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助教师听评好几种类型的课

2014-02-05杨晓蓉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5期
关键词:研讨名师环节

杨晓蓉

(渭南市临渭区教研室 陕西 渭南 714000)

听评课作为研究课堂、改进课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历来为学校所重视。但在多年来的听评课活动中,大多数学校只注意考查教师听评课的量、听评课时行为的规范,而对于“听什么、怎么听”“评什么、怎么评”,以及不同执教者、不同类型的课应该有何侧重等“技术性”的指导却很少,教师通过听评课得来的收获很不均衡,少数“有心”的教师在听评课中有较大受益,而大多数教师听课比较随意,所得比较零散,收获甚微。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从引领教师研修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听评课活动进行精心设计与指导,帮助教师较为高效地听评好每节课。

一、怎样观摩“名师示范课”

对于名师的课,教师们常常感慨:“名家的课听起来就是不一样!”但同时也叹息:“好是好,但就是学不来。”

“学不来”是因为没有摸到名家课的门道。

观摩名师的课,毫无疑问是为了学习,不只学习名师的方法,更要学习名师的思想。在组织教师观摩名家的课时,学校要有细致的策划和安排,对教师的指导要具体、到位,避免听课时的盲目、随意,让名家的课在教师身上留下尽可能多的影响。

(一)听课前,带着构想去

如果有条件知道名师上课的内容,教师应事先对该内容进行研读,然后做一个构想:如果是我上,这一课准备怎么处理?并理出一个简单的设计思路。带着这样的思考去听课,就避免了听课时的盲目性。

(二)听课时,观察两条“线”

课堂上,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很多教师听课时习惯记录执教者的行为,这是不对的。应该对应起来认真观察两条“线”:教师的导“线”和学生的学“线”。一方面,记下教师何时导、怎么导,另一方面,记录学生在教师导引下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的内容、形式、状态等。也就是看教师的教学策略在学生身上产生了怎样的效应,相比之下,你会发现名师“导”的巧妙之处。

(三)听课后,对比中摸“门道”

对于名师的课,重点在于听课后的对比研讨,在研讨中发现其“门道”。所以,听课之后,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研讨:

1.梳理

首先,对整个教学思路做以梳理,看本节课共有几个大环节。弄清每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是什么,各环节间是怎样联系和过渡的。然后,从导课开始,整理出每个环节执教者的教学策略,以及在学生身上所产生的效应。思考一下,教者如此实施教学,意图是什么?

2.对比

按梳理所得,将名师的课与自己对本课的设计进行对比。

(1)教学目标的对比

名师的课:这节课上,学生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即本节教学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你的设计:你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思考:区别在哪里?经过对比,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置你有哪些新的认识?

(2)教学环节的对比

名师的课:本节课大的教学思路(环节)是怎样的?

你的设计:你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是怎样的?

思考:哪个设计更好,为什么?

(3)各环节处理策略对比

名师的课:在各环节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教师有怎样的导引策略?

你的设计:你所设计的导引策略是怎样的?

思考:从对学生激发、引导的作用来看,哪种策略更有效?为什么?

(4)教学重难点对比

名师的课:教者是如何定位和处理重难点内容的?

你的设计:你对重难点内容的定位和处理是怎样设计的?

思考:对比后你的认识?

3.研讨

就对比、思考的结果进行认真研讨。一方面,交流自己在对比中的发现和体会,另一方面,搜集该教者其他的教学案例,观摩后进行研讨:教者的教学风格、理念是怎样的?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不只是名师,对身边的教学能手、有经验教师的示范课进行观摩时也应该坚持这样一种思路和做法,如此才能弄明白好课究竟好在哪里,在观摩中的收获才会更多。

二、“研讨课”听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变随意听课为课堂观察

研讨课,特点在“研讨”二字。重在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学及研究活动,因此对于研讨课,应变随意听课为课堂观察。这也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运用的观课方式。课堂观察有明确的目标、观察内容,以及具体的观察和分析办法,无疑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但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有的学校机械套用一些观察方法及量表,不符合教师的研究实际;有的学校一味追求观察方法的“科技含量”,过于高深和复杂,教师难以操作;相反,有的学校的观察设计又过于简单,难以达到细致准确观察的效果;还有的学校观察时追求全面,重点和主题突出不够。

