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
2014-02-05孟令仁
孟令仁
吉林市龙潭区铁东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
孟令仁
吉林市龙潭区铁东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能够实施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诊治的124感染性休克手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124例患者实施麻醉处理后,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HR、SpO2明显优于手术前,在运用硝酸甘油对循环系统进行控制时,在实施麻醉时应用芬太尼能够对患者的心率增快的风险有效的规避。结论正确的处理麻醉操作是保证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
感染性休克;麻醉处理;临床分析
在对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时,麻醉处理非常关键。麻醉处理同时伴随着大多数急诊和外科患者的治疗过程,同时也是医院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感染性休克是最近几年常出现在急诊工作中的一类疾病,这类患者的意识较为模糊,同时内环境状态已经非常混乱,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本研究对124感染性休克需要手术的患者,对其实施麻醉处理,观察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本院诊治的124感染性休克手术的患者,其中104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在42~77岁之间,平均为(57.2±2.6)岁;所有患者在实施治疗前均被诊断为感染性休克,而且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选的患者在实施治疗前由家属代签了知情同意书。1.2 麻醉方法
1.2.1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实施影像学检查,了解发病情况以及感染性休克的类型。根据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前将麻醉的药物和类型确定下来。尽量选择轻微抑制循环系统的麻醉药物,严格控制麻醉药物的应用剂量。
1.2.2 术中的处理。术后可以适当应用异氟醚,依据患者的情况间断泵注异丙酚和维库溴铵,保持肌肉松弛和全身麻醉,但要持续机械通气。在整个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尿量、SpO2以及平均动脉血压(MAP)。
1.2.3 术后处理。术后要对并发症积极的预防,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提供足够的氧气。查看患者有无麻醉后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术后要为患者实施扩血管治疗,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术后记录HR、平均动脉血压(MAP)、ECG、SpO2、手术时间、出血量、尿量等指标。
2 结果
通过实施麻醉处理后,手术后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HR、SpO2明显优于手术前;在运用硝酸甘油对循环系统进行控制时,实施麻醉时应用芬太尼能够对患者的心率增快的风险有效的规避。
3 讨论
经统计,本院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选择的麻醉用药主要有以下几种:维库溴胺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氯胺酮等。通过临床可以看出使用率最高的为芬太尼注射液和DDDs[1]。由于芬太尼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能够很好的发挥镇痛作用,快速起效,手术结束后能够很快苏醒,能够很好的避免因气管插管、手术等操作导致的应激反应,能够很好的提升临床麻醉可控性及麻醉质量。尤其适合应用短小手术和微创手术前的麻醉,优势显著。而且舒芬太尼还能将心率降低,能够避免增加心输出量,进而稳定血压[2]。硝酸甘油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能够发挥降压的作用。在临床操作中,大部分医生会应用硝酸甘油来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将血管的外压强降低,能够明显的降低手术中的出血量。当然,在降压过程中硝酸甘油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明显增快患者的心率,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因而,芬太尼和硝酸甘油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的麻醉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而且还能够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两者相互协同。
最近几年,感染性休克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而且,麻醉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治疗时,更需要注意麻醉处理的科学性和必要性[3]。现今,怎样将麻醉药品合理应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已经成为我国研究学者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内容。本研究发现,通过对本文所选的124例患者实施麻醉处理后,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HR、SpO2明显优于手术前,在运用硝酸甘油对循环系统进行控制时,在实施麻醉时应用芬太尼能够对患者的心率增快的风险有效的规避。结果表明,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规范化的麻醉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麻醉过程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正确的处理麻醉操作是保证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是每个麻醉医生的责任。
[1]杨光, 朱莉莉.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J]. 临床医药实践, 2010, 24(21):587-588.
[2]李文政, 牟伟才. 重度感染性休克病人麻醉处理93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13):310-312.
[3]李燕萍, 史晓燕, 曲海霞.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体会[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09, 14(3):258-259.
R614
B
1674-9308(2014)06-012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6.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