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 以福州市普通高校为例

2014-02-05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际契约体育教师

陈 敏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 以福州市普通高校为例

陈 敏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236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契约和工作绩效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中的学校责任以及岗位责任对人际促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任务绩效与心理契约无关,成长与发展、经济与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对工作奉献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工作绩效

1 引言

心理契约在定义和理解雇佣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作为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教师入职后与学校建立的心理契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改变。积极的心理契约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对组织的情感投入、以及对组织的忠诚等;相反,个体心理契约违背或者雇主承诺与员工贡献不具互惠性时,员工的动机和组织承诺就会降低,转为更多的关注心理契约中的交易成分,甚至是离职,最终导致组织利益的损害[1]。因此探讨心理契约与其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丰富心理契约研究和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继而提高组织绩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互惠性是组织与员工交易的核心。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6所高校229名体育教师。共发放问卷229份,实际回收222份,回收率达到96.9%。删除不合格问卷86份,共收集有效问卷136份,有效率为61.2%。

2.2 测量工具

心理契约问卷采用邹循豪编制的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量表,该量表分为二个部分:学校责任和教师责任。编制好的教师心理契约学校责任量表分为三个度:经济与环境责任、人文责任、成长责任;编制好的教师心理契约教师责任量分为四个维度:岗位责任、课外责任、归属责任、社会责任。

采用宋倩编制的高教师工作绩效的问卷。

这两问卷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适用性较广,因此,本研究采用以上两份问卷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的测量工具。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因子分析

3.1.1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学校责任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学校责任问卷23个题目作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KMO值为0.930,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为2 474.275,显著水平为0.000,说明本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1。

表1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学校责任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在因子分析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采用平均正交转换的方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共提取2个因子,分别解释变量为32.839%和30.039%,解释总变异的62.878%。

因子命名参照因素负荷来确定,主要根据因素值高的题项隐含的意义来命名,第一个因素包括13个条目,主要反映高校体育教师渴望学校提供良好的待遇、工作、学习环境,命名为成长与发展责任。第二个因素包括10个条目,主要反映高校体育教师渴望学校提供良好的待遇、工作、学习环境,命名为经济与环境责任。如表2。

表2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学校责任旋转成份矩阵

3.1.2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学校责任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教师责任问卷22个题目作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KMO值为0.912,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为1 781.708,显著水平为0.000,说明本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3。

表3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教师责任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在因子分析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采用平均正交转换的方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共提取3个因子,分别解释变量为28.372%、20.325%和12.002%,解释总变异的60.699%。

因子命名参照因素负荷来确定,主要根据因素值高的题项隐含的意义来命名,第一个因素包括13个条目,命名为岗位责任。第二个因素包括6个条目,命名为课外责任,第三个因素包括5个条目,命名为社会责任。

3.1.3 教师工作绩效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教师责任问卷22个题目作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KMO值为0.928,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为2 368.03,显著水平为0.000,说明本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4。

表4 教师工作绩效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在因子分析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采用平均正交转换的方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共提取3个因子,分别解释变量为30.972%、19.264%和17.630%,解释总变异的67.866%。

因子命名参照因素负荷来确定,主要根据因素值高的题项隐含的意义来命名,第一个因素包括11个条目,命名为人际促进。第二个因素包括6个条目,命名为任务绩效,第三个因素包括5个条目,命名为工作奉献。

3.2 相关分析

工作绩效中人际促进与成长发展、经济与环境、岗位责任相关,即心理契约学校责任和岗位责任对人际任务绩效相关;任务绩效与心理契约中各维度均无关;工作奉献与成长与发展、课外责任、社会责任相关。

3.2.1 心理契约学校责任与社会责任对人际促进的回归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契约学校责任与社会责任联合预测工作绩效中人际促进的23.9%的变异量(校正R2=0.239)。其中经济与环境责任贡献率最大,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423;成长与发展责任次之,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65;社会责任的贡献率最小,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0.058。

3.2.2 成长与发展责任、社会责任、课外责任对工作奉献的回归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契约学校责任与社会责任联合预测工作绩效中人际促进的15.9%的变异量(校正R2=0.159)。其中课外责任贡献率最大,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40;成长与发展责任次之,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94;社会责任的贡献率最小,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0.146。

4 讨论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的相关分析显示,工作绩效中人际促进与成长发展、经济与环境、岗位责任相关,即心理契约学校责任和岗位责任对人际任务绩效相关;任务绩效与心理契约中各维度均无关;工作奉献与成长与发展、课外责任、社会责任相关。在这一点上,与前人的研究是部分一致的[2]。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其不同可能是因为选取的对象不同所致,也可能是因为在本研究中,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之间可能有中介变量或者调节变量在起作用。比如,工作满意度、对组织的忠诚等。

经济与环境责任对人际促进贡献率最大,社会责任的贡献率最小。这可能是由于经济与环境责任主要反映高校体育教师渴望学校提供良好的待遇、工作、学习环境,若教师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与其它科目教师同等的待遇时,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对人际促进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责任即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体育服务。按现阶段体育教师现状可知,体育教师的工作还仅是局限于体育课堂内,少有体育教师将为社会体育服务看作是自己业务水平的必备,以此为自己本职任务之一的体育教师亦是凤毛麟角。成长与发展、课外责任、社会责任对工作奉献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学校是否重视教师的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氛围,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3,4]表明教师对工作满意度提高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教师能否自觉到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指导、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体育服务,关系到对学生树立以及终身体育思想有着密切关系,这也是为全民健身作贡献。

5 小结

(1)工作绩效中人际促进因子与成长发展、经济与环境、岗位责任相关,即心理契约学校责任和岗位责任对人际任务绩效密切相关;任务绩效与心理契约中各维度均无关;工作奉献与成长与发展、课外责任、社会责任相关。这说明心理契约对工作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契约学校责任与社会责任联合预测工作绩效中人际促进的23.9%的变异量(校正R2=0.239)。其中经济与环境责任贡献率最大,成长与发展责任次之,社会责任的贡献率最小。

(3)心理契约学校责任与社会责任联合预测工作绩效中人际促进的15.9%的变异量(校正R2=0.159)。其中课外责任贡献率最大,成长与发展责任次之,社会责任的贡献率最小。

[1] Lisa Schurer Lambert. Promised and Delivered Induc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An Integrated View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ppraisal[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1, 96(4): 695-712.

[2] 邹循豪.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状态关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3] Ans De Vos1, Dirk Buyens, René Schalk. Making sense of a new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psychological contractrelated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the role of work values and locus of contro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 2005, 13(1): 41-52.

[4] Jane Sturges, Neil Conway, David Guest, Andreas Liefooghe. Managing the career deal: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areer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work behavior[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5, 26: 821-838

(责任编辑、校对:孙海祥)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PE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Job Performance by Tak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uzhou as Examples

CHEN M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0, China)

236 Fuzhou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PE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job performance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has certain prediction effect on the college responsibility and post responsibility for promot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ask performan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dication to work have certain prediction effec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E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job performance

G807

A

1009-9115(2014)02-0097-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2.029

2013-08-14

陈敏(1988-),女,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操理论与健身。

猜你喜欢

人际契约体育教师
一纸契约保权益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以契约精神完善商业秩序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