笔者认为,在研讨课观察中,应该本着“研究实用、教师受益”的原则,立足本校及教师实际来设计观察方法及量表。第一,要紧紧围绕研讨的主题来确定观察点;第二,所设计的观察方法及量表要具有适切性,即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师及教学实际,是教师能够操作的。

(二)观察的“核心点”在学生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衡量教师教学策略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课堂观察中,尽管不同的研讨主题有不同的观察点,但学生的学始终应该是观察的“核心点”。要从学生学习的参与率及变化、学习时的情绪状态及变化,以及学习方式、学习效率等等,来反观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课后研讨时多问几个“为什么”

依据课堂观察结果进行课后研讨时,不能只停留在“什么怎么样”及“这说明了什么”上,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透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现象分析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本质问题。比如,教师提出某一问题后,全班只有30%的学生对这一问题感兴趣。单纯来看,说明教师这一问题的设置是有问题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呢?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分析,是问题本身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是问题的呈现不符合学生的“胃口”?如果是问题本身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过难了或过简了,还是因为它不是学生兴趣所在?如果是问题的呈现不符合学生的“胃口”,那么是呈现方式没有设计好,还是这位教师的表达不吸引人……诸如这些问题,都是应该深入思考的。如此探究才能真正有结果,也才能有效改进我们的课堂,参与研讨的教师才会不断地收获和提高。

三、随堂听课,改变反馈策略

随堂课,有的学校叫推门课、常态课。不管叫什么,都是指没有经过专人的指点、专门的研磨,甚至不曾事先打招呼,随意走进某个教室去观察的一节课。

随堂听课,目的在于了解、发现常态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状况,以便及时指点,提高教师教学,所以最重要的是听课后的反馈环节。如何反馈、指点才更有效呢?

(一)变反馈为“问询”,引执教者反观教学情况

对于随堂课,通常的反馈办法是比较随意的谈话和点评,执教者处于被动的位置,接受大家的“评头论足”。这样的反馈比较零散,难以形成较系统的认识,有时甚至会让执教者感到“意见如一团麻”,不知该听取哪方意见,该做怎样的改进。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反馈的目的,是要让执教者清楚地认识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的主人是执教者,所以应该改变思路和策略,变单方反馈为问询的方式,使角色得以转换,还执教者主人的身份。观课者则以帮助者的身份,帮助执教者进入反思,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一番梳理,并帮助执教者就教学现象做以分析。可以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问询和分析:

(1)这节课你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达成情况怎样?如果达成情况不好,反思一下:原因是什么?从三维目标及学生实际来看,这一目标的确定是否准确、全面?

(2)就这节课的实际教学来看,你觉得学生有哪些方面的收获?与你预设的教学目标对比一下,说说完成情况及原因。

(3)回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有几个大的环节,为什么这样安排?从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这样的设计是否合理?

(4)回顾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何变化?反思原因何在?

(5)如果重新教学本课,你会做怎样的修改和调整,为什么?

(二)“整理+反思”,提升教学思想

问询结束后,让执教者根据问询结果进行整理,完成一份本次教学的反思,并对这节课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改或重新设计。“因为参与,所以投入”,在整理与反思中,教师不仅对本次执教的课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思考,重要的是会触及他的教学思想,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都会有一次大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永恒的话题,而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研究。因此,在校本研修中,我们不应把听评课当作一项简单的教学常规内容来随意应对,而要充分认识其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中的重要作用,用心设计,加强指导,引领教师切磋、交流、学习,在听课评课的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1]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3-97.

[2]赵群筠.语文教师的实践研修故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134-145.

[3]林卫平.校本教研行动在温州[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78-87.

猜你喜欢

研讨名师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名师简介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案例研讨课的困境及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