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刘家拳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初探

2014-02-06王晓辉

武术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少林寺少林火烧

王晓辉 韩 涛

(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体育部,广东 中山 528400;2.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北京 101318)

康熙时期“火烧少林寺”出自天地会的一本《会簿》,里面所记载的“西鲁故事”就是“火烧少林寺”,这一《会簿》的发现、“西鲁故事”的记载引起了中国历史学界的学者们广泛关注,对它的研究和讨论一度出现过三次历史性高潮,最近时期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的罗炤《香花僧秘典》的发现,更把对天地会、南少林的研究和争论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潮。然而这则故事也成为了广东武术起源的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标志,广东武术界的学者们认为“火烧少林寺”这则故事与广东武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又非常少,没有有说服力的证据。所以,广东大多数习武者对真实的南少林认识比较模糊,因此,从历史上的南少林角度去研究广东武术各个拳派的起源、沿革,将对广东武术的研究更有深刻的价值和全新的认识。

1 南少林与广东刘家拳

关于少林寺,在“《少林拳术秘诀》中记载:‘斯时国内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1],闽中少林寺就是人们口中的南少林,康熙“火烧少林寺”之少林,也是现今寺址存在争议的少林寺。然而经过历史界学者们长期不断的研究和考证,基本观点认为南少林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是实体南少林,有“南少林之誉”的仙游九座寺、“文武同修”的东山苦菜寺等;二是虚体南少林,一座并不存在,特殊语境中的“南少林”,以云霄的高溪庙、长林寺为代表。而后者的“南少林”与天地会、广东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学术界,如曾昭胜、黄鉴衡等编著的《广东武术史》、周文超编著的《广东南拳》、黄鉴衡编著的《粤海武林春秋》、李城编著的《武术大全》、李湘远等《试论岭南文化对广东南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等著作和文章中或多或少提到“少林”、“僧人”、“和尚”等等,但以上研究中对南少林的论述却很少,对拳种流派传人的考证中多采用“相传”字眼,而把广东武术和南少林放在一起做深入研究的,只有程大力等所做的《南少林、天地会与闽、粤、川武术渊源》、王伯余等的《南少林太祖拳与广东洪拳渊源关系探讨》两篇文章对其有较深入的探讨。

然而民间很多版本都认为:明末清初,福建少林寺为天地会众聚集之地,康熙下令火烧少林寺,之后少林高僧四处逃难,隐居他乡,传技与民间,其中以洪熙官、刘三眼、蔡九仪、李式开、莫清矫等五位少林弟子为代表人物,这就是广东武术界常说的早期“少林五祖”,也是五大名拳发端,其刘三眼就是普遍认为的刘家拳创始人。此处广东民间传说的“火烧少林寺”,虽与天地会《会簿》里记载的“西鲁故事”略有出入,但都指同一件事“康熙皇帝忘恩负义,杀了立功的少林和尚,火烧了少林寺”。然而很多历史学者已经认定“火烧少林寺”这一说法并不属实,在林荫生等《清廷火烧少林寺新辨》一文,文中指出:“另据《古来寺志》载:清康熙三年(1664),郑成功之子郑经率军从铜山撤往台湾,清福建总督李率泰大队舟师攻入铜山,杀民一万余人,逼逐全岛三四万百姓迁界入漳州、潮州内地,岛上寺庙皆被焚毁,顿做废墟。此际,不少香花僧与岛民一起抗争而亡,古来寺易于此际时毁废……因此迁界中古来寺、长林寺等寺庙被毁事件应为‘火烧少林寺’传说现实原型之一”[2],同时在周伟良《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一文中也指出“在康、雍、乾三朝材料中,也无少林寺被朝廷焚毁的记录”[3],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可以肯定“火烧少林寺”是一则传说故事。

