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
2014-02-05温圆玲叶飞霞
温圆玲,叶飞霞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
温圆玲,叶飞霞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当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促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对生态问题的进一步反思。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探索,包括对自然界本身、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等关系之间问题和矛盾的正视与解决,这对当前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探索;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2]。因此,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应当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和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中国,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危机与醒悟: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探索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成就。然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断破坏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稳定。环境问题的事实正在唤醒人民的环保意识,促使政府和民众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正经历全新的交替和转型,“从能源驱动社会到智力驱动社会,从经济价值社会到可持续发展社会,从工业文明社会到生态文明社会”[3]。这种巨大的交替和转型,一方面是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以我们对自身实践活动负面价值的沉重反思和醒悟作为前导的。生态理论正是人类面对严重污染的地球进行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思维的精华,而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更是精华中的精髓,是一种自我批判的理论,一种醒悟的理论,一种反省的总结,一种危机预见的理论。
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于自身的生存安全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开始反思自身征服自然活动的非理性扩张行为。[3]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淡水匮乏,土地锐减和退化,森林滥伐和萎缩,垃圾泛滥成灾,时至今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迫切地认识到: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应该和谐相处。
生活在十九世纪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所面对的生态问题显然没有今天这样突出。诚然,有部分人士认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述中,生态环境的危机似乎也没有成为主要的问题加以论述,更别提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指导了。但是,我们认为,恰恰是他们在创立了新的唯物历史观之后,以实践的基本思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实践辩证关系的揭示,抓住了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4]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方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了从人类实践基础上研究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关系、以及如何在实现人类解放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的思路。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些思想的精髓,也正反映在我们今天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上。他们的生态理论超越了时代的局限,高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以自己天才的智慧,指明了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方向和道路。
二、联系与超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基本内容构建
有学者鲜明地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真正的生态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中蕴藏着许多闪烁着生态思想的重要观点。特别是他们提出了“人与自然界和谐”的思想,并强调通过实践的方式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马克思第一个把生态环境问题看成是社会问题,认为生态危机是人类社会实践危机的一种表现。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生态经济学家,但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了资本主义对资源、生态及人类本性的破坏作用。[5]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日益腐败的自然界”进行了剖析。恩格斯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所以,弗罗洛夫说: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时代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6]。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阐述了资本和市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交换价值的存在使资本积累成为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马克思指出:“决不能把使用价值看作资本家的直接目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是谋得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7]在交换价值作用下,资本通过不断扩大生产和消费使资本积累得以实现。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家不断地扩大生产,而生产决定消费,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也必然与它的为追逐利润相应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最后,消费不再是满足消费的手段,而是成了满足资本家实现资本积累的手段。[8]最终也造成了资本生产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条件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科学技术频繁地运用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上,更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枯竭,进一步深层次地破坏了自然环境。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9]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的存在使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的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占据资本的优势,资本的全球化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全球化,此时,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掠夺与开发也不再以国度为界。而发达国家将自己本国的污染工业转移到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更是造成了环境污染的扩大化和全球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一些地方粗放的工作方式和发展方式,接揽了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的一些污染工业,也造成了不小的环境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把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看作是实践的辩证关系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强调了自然界的先在性、优先性和社会的派生性,而且“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也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从而确定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首先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的关系。[10]因而,人与自然在实践中可以形成相互依赖的良性关系,也可以形成对立的关系,而这个关系的决定因素不在自然客体而是人类主体。[8]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在其实践活动中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一方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方面“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人类在这两种环境当中又在进行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他人生命的生产”,这样,就把人、社会与自然三者真正地统一了起来。[11]
再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了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马克思强调,“在未来公有制社会中,人类作为土地的使用者必须善待土地,以便子孙后代的永续利用。”[12]这就是马克思希望通过尊重和善待自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笔者认为,这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质,这一思想精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实践中必须践行的。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有关共产主义的阐述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最好方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主要社会根源,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更好地避免生态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残酷的经济剥削、野蛮的殖民掠夺,以及它的反生态性质。[13]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主要社会根源,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才能按照人的本性和自然界的规律合理地加以调节。他们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实行社会公有制,按需分配,国家消亡。因此,他们认为,共产主义不仅解决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而且也解决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探索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14]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2]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指导。而我们所探索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作为出发点,同时借鉴吸收其他有益的生态理论成果,总结实践经验,并践行于实践当中。这种生态理论,是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理论支撑。目前,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实践,加快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一)严峻的生态形势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目共睹,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从统计数据上看,近年来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水平仍远远高于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限度。从环境质量上来看,“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2]。其次,令人担忧的环境污染趋势:旧的污染没有解决,新的污染又在增加;危害民众健康的重大环境隐患依然存在;工业污染远未解决。而且,水土保持的问题,林草退化的问题、物种锐减的问题等等,也都是令我们十分担忧的生态问题。再次,不容忽视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当代发展和后代发展的矛盾冲突等等。所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正确指导。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创新
中国如何发展才能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能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这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的问题。可喜的是,这种探索有了重大的进展。我们从以往严峻的生态问题和现实的建设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实践,更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局部利益和全民利益、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的关系,“要不断推进‘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人与自然辩证关系观点的践行”[8]。
其次,我们看到了市场的重要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能够更好地规避资本和市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我们伟大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态中国则是美丽中国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我们必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正追求并构建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构建是与对工业文明的缺陷反思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实践分不开的。生态文明的构建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具体实践体现。
首先是对以人为本的追求。人人都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的主体实践活动纳入到生态文明这个全社会的共同实践中去。联合国的一份文件中说“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平等、自由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
其次,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其实现路径来看,一要有必要的保障:需要国家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需要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和严格的社会管理;二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培养全社会的生态情怀和生态意识,协调行动,举国家之力,坚决向污染宣战,下决心用硬措施解决硬任务;三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兼顾当代利益和长远利益,才能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地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建设、实现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撑,就是要努力建构、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1]中共中央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二〇一四年三月五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4-03-15(01).
[3]杜向民,樊小贤,曹爱琴.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7-1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5][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6.
[6][苏]弗罗洛夫.人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5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85.
[8]李小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演进[J].改革与开放,2013,(6):118-11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10]杜晓霞,尹文娟.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当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3,(11):219-221.
[11]张鹏,冯晓青.浅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脉络[J].理论与观察,2014,3(93):5-7.
[12]范瑞瑞,吕军利.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J].大家,2013,(14):59-60.
[13]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1):15-21.
[14]周生贤.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J].人民论坛,2014,(3):12-13.
(责任编辑:娄刚)
An Exploration of Marx's Ecological Theory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EN Yuan-ling,YE Fei-xia
(School of Marxism,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2,China)
At present,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prompted us to further exploration of Marx's ecological theory and further reflection on the ecological problems.The exploration of Marx's ecological theory includes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tradiction about the nature itself,about human and nature,about society and nature.That has a great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hina.
Marxism;ecological theory;exploration;practical significance
A811
A
1009-3583(2014)-0010-04
2014-06-15
温圆玲,女,江西赣州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叶飞霞,女,福建建瓯人,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