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者的不平凡生活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硬汉形象
2014-02-05左源岸
方 园,左源岸
(遵义师范学院a.人文与传媒学院;b.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平凡者的不平凡生活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硬汉形象
方 园a,左源岸b
(遵义师范学院a.人文与传媒学院;b.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无论哪一片砖瓦都有儒家文化的印记。而路遥在其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中塑造的农民硬汉形象正是儒家文化中积极进取、不断奋斗的典型。而正是儒家精神中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家庭本位等观念,才使得像孙玉厚、孙少安、孙少平这样的中国农民能够顽强地拼搏和奋斗。作品所表现出的对人生的苦难、成功、挫折、奋斗等问题的思考,既具有巨大的时代意义,更具有厚重的儒家色彩。作者从中国儒家文化中家庭本位观的角度论述分析了路遥作品中的硬汉形象。
硬汉形象;儒家文化;家庭本位观
硬汉形象是从海明威笔下诞生的,其中《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对“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是“硬汉”精神的化身。桑提亚哥用行动阐释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正是“硬汉精神”的精髓。人的本性是强悍的,人性本身是有自己的限度的,但因为许多人不断的向限度挑战,超越限度,让这个限度一次又一次的扩大,一次又一次地将更艰难的挑战摆在我们面前。人的一生其实是一次又一次无止境的追求。中国的硬汉跟西方人眼中的硬汉比起来,其实并不是很“硬”,这主要体现在身体条件上和性格上。身体上西方人比东方人高大,在这里作者不做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作者主要就儒家文化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做系统的阐述。中国式硬汉讲究礼数,不讲究中国古典礼数之人算不得中国式硬汉。而儒家文化是中国古典礼数之经典,儒家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但更强调“入仕”,人应该奋斗不息,这是儒家文化所推崇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之所以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力,关键是因为在他的作品里彰显了人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1],细细品味这些至理名言,人们对生活又充满了无穷的信心和希望。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无论哪一片砖瓦都有儒家文化的印记。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不容小视,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儒家文化的印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娄子上》)这是中国人信奉家庭本位的伦理道德观[2]。
一、孙玉厚“长子为父”的观念
在中国世世代代农民的眼里,家庭被视为第一位,他们对家庭的那种特殊感情是无法言说的。为了家庭,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孙玉厚也正是这样一位传统的农民,他的一切行动都是为家庭着想。孙玉厚从小就没有了父亲,他帮母亲扶持着这个家庭,把弟弟拉扯成人,还为弟弟讨了一个媳妇,背了还不清的债。而当弟媳提出要分家的时候,孙玉厚又默默地将祖居的窑洞让给了弟媳一家,自己带着母亲和子女寄居他人家中,为老人和儿女处处操心。孙玉厚就像一头牛一样,不断地劳作,不知道劳累,有着牛的精神,就像大部分中国的农民那样,默默耕种。孙玉厚一辈子都在经受磨难,生活的艰难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而支撑他不被生活打垮的信念则来自他的家庭。为了这个家,他必须坚强地活着,因为他知道,他是这个破烂不堪的家的顶梁柱,他倒下了他的家庭就会遭受灭顶之灾。饱经风霜的孙玉厚就像被风吹雨打的岩石一样,虽然满身裂痕,但还是坚挺地站在那里,他的硬汉形象也就耸立在我们面前。
二、孙少安对父辈意识的继承
儒家文化讲究孝、悌、仁、慈的伦理美德,张扬人性、人情之美,展示人类情感真善美的美质,强调长子为父的观念。
孙少安身为长子,从他懂事起,就知道作为兄长的他必须为这个家庭负责。儒家传统文化中强调“长子为父”,作为家庭的长子必须像父亲一样为这个家负责。孙少安也深受这种观念影响。孙少安在上学期间所有考试总是班上第一名,老师们都说将来这个孩子准有出息。只可惜孙家家境贫困,孙少安只刚刚勉强读完高小后,就回到了队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与父亲一起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可孙少安毕竟不是平庸之辈,他有着他的打算和抱负,他想通过他的努力和奋斗使自己的家庭及父老乡亲摆脱生活的困苦。于是乡亲们选了他当一队的生产队长,连村支书田福堂也对他另眼相看。为了这个家,孙少安到了二十三岁的年纪却还讨不到老婆,但他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甚至放弃了宝贵的初恋爱情。在他心目中没有任何东西比这个家更重要。《平凡的世界》第四十一章作者写到:“牺牲自己而全力支撑这个穷家,这是他多年来的一贯信念,已经成了他的生活哲学。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没有从无数艰难与困苦之中垮下来,甚至因而感到自己活得还有点意思……[1]”孙少安之所以在困难面前表现得那么坚强,那是因为有家这个信念支撑着他。孙少安办了砖窑,小日子也开始过得有滋有味,这时秀莲却提出了分家。俗话说得好,儿大分家,树大分杈,男人成家了就该开始独立过自己的生活。但是在他的潜意识里,所谓的“家”就是他那个大家庭(包括祖母、父母亲、弟弟、妹妹)。虽然这个大家庭非常贫穷,但是大家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富有人情味。现在秀莲提出分家另起炉灶,他的心里一时难以接受,不同意分家。最后还是在父亲的劝说下才勉强同意了,但只是财务独立而已,其余的照旧一锅汤混在一起。可以理解孙少安的心情,他从十三岁起辛辛苦苦操持这个家,什么累都不怕,什么苦都能吃,累死累活的就是为了这个家,现在分家,心里当然难受了。