在本研究看来,刘家拳实则出自“南少林”。程大力等在《南少林、天地会与闽、粤、川武术渊源》一文中提出“‘仙游、东山、云霄、诏安等地的所谓南少林,实际上就是天地会’”,“‘……天地会的旗帜与号召,天地会就是南少林,它并不是实际存在的某个具体寺庙……’”[1],程大力等学者这样的提法是很中肯的,虽然仙游九座山太平禅院(九座寺)有“南少林之誉”、东山苦菜寺“文武同修”,以致后来与天地会有一定关系的“古来寺”、“长林寺”,即便它们在当地颇具影响,但他们只能是山里的一座寺庙,与民间人们口口相传的南少林相比,它们显然不同,在周伟良《武术文化与会党文化语境中的福建南少林研究》一文中写到:“不少《会簿》……在内部文件的一些诗句、问答中清楚地表现出了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推崇,并将其洪门内的洪拳起源依托于少林。如‘禀进辞’中有句曰:‘三钟五鼓振乾坤,少林寺内响如云。此鼓此钟天地振,留来他日转明君;’又,‘先锋对答’中有句曰:‘问:‘尔有何本领敢来投军?’答:‘……文武全才。’问:‘尔文从何师所教?武从何处所学。’答:‘文从洪花亭先生所教,武从少林寺所学。’……[4]”,从中我们明显看到想加入天地会必须得回答,自己“文武全才”,“武从少林寺所学”,等话语,所以,“南少林”在一定意义上是被天地会的会众喊出来的,会众遍布哪里,“南少林”喊到哪里。

“南少林”只能是少林与天地会的综合产物,周伟良的《武术文化与会党文化语境中的福建南少林研究》一文中说:“近代以来民间习武群体中所谓的福建南少林是武术文化与会党文化长期共同氤氲催生的一个文化概念……这一语境中的福建南少林不是一个具有确切地址的实指寺院”[4]。既然如此,广东刘姓家族中习练刘家拳的某人加入天地会或者该拳由天地会创出后随着天地会的传播,迅速得到发展也是有可能的。

刘家拳形成于清朝中叶(约公元1727—1820年),现主要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其说法一直有三种:一说是北江刘生所授;一说为刘三眼所传;一说是刘青山所创,但均无可信资料记载。在程大力等《南少林、天地会与闽、粤、川武术渊源》一文中述:“刘家拳的始祖,传说有几个人,其中有一个名刘三眼……据民间传说,他曾到少林寺学武,棍术最为了得”[1],同样在香港的“日报新闻”电子版中一段采访记述:“我们手棍系刘家棍,传自刘三眼,我宗师在北池村同一个名叫和尚黑电师的师傅学棍,所以亦可叫(北池棍)......”[5],在以上两条资料中,均指向刘三眼、刘家棍,结合前面论述来看,刘三眼所学少林寺,想必就是天地会。

2 清朝的天地会与广东刘家拳

清朝初期是朝廷欺压百姓、农民起义、秘密结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前奏时期,尤其在闽粤等沿海区这一矛盾更为突出,正是在这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丰富的搏斗、技击内涵的武术被农民起义、秘密结社等组织所用、所创,从而孕育了像刘家拳等一大批现今具有非物质文化特性的民族宝贵遗产。

清廷政治上的腐朽统治、经济上的残酷压榨、清政府野蛮残暴的迁界禁海、使广东沿海人民强烈的反抗起义,社会矛盾激化虽然没有处于最激烈的阶段,但是从康熙年间(1661年)至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的“天地会大白于世”,大约100年的时间里,天地会的秘密传播和活动已经在闽、台、粤等地区相当成熟和活跃。这在《简明广东史》一书中也有记录:“林爽文起义失败后……广东饶平、海阳、普宁等县的天地会会员也屡遭搜捕。”[6],充分说明了乾隆年间天地会大白于世”前,广东等地已经有天地会的组织和会员存在,也说明在这个大概的时间范围内,刘家拳已经得以形成并广泛流传,就刘家拳始祖何时何地加入天地会而传拳于会,我们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证据,但是,此段时期天地会组织早已成熟,传播范围较广,可想而知对于一个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秘密武装组织,除了日夜操练拳脚外,必定也在不断地研究创编武术拳械,使之更有利战场厮杀,所以,从清朝时期中后期的社会背景看,“南少林”、“天地会”充分推动了刘家拳的发展。

