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诊学教学浅思
2014-02-05许宝丽
许宝丽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医急诊学教学浅思
许宝丽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对目前中医急诊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思路。
中医急诊学;教学;浅思
当前,我国高等医科院校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类,分别为医学专业基础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以及临床实践类课程。其中,临床实践类课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部分:医学原理课程、临床观摩学习、临床实践学习。对于医科院校来说,临床实践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教育过程。临床实践教育是衔接学校和医院的纽带,是医学院学生从课堂进入实际工作的重要环节。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医院学毕业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1 中医急诊学教学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基层人民对医院医疗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科院校主要负责为我国栽培优质的医学专业人才,为了使医院学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尽快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医学教育如今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还需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一个学校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就在于教学的质量的高低,这也是医学院校能否为社会栽培出高水准专业人才的主要条件。国家的政治环境、教学资源以及基层的生活条件等原因都有可能对医科院校的教育水平造成影响,同时,任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授课方式、学生自学和吸收知识的能力、校园的公共管理情况同样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缺乏对高等院校中医教育的深入研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许多院校仍然采用西医教育方式为中医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其中,中医急诊知识是中医学科的主要内容,具有非常鲜明的特性,必须针对学科特点制定专门的教学方法,如果采用西医教育模式进行教学会削弱教学效果。因此,怎样提高中医急诊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的教学效果,是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2 将先进的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中医急诊理念相结合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周中瑛认为:“中医的价值,必须通过临床治疗效果来体现。”[1]因此,中医的急诊教学,一定要将中医的特性置于首位,全面展现中医诊断、治疗的优点。将中医诊断模式与当代医药科学相结合,同时在进行中医急诊教学时,将中西方的诊疗原理融入课堂教学中,从根本上提升中医急诊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中医急诊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价值。
具体来说,中医工作人员应立足当代医疗体系,全面探寻中医急诊方法与西医治疗模式的结合点,在实际医疗工作中,积极运用中西结合的急诊方式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使用中成药物给患者进行治疗,以此来提升医院急诊的诊疗效率。因此,中医教学人员在授课时,必须着重强调中成药物的特性。例如,在对外感患者进行急诊治疗时,医生不但要从中医角度着手,为患者去除病灶,还要结合西医治疗理念,帮助患者提高抗感染的能力。为此,医生可以给患者服用小柴胡、清开灵等中成药,帮助患者清毒退热。又如,在对急性心痛症患者进行诊疗时,医生应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医角度来思考治疗方法,为患者选择最适当的药物。比如,教师可以教导学生,采用草本药物帮助患者灌肠,并让患者饮用血府逐瘀汤,对于情况危急的患者,医生可以酌情为其注射血必清药剂,以此来提升治疗效果。采用这样的治疗策略,可以减少药物对患者内脏的伤害,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并减少患者留院治疗的时间,减少了医药费用。中医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时,通过临床案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中医急诊的临床疗效,增加他们学习中医急诊学的兴趣和信心。
3 培养学生的中医急诊思路,提高学生的实践诊疗能力
在临床医学中,急诊科的治疗思路与其他科室的常规治疗思路存在较大的差异,它需要医生敏捷的运用四诊,快速诊断出患者病情,并且准确地确立治则和治法,从而提高临床门诊抢救的效率。这就要求医生必须能迅速诊断出患者的病源,及时制定治疗方法,争取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去除病灶[2]。接收到呼吸系统衰竭、晕厥、脱水、急性心率失调等患者时,医生应优先对患者采取抢救措施,再进行疾病诊断,也可以同时进行急救与诊断。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医生要随时注意监控患者的体征变化。
对急诊病症进行诊断治疗应做到烂熟于心,诊断思路不能狭隘局限。这些可以通过各种教学辅助设备直观地传递给学生,传输教师的临床经验,强化学生的急诊临床思维,并且通过“病案分析为核心,急救思路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能力,通过相关案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病情,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
4 结束语
中医急诊学是我国传统的医学内容,并且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治疗效果,因此通过正确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急诊能力,从而促进该学科的发展。
[1]吴英. 对中医急诊学教学的思考[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9): 4519-4520.
[2]任培华,张志敏,杜红彦. 中医急诊学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 63-64.
G642
B
1674-9308(2014)06-001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