孙少安拉砖赚了一笔钱,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马上建造自己的新居,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改革开放以来到处搞建筑,于是他果断地拿这笔钱作为启动资金,承包了一个烧砖窑。一个农民办企业所遇到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如果钱被折腾没了,这个家就得喝西北风,所以大多数人都宁愿老老实实地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不愿意冒风险拿自己的老本去拼搏。孙少安的想法马上遭到家人的反对,经过耐心的劝说他才说服了家人同意他创业。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的准备,砖窑终于正式投产了。孙少安的日子也日渐红火起来,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此,看着邻里还在过着艰难的生活,孙少安下定决心扩大砖厂,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劳动力,也就可以增加邻里的收入了。从这些事情可看出孙少安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一个硬汉子所必备的人生态度。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孙少安雇佣的那个河南人原来就不懂得技术,结果把一窑砖烧成了废品。这一窑砖压上了孙少安的身家财产,可以想象,这个灾难是毁灭性的,等于宣布孙少安破产了。孙少安夫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能相对而泣。孙少安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砖窑的事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仍然没有从这场灾难中恢复过来。硬汉也是需要时间打磨的,给孙少安一点时间,他就会恢复成以前那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孙少安的创业激情又重新迸发了,凭借着他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终于筹到了一笔款子,双水村南头又响起了制砖机轰隆隆的吼叫声。孙少安终于重新站了起来。尽管他已碰得头破血流,却再一次挣扎着迈开脚步,重新踏上了创业的征程。人,常常是脆弱的,但生命,却是最顽强的!
孙少安不像孙少平那样向往外面的世界,一方面是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同;另一方面就是他们身上不同的责任感。孙少平作为弟弟,没有他哥孙少安那种与生俱有的责任感,思想比较活跃、开放,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孙少安从他出生那天起,就是作为兄长活在这个家庭里。他的父亲也灌输着这个概念:你作为兄长应该让让弟妹,给他们树立榜样。因此孙少安就一直以“我是兄长应该为这个家多做点”做为他的行为准则。子承父业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观念,孙少安也不例外,因此也坚定了立足农村的决心,奉老送终。也正是这种责任感使他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树立一个坚强的硬汉子形象。孙少安的理想就是在农村做一番事业。凭借他敏锐的头脑,过人的胆识,把砖窑办得红红火火,还修建了学校,可以说是双水村的佼佼者。
孙少安所走的路程充满了艰难挫折,一个一个的灾难打击他那坚强的心灵。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却一直伴随着他,支撑着他向灾难抗争。他走的是一条自强奋斗、刚毅坚韧、开拓进取、勇立时代潮头的道路!《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四十二章写到:“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1]。强者的生存在于他们有一颗永不言败的雄心,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魅力和魄力。
从孙少安身上看到了中国式硬汉的明显特点,他艰苦奋斗、肩负重任,身上浓重的儒家文化让他的硬汉形象显得有些倔强,但他终究担当起了一个家庭。他显示出了中国人传统的父辈意识,中国人恋家,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个方面的俗语、谚语,这种传统的观念,让很多的中国人舍不得走出这片土地,甚至愿意为这片土地付出自己的一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意识让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心里喜欢大的格局,大的家庭,一大家人住在一起,是很多人一辈子的梦想。在孙少安身上这种意识体现得更加鲜明。
三、孙少平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下奋斗
孙少平有着积极的人生观,这本身也表现出了作者身上的一些品质——不论生活多么艰难,但其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是不可摧毁的。这就与儒家思想中的“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不谋而合。孙少平最早搞承包制,在重重阻力下,他仍然坚持去做,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从他身上看到了异于常人的创新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尽管他接受了现代文明的熏陶,向往外面的世界,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但是无论他走到那里,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挂念着家。在高中毕业后,孙少平选择了当工人,他不愿让大哥独自肩负起全家生活的重担,他不仅仅在为个人艰苦地奋斗着,同时他也在为家庭付出:他给妹妹兰香每个月寄生活费,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寄给父亲建窑洞。无论他身在何处,孙少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自己的家。也正是家的温暖和关爱给了他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苦难仍然能表现出大无畏的男子汉气慨。