3 反清复明的洪拳与刘家拳

广东五大拳派之首的洪拳,在广东流行甚广,传说也与南少林有莫大关系,然而对于洪拳的起源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清朝时期少林的洪熙官所创,如成伟民在《对广东洪拳的探索》一文中说:“洪拳是广东省五大拳类之一……福建泉洲洪熙,字文汉,号孔臣,是福建少林寺著名的和尚至善禅师的弟子……洪熙原茶叶商人,原名洪禧,来广州后人称熙官……”[7],周至譓在《岭南洪拳》一文中说:“……岭南洪拳传自洪熙官。洪熙官,清朝康熙年间生于福建漳州,幼习少林拳术,是南少林俗家弟子。”[8]等等;另一种观点是天地会传习的一种拳术,如王伯余等《南少林太祖拳与广东洪拳渊源关系探讨》一文说:“广东的洪拳,是洪门会党人‘反清复明’,假托明代‘洪武’的‘洪’字为拳称”[9],程大力等《南少林、天地会与闽、粤、川武术渊源》一文中说:“陈铁笙《少林宗法》的记载更是直接说是‘洪门假托少林传习的一种拳术’,洪门就是天地会,所以洪拳当然就是天地会活动范围内传习的一种拳术……。”[1],在黄鉴衡《粤海武林春秋》一书中也提出:“洪门会练习的拳术,名为‘洪拳’”[10],以上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广东民间的说法较多,直到1989年广东老一辈的武术家对广东武术进行了长达10年的挖掘整理并出版《广东武术史》后,对广东洪拳才有了更新的认识,据《广东武术史》一书载:“洪拳的产生较早,它是由洪门会的秘密组织为了反清复明所推行的一种拳术。”[11],所以,洪拳出自天地会,广东五大名拳当中,洪拳排第一位,刘家拳排第二位,更表明它们之间有一定关系。

刘家拳开始练拳时,采用的是左掌外翻右手成拳,鸡脚步型(虚步)的请拳顶礼的动作,因为此动作与蔡李佛、洪拳里的“弓字伏虎拳”的请拳顶礼动作相同,故本文专门请教了蔡李佛第5代传人潘顺遂师傅得知:蔡李佛的请拳顶礼是与天地会有关系的,左掌立象征“月”,代表“地”,右拳象征“日”,代表天,双手型动作同时向前推出合在一起就是“明”代表“天地”,寓意了“反清复明”、天地会的重要宗旨,还有洪拳拳派又是在天地会普遍传习的一种拳术,所以,这又为刘家拳出自天地会提供了更有利的辅证。

图1 刘家拳请拳顶礼

图2 弓字伏虎拳吊脚见礼

4 结语

综上所述,“火烧少林寺”并不真实,实为天地会出师有名,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和宣传方式,其苗头直指当时的满清政府,因此,“火烧少林寺”与刘家拳拳派的产生没有直接联系,而历史上的南少林寺庙又确实存在,如福建仙游九座山太平禅院(九座寺)、东山苦菜寺、古来寺、长林寺,但这与后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南少林”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后者所谓的“南少林”就是天地会,是一面“天地会”召集人马的旗帜,所以,寺僧创刘家拳拳派的说法并不可信,只可能是广东刘姓家族习练刘家拳的人加入天地会或者该拳派本身就出自天地会,我们对广东刘家拳拳派不管从历史上真实的南少林角度、从清朝中后期社会背景、还是与广东洪拳拳派、蔡李佛拳派的对比分析,均表明该拳派是“反清复明”时代背景下的综合产物与“南少林”有关。

[1]程大力,郭 裔,王小兵.南少林、天地会与闽、粤、川武术渊源[J].中华武术·研究,2012:18-32.

[2]林荫生,徐海涛,孙 宇.清廷火烧少林寺新辨[J].体育文化导刊,2010(04):141.

[3]周伟良.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4(01):71.

[4]周伟良.武术文化与会党文化语境中的福建南少林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6):1-4.

[5]江志强. 南少林蔡莫派阴阳弹箭棍(二)[N/OL].[2011-03-04].http://news.hk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

[6]蒋祖缘,方志钦等.简明广东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390.

[7]成伟民.对广东洪拳的探索[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2):120.

[8]周至譓.岭南洪拳[J].门派(少林篇),2011(5):9.

[9]王伯余,颜雪珍. 南少林太祖拳与广东洪拳渊源关系探讨[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17.

[10]黄鉴衡.粤海武林春秋[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2:55.

[11]曾昭胜等.广东武术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少林寺少林火烧
宋 文彦博 楷书宿少林寺诗拓片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火烧毒品
驴肉火烧
A transition method based on Bezier curve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in cartesian space①
不怕火烧的手帕
“小火烧”成为大产业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
我要去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