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从“课文”走向“课程”

2014-02-06王祥连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8期
关键词:王冕学段文本

王祥连

(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江苏 南京 211200)

阅读教学应该基于文本阅读,但阅读教学目标不应该只是指向文本的阅读,而是依托文本并通过文本阅读的教学实现语文课程的目标。

当下,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是缺乏课程意识。两只眼睛都盯着眼前独立的文本(一篇篇课文),却没有留一眼睛关注课程。只有当前的视角,没有九年一贯的乃至学生终生的、长远的、发展性的课程视野。一篇课文的教学就是孤零零的一篇课文的教学,没有把它放在整个语文课程范畴来权衡,没有凸显其年段特点与学段目标;没有形成目标的连贯体系,是零碎与散乱的,没有串成语文课程目标的珍珠链。这样相对孤立的一篇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无法形成整体的合力,最终语文课程目标难以有序而完整地实现。

走向课程化的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应当有这样的考量:这篇课文可以承载哪些语文知识能力的习得与语文素养的发展;哪些是这个年段(学段)学生重点掌握与培养的,要达到什么程度;哪些虽然是这篇课文可以体现与承载的目标与内容,但并不适宜这个年段(学段)学生学习,是另一个学段需要重点学习、掌握的,不需要在当下学习……如此,从宏观的、长远的“课程视角”给予恰当的考量、定位、选择与取舍,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由于教学的重复、浪费、缺位和错位等造成的低效状况。

如果说,阅读教学目标基于文本,注重体现文本独特的个体价值,这无疑是需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正如前面所述,须从课程视野来考量、定位、选择与取舍,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课程化。因此,仔细与深入钻研文本,解读出富有个性的、能够体现文本独特价值的阅读教学目标还只是第一步,进一步要做的是对教学目标进行课程化的界定与选择,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教,有所不教”——这应当是课程化阅读教学目标设立的一个基本原则。那么,阅读教学如何从文本化走向课程化呢?

一、重视研究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及“学段目标与内容”用专门的章节表述得非常具体、明确与清晰。四个学段,每一学段重点学习什么,达到什么程度,分门别类(分“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表述相当具体。只是,由于我们缺乏课程意识,忽视了年段特点,往往仅仅就文本教文本;不曾“瞻前顾后”,不重视研究与落实“课标”的目标要求。如此缺乏课程化的教学,造成了很多知识教学的重复、缺位、越位,甚至错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如,现实中一个“比喻”(打比方)的知识点,从一年级到九年级,没有明显的目标与知识的层次之分。教学中大同小异,都是判断是不是比喻句,即把什么比作什么之类。那么,回到“课程”(课程化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四个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又应该如何落实呢?

第一学段(1—2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落实课程要求,这一学段有关知识教学要求定位重在“了解”与“积累”,了解这个“比喻”(打比方)的句子是什么意思,积累“好像”“仿佛”等比喻词即可。至于,“比喻”(打比方)这样的术语概念等根本无须教授,因为这些不是(也不适合)这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如果学生在写话时能自然地用上“好像”“仿佛”这类词语则更好,给予鼓励。这一知识的教学在这一学段仅是开始,只需达到这样的程度,但这一知识的教学远未结束,后面还有发展性的后续教学目标、内容与过程。

第二学段(3—4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落实课程要求,这一学段相关知识教学要求是“理解”与“体会”(表达情意的作用)。“理解”的要求比“了解”要深,不只是内容上的理解,还要“体会表达情意的作用”——进一步的要求是体会这一运用比喻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意?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中这句: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一关键句的教学,我们除了理解其基本意思(桂花纷纷落下来,“我”感觉就像下雨一样)之外,还要落实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把“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满头满身”想象(比喻)成“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样好不好,你体会当时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学生体味想象的奇妙,感受作者当时的快乐、兴奋,其实也就体会到了这一句子“表达情意的作用”!

第三学段(5—6年级):“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落实课程要求,这一学段相关知识教学则要求定位重在“推想”“辨别”“体会”(其表达效果),此时的要求不是“理解”,而是“推想”。“推想”主要靠学生自己揣摩,所以前面提到“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特别提出了“自己的积累”。第一学段重在“积累”,第二学段重在“理解”,有了第一二学段的“积累”与“理解”,到了第三学段才有学生自我“推想”的基础与要求,这就是知识教学的层次性、发展性,所谓“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课标”语)再者,在“推想”这一要求之后,明确提出“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比之前的第一学段“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要高得多,而且之后提出的“体会其表达效果”中的“表达效果”,比第二学段的“体会表达情意的作用”中的“表达情意”外延上要更宽,不只是局限于“情意”这一维度方面的体会了!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中的中心句: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这一关键句的教学,根据第三学段的相关要求,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内容(第2段:夏洛蒂不幸的童年及艰难地谋生;第3段:夏洛蒂寄诗稿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骚塞所遭受的冷酷讥讽;第4段:夏洛蒂节衣缩食出版诗集仅卖出两本的沉重打击;第5—7段:夏洛蒂改写小说,艰苦创作《简·爱》获得成功。)来理解这句话的内涵,而且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积累(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花有什么特点?可能遭受哪些艰难困苦……)甚至还可以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傲放”一词蕴含的感情色彩,为什么用“傲放”不用“开放”?为什么比作“仙人掌花”,不比作“玫瑰花”……如此,学生就能深入体会“其表达效果”,从而比较到位地落实了这一学段的关键词句的教学目标。

