持,并尽量聘请有创业经验的权威人士对创业大学生进行指点,充分发挥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增强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创业大学生的乐观心态,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

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风格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创业大学生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困难甚至创业结果的失败,能够采用积极的归因风格,是成功应对挫折与失败的必要基础。对创业大学生进行乐观干预,要从心态培育和能力训练两方面着手:(1)培育积极乐观的心态。宽容过去,学会接受自己过去的错误和失败;欣赏现在,对生活赋予的积极事物心存感激;憧憬未来,将未来各种不确定性视为发展和进步的空间,不畏首畏尾,相信通过努力会创造更好的成绩;(2)训练积极的归因能力。通过学校创业心理辅导和个人自修等方式,学会并熟练掌握积极归因的技能。当创业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打击时,采用原因陈述比照的方法,将导致挫折和失败的原因一一列出,找出问题的本质,将消极的、持久的归因转化为积极的、暂时性的归因,突出不稳定性因素是导致不利情形产生的重要诱因,从而提升创业大学生对于创业结果的乐观预期。

(三)塑造创业大学生的希望意识,形成美好愿景

在复杂的创业环境和艰难的创业道路上,创业大学生最初的创业激情和美好的希望会面临现实的考验。对创业大学生进行希望干预有三个要点:(1)设立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基于外在压力而形成的驱动力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而基于自身需要而形成的内驱力具有持久的激励效果;(2)分步实施目标。将长远的、宏伟的目标分成近期的、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在每完成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效能感,使希望得以保持;(3)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个体的行为是刺激——反应的结果,对恰当的行为给予正面的奖励,会促使恰当行为的再次发生,并形成示范效应。

(四)强化创业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能够正确看待挫折

创业大学生比一般同学更容易经历磨难和考验,在心理资本理论中,将困难和挫折等因素称为危害因素,并且,认为危害因素是促进成长的机会,在给人以打击的同时,也能使人奋进、成熟,并从中得到锻炼。对创业大学生进行韧性干预,最重要的是转变认知方式,要求创业大学生加强自身应对困难的耐受能力,转变思维方式,把困难当做成长的历练,帮助自身减少对于危害因素的恐惧感,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挑战。同时,还可以采取相应策略对困难因素进行管理:(1)危险中心策略,即减少可能增加不期望的结果的刺激,从而降低心理受冲击程度;(2)资源中心策略,即强调和增加能够带来积极结果、不会导致危险情境的各种资源,从而提高自信心;(3)过程中心策略,即统筹各种有利因素,满足抵御危机的需求,最终寻找到战胜困难的途径。

心理资本的厚度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创设企业的成长空间,而通过积极合理的心理资本干预,可以强化个体的自我效能、乐观意识、希望意识和坚韧程度,从而弥补个体心理资本的不足。在高校开展心理资本干预服务,强化创业大学生心理素质,必将为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发挥出重要作用。

[1][美]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3-161.

猜你喜欢

归因效能个体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