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

2014-02-06朱晓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定喘平喘汤加减

朱晓红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老年病区,洛阳 471003)

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

朱晓红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老年病区,洛阳 471003)

目的 探讨定喘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46例。对照组予脱离变应原、化痰、扩张支气管、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定喘汤加减治疗,均治疗14天。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喘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支气管哮喘;定喘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的病理及生理变化是以持续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以上病理变化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本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本病西医治疗主要以支气管扩张剂、化痰平喘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但副作用较大,本研究通过应用定喘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92例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15~65岁,平均(41.53±7.61)岁;病程3个月至9年,平均(4.82±1.70)年,病情分度:轻度患者21例,中度患者18例,重度患者7例。治疗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16~67岁,平均(42.06±6.98)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5.03±1.59)年;轻度患者22例,中度患者16例,重度患者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中医诊断证属热哮证者:症状及舌脉:患者喉中哮鸣有声,气粗息涌,呛咳阵作,胸闷胁胀,咳痰呈黄色,痰粘难吐,汗出,烦闷不安,伴有面赤,口苦,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内科学》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有反复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多由接触变应原、运动、冷空气及其他物理化学性刺激发病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症状不明显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1],并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可确诊。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脱离变应原、化痰、扩张支气管、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定喘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麻黄12g、杏仁20g、款冬花15g、白果12g、清半夏12g、桑白皮20g、苏子15g、黄芩10g、甘草6g。痰涌喘息甚者加葶苈子;大便干者加大黄、芒硝;兼气虚者加黄芪。每日一剂,水煎适量,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4天,治疗后观察治疗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2]临床控制:患者哮鸣音、喘息及咳嗽消失,夜间能安稳入睡;显效:患者哮鸣音、喘息及咳嗽明显减少,夜间能入睡,但时有发作一次;好转:患者哮鸣音减少,喘息仍有,夜间常发作;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好转。

2.2 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 [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3]。目前支气管哮喘西医主要是以抗炎、抗过敏、化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只是一时之效[4]。

中医学无支气管哮喘之名,本病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内经》中虽然无哮病病名,但有“喘鸣”之名,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金匮要略》中称本病为“上气”,从病理上责之于伏痰。因此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到诱因或外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气道挛急导致发作性痰鸣气喘性疾病。哮喘患者因素体痰盛,复感风寒,肺气壅闭,不得宣降所发,若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另外寒痰冷哮久郁可化热,尤其在感受外邪引发时,更易如此,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定喘汤宣肺祛邪,祛痰平喘,获效才能更为理想[5]。定喘汤出自《摄生众妙方》,方中麻黄、杏仁为君药,麻黄宣肺定喘,又能解表,杏仁降逆平喘,两药合用共达宣肺化痰定喘之功;臣以桑白皮、黄芩止咳平喘而清肺热,桑白皮宣肺降逆,黄芩清化热痰,使表解热清,可去除致病之因,半夏、苏子、款冬花可降气平喘,止咳化痰,与麻黄、杏仁配伍,可增强宣肺化痰平喘之功;佐以白果敛肺平喘,化痰去浊,还可防麻黄过于耗散;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本方诸药共用共奏宣降肺气,化痰平喘,清热解表之功,使肺气宣畅,痰热内除,则喘咳自安。因此本次应用定喘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1]唐立伟,冯蕊,马桂芬,等.改良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8):1130-1132.

[2]邹萍.自拟定喘汤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发作9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0):784.

[3]杜丽娟,李风森.定喘汤加味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新疆中医药,2009,27(5):6-7.

[4]李经杭.定喘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78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0(2):222.

[5]马菁.定喘汤为主治疗发作期支气管哮喘43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894.

滑脉

滑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指脉搏往来流利度增加。

滑脉之指感为流利感,古籍中的比喻方式有“替替然”“累累然”“如按珠子”“如水之流”“如珠”“如转珠”“如贯珠”“如珠动”“流利如珠”“如盘走珠”“滑体如珠中有力”“荷上水珠”“似累珠”“应指圆滑如珠”“如珠之斡旋”。滑脉的比喻方式有很多,但不外乎“圆”“滚”的形象,都可以参照帮助说明滑脉的性质和指下的感觉。

滑脉是纲领脉。只以脉象的流利程度而言,较正常脉象为流利即可构成不同程度的滑脉,不应当含有其他因素。在滑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构成各种滑脉类派生衍化有脉象,滑脉的兼脉较多,有浮滑、沉滑、滑缓、滑数、滑疾、滑短、弦滑、滑大、滑浮大、滑浮散、浮细滑、浮紧滑、浮滑疾紧、浮滑数疾。

滑脉可出现于平脉,主痰饮,主宿食,主阳病,主阴有余,主血盛,主气盛,主风病,胎产脉等。概括起来,气血充盛、气盛风病、实热阳证、痰饮宿食、水湿邪盛、阴有余、养胎均可导致流利度增加。

——摘自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杨杰主编《中医脉学》

10.3969/j.issn.1672-2779.2014.12.031

1672-2779(2014)-12-0047-02

苏 玲 本文校对:马爱萍

2014-02-10)

猜你喜欢

定喘平喘汤加减
Ganoderma lucidu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hytochemistry,eff icacy,safety and clinical study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Pingchuan formula (平喘方) improves allergic asthma in mice through inhibiting nuclear factor-kappa B/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止嗽定喘丸与定喘止嗽丸有何区别
千年古方三拗汤,止咳、化痰、平喘
地龙生姜平喘
我家秘方
白果治疗肺结核
巧食蜂蜜南瓜治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