孙少平不愿像父辈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不愿当一个只为填饱肚子而劳碌奔波的农民。来到黄原城的一刹那,他就被庞大的城市震慑住了,此刻唯一的意识,就是来到了“新大陆”。对于如何谋生,他很茫然,毫无头绪。无奈之下,他和一些衣着褴褛的人站在东关大桥,等待雇主像挑选牲畜一样挑选他们,可怜的孙少平还是没有被选上。在亲戚的帮助下,以一天一块五的低价“卖”给了曹书记。在曹书记那里帮工期间,是孙少平从一个名义上的“知识分子”向着农民工转化的艰辛过程。
孙少平非常向往外面的大世界,他拒绝了哥哥孙少安和他合办砖厂的好意,坚持选择了那条只属于自己人生奋斗的道路,即使他知道那条路是艰辛和漫长的,他也从未后悔过。他在寻找着一种需用生命承载的力量,正是这种潜在的、强大的力量让他成长,对生命的真谛和意义有了新的诠释和定义。他对自己的人生有独特的见解。帮工期间是对他精神的磨练过程,经过对现实世界中遇到的困难的深切体会和冷静思考,逐渐完善了他独立的人格,而他的思想也逐步成熟起来。也许是命运的垂青,在田晓霞的帮助下,孙少平最终实现了由农民身份向工人身份的转变,开始了人生的新阶段。
孙少平怀揣着一颗雀跃的心踏上了那段既陌生又熟悉的旅程,好奇中夹杂着些许兴奋,煤矿生活的严峻性初次展示在他的眼前。难得的是孙少平没有变得像其他矿工一样粗俗不堪,还是保持了自身的风度。挖煤之余他也从没忘记过学习,还着手准备报考煤炭技术学校。孙少平一直都在抓紧时间复习功课,这是一件相当吃力的事,与挖煤比起来丝毫不逊色。不过,这种辛苦虽然带来了身体上的疲惫,但却给干涸的心灵注入了一泓清泉。人在这种默默奋斗的状态下,精神最终得到了质的升华。孙少平在认识了他的师傅一家以后,与这些淳朴善良的人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后来师傅为了自己的徒弟献出了生命,证明了他也是一个具有牺牲精神的硬汉。
纵观孙少平的人生路,荆棘丛生,坎坷似乎成了他人生的必修课。他确实失去了很多的东西,但是对生命和生活的探索和认识却上了一层楼。一路上唯一没有离他而去的是那些他心爱的书籍,从书中他感知了许多,受益匪浅。孙少平的一生就是读书的一生,从他开始对书籍产生兴趣后,他的生活中就没有缺少过书。从书中他找到了想要找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孙少平看来就是对生活的理解,换一种姿态看待自己的生活,这个世界的生活。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使孙少平在艰难的现实面前能够像男子汉一样去奋斗。归根到底,是现代文明改变了孙少平,改变了他的思想,改变了他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很平凡,作者在平凡人朴素而硬朗的人生态度上寄寓了作者对生命的追求和生命价值的判断,并把人生的坚韧与刚毅这种硬汉气质寓于平凡人的生活中。路遥塑造的农民硬汉形象与儒家文化中积极进取、不断奋斗的传统精神有关,而儒家文化中关于家的观念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才得以让孙玉厚、孙少安、孙少平这样一些中国式硬汉在生活中顽强地生存和奋斗,这也是儒家文化在世世代代中国农民身上的体现。路遥塑造的这些硬汉形象,也深刻展示出他对生命的另一种追求,使他的创作获得令人赞叹的艺术张力和艺术魅力。
[1]路遥.平凡的世界(1-3)[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
[2]胡欣育.论路遥儒家文化意识在《平凡的世界》的表现[J].湖北社会科学,2007,(10):128-130.
(责任编辑:朱彬)
The Extraordinary Life of the Ordinary Man——On the Man of Iron Will from“The Ordinary World”
FANG Yuana,ZUO Yuan-anb
(a.School of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b.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Science,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As the root of Chinese culture,the Confucius culture influences China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and even every brick and tile bear the Confucius culture.The progressive and striving farmer with the iron willin“The Ordinary World”is the typical example of the Confucius culture.And it is just the ac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the family-focus values implied in the Confucius spirit that make the farmers like Sun Yu-hou,Sun Shao-an and Sun Shao-ping strive for their life.The work embodies the thinking about hardships, success,frustration and efforts,which is not only significant,but has heavy coloring of Confucianism.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age of the man with iron wi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fucianism.
the image of man with iron will;the Confucius culture;family-focus values
I207.4
A
1009-3583(2014)-0048-04
2014-07-15
方 园,女,贵州习水县人,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