第四学段(7—9年级):“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不难看出,由第三学段的“推想”提高到“推敲”,并明确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根据这一学段要求,教师可以随文教授有关“比喻”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等修辞知识,并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及文章主旨等细细推敲、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就是九年一贯整体规划思想,即课程化教学思维。由此看来,切实落实好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避免阅读教学纯文本化造成的教学目标的重复、越位、错位等不良情况,实现阅读教学文本化与课程化有机统合是多么重要啊!

二、“有所为,有所不为”:落实“学段目标与内容”到位而不越位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节选自吴敬梓的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课文第5段对雨后美景作了具体精彩的描写。很多教师在教学这段时,希望学生认识到写景与写人的统一,总是不停地追问:为什么作者要花这么多笔墨来写景?

我听到很多节公开课,学生无一例外地回答:写这段美景是为了具体说明王冕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所陶醉,因为后面一句说“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这样王冕才想到学画荷花的,是为后面“王冕画荷”的故事情节作铺垫。而我们的教师则总是穷追不舍:那为什么要写荷花呢?学生答:因为书上说“正值黄梅时节”,正好是荷花开放的时候啊!

教师远未满意,不达目的不罢休地追问:这段景物描写除了为过渡到下面情节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写景为的是写人,再想想王冕与荷花有什么共同之处?每当问到此处,课堂陷入一片沉寂,学生往往什么也讲不出来了。教师只好自说自话(或出示早已准备好的相关资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是君子的象征。所以,荷花就代表了王冕,写荷花是突出王冕的精神与品格。有的教师还进一步介绍:王冕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的少有的几个正面人物之一(有的说是“唯一”),被作者称赞为“儒林楷模,学者典范”,其他的都是一些灵魂扭曲、腐化堕落的糟糕的读书人,所以王冕就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每当此时,我观察到学生往往还是一脸惘然,不知教师一番所云何所用意。

教师在课堂上为何不遗余力地如此深挖呢?因为这是教者对文本“深度”解读的“成果”,是教者认为的这篇课文特别典型的语文知识,是教者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然而,教者缺少了课程的意识与视野,只是做了文本化的语文知识解读与教学,而没有做课程化的教学定位与取舍。这是造成教师在这一教学中“越位”的原因,也是造成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浪费、高耗低效的原因之一。

作为第三学段的这一课文,其相关知识的“学段目标与内容”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够联系下文,体悟到这段具体的景物描写是交代“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的原因,是为后面王冕学画荷花的故事情节打基础,其实这就达到了“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的要求。至于“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一要求,我们或许更应该确定——“课文通过‘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这两个典型事例,并通过人物代表性的语言、神情、行动、心理描写等刻画、塑造人物”这一知识,作为本文最基本的表达方法,并重点学习、体悟。而这段写景的语段,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也不应该是掌握“象征”的手法、体会荷花的寓意,而应该是在了解这段为上下文所起的衔接过渡的作用外,重点学习、体会作者是如何写景的?这段景物描写何以写得这么美、这么生动、这么有层次?哪些词语运用得特别好?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意义,应该是第四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一来是因为周敦颐的《爱莲说》到了初中才学到,学生才有相关积累。更主要的是因为第四学段才有这样的目标:“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教者一厢情愿、人为地超越学生的年段学习能力和课程的“学段目标”,拔高对学生的要求,定是得不偿失的。

再如,“默读”教学要求,不同学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课标”上写得非常具体、清楚明确: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学习默读”;第二学段的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三学段的要求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四学段的要求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但是,现实中的课堂上,往往所有年级的要求都大致局限于“不出声、不指读”这一个层面,特别是到了第三学段,很多课堂根本没有去落实“默读有一定的速度”的要求。

“写字”也是如此,到了第三学段,“课标”提出“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三个学段的阅读教学中的写字指导还是差不多的要求,皆是分辨字形,注重指导一笔一画的写法,侧重于“写正确”这一要求,而第三学段的“有一定的速度”的目标与要求远未得到重视与落实。其实,苏教版课本在六年级课文后面提供的“生字描红”的范字已是行楷,正是考虑到“有一定的速度”的书写要求。但很多课堂上还是当作正楷指导,实际的要求与第一、二学段同。

综上所述,只有扎扎实实地真正落实好每一学段的目标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每一学段重点要学习与掌握的语文知识(能力)落实到位而不越位、缺位或错位,这才是真正实现了从文本走向课程的教学,实现了文本化与课程化的有机统合;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观;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会是真正有效且富有课程品质的语文教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语文[M].第8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62.

[3]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语文[M].第8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48.

[4]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语文[M].第8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95,99.

猜你喜欢

王冕学段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王冕学画
王冕画荷花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王冕 墨梅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