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烧伤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2014-02-05卓冬兰沈洪兴赵志青
孙 瑜,刘 佳,卓冬兰,沈洪兴,赵志青,李 凌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上海 200433)
烧伤是由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于体表所造成的皮肤、皮下以及更深层次组织损伤,也包括波及眼部、呼吸道、消化道粘膜的损伤,有灾难医学和急症医学的属性。无论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自然灾害和战争中都经常有烧伤发生。目前,除了部分大型三级甲等的教学医院拥有烧伤外科专业科室外,烧伤外科在国内医疗机构中的普及率不高。一般情况下,严重烧伤病人先在就近医院的急诊科进行早期救治以度过休克期,待平稳后再送至专科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因此,医科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烧伤专业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烧伤的急救处置非常必要。由于教学安排在烧伤科见习或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很难见到所有需要了解的体征和操作,这不仅给学生学习留下了遗憾,也给临床带教出了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微信,是2011年国内网络巨头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专为智能手机免费提供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仅需要少量的流量,微信就能够实现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的信息传播,通过网络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支持多人群聊。相对短信等其他通讯方式可谓价廉物美,由于微信价格便宜,随时随地可以互动,人们通过微信的传播与交流变得更加简易化、现实化、紧密化。由于微信功能丰富,使用灵活及简便,在它问世短短两年时间内,微信用户已经突破2亿,并在不断扩大,尤其在年轻人群中,成为了主要的通讯方式[1]。最近,我们尝试将智能手机中微信的多种功能引入烧伤外科的临床带教,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一、微信在烧伤外科急诊教学中的应用
烧伤外科具有灾难医学和急症医学的属性,病人就诊存在时间的不确定性,通常只有烧伤外科的值班医生能第一时间接触到烧伤病人,如何将烧伤外科的急救处置实时地演示和传授给学生们看,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和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烧伤病人早期处理的恰当、及时与否,关乎后期创面的修复和整形康复治疗[2]。我们首先利用智能手机的微信软件在这一批次烧伤外科轮转的学生之间建立通讯平台,及时发送急诊就诊信息。具体做法就是:由值班医生在接到急诊通知出诊的同时,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信息通知临床轮转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及时获得烧伤病人急诊的就诊信息,并和值班医生差不多同时到达烧伤外科的急诊诊室,现场观摩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置过程,包括维持生命体征的急救措施,尽早地补液抗休克治疗,创面的覆盖包扎,破伤风的预防以及镇痛、镇静等一般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值班医生可以边诊治边教学,使学生们渐进式地了解、掌握烧伤的诊断和伤情判断,包括熟练应用中国九分法和手掌法估算烧伤面积,通过观察创面和询问病史判断烧伤深度和烧伤程度,进而运用补液公式准确计算复苏补液的量,确定补液的成分配比并制定初步的补液计划。通过这一诊疗流程的观摩和参与,使学生们真正融入烧伤外科的临床实践,切实掌握非专业烧伤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烧伤早期急救处置,巩固和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通讯作者
二、微信在烧伤外科门诊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烧伤外科病房收治的多数为如深II度以上的深度烧伤病人,一般需手术治疗,一些浅度烧伤病人(如I度、浅II度、不伤及功能部位的深II度)通常在门诊行创面换药治疗。但目前的轮转计划没有将学生安排在门诊实习或见习,因此这一部分病人的临床诊治经过和病程的演变,学生们无法看到全过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烧伤或烫伤往往属于浅度烧伤,熟悉浅度烧伤的诊治经过对于医科学员本身也是十分有用和重要的[3]。我们通过上述建立的微信平台,由门诊出诊医生在看病的同时,定期留下烧伤病人创面的照片和病史、就诊资料,发布在微信平台上,先由学生自行对照书本学习,如遇不懂的地方,则可以在微信平台上提问,和门诊医生兼带教老师互动式地交流,方便将病例教学法切实地贯穿于临床带教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学习烧伤外科浅度烧伤的诊治以及门诊清创换药的相关知识要点,使得他们在短短的见习或实习期间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烧伤外科专业知识。通过这一新型教学方法的实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往往需要3-4周,但目前安排烧伤外科轮转时间短则1周,长则2周,连一个完整病例的诊治都没法经历,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实践烧伤相关临床知识,同时对临床带教也提出了挑战。受益于微信平台,我们可以将学生需要了解的图片和临床资料发布在微信平台上,以利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病例进行跟踪,真正达到临床教学的目的。
某些情况下,烧伤创面的深浅会发生变化,如碱烧伤病人早期诊断为浅II度的创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转变为深II度,由门诊转到病房进一步治疗。这样的病例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后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4]。如遇特殊罕见病例,如氢氟酸烧伤,液氨吸入性损伤等,微信平台的即时消息可以让学生们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参与学习诊治的经过,充分利用现有的宝贵临床资源为将来的行医生涯汲取更多的养分,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三、微信在烧伤康复诊疗期教学中的应用
烧伤的病程有一定的特殊性,病人在平稳度过休克期和感染期,创面经修复期愈合后,还要经历漫长的康复期。一般情况下,康复期要维持1-2年,若重度烧伤病人,时间可能更长。病人在康复期内,要进行必要的、恰当的防疤治疗、整形手术、整复再造和心理治疗[5]。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虽然不是临床本科生的教学重点和必须掌握的知识,但了解烧伤康复期的病程发展和治疗措施,更有利于理解烧伤早期处理的重要性,也会激发一部分医科学生探索这一领域的热情和兴趣。对比国外,我国目前在康复期治疗的手段还相当落后,严重烧伤病人的社会回归比例还很低,因此也急需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烧伤外科康复期的带教实践可以输送一些这方面人才,对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具体做法是:严重烧伤病人进入康复期以后,需在我科康复治疗中心和我院的辅健门诊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在征得病人同意的前提下,利用上述建立的微信平台,我们对这一部分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共享,利用微信的视频和语音短信功能记录病人复健经过和感受,利用微信图片功能实时分享病人康复进展。如有疑问,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问康复师,询问病人,进行跨时间和空间地沟通和学习,真正实现无障碍的学习模式。如此做法使得已经轮转结束的实习生或见习生也有机会在书本以外“近距离”的感受一下康复期的治疗过程。
四、在烧伤外科临床带教中使用微信的不足与展望
作为智能手机的时代产物,微信以其价廉、多功能的整合和丰富强大的应用程序为烧伤外科临床带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它的不足之处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不能按照微信号或昵称搜索实时信息、用户管理方面繁琐有一定缺陷、图片素材缺乏分组功能、保密性要求相对低等缺点,完全照搬来配合临床带教有一定的限制,需要改进及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或设计。另外,微信软件依赖的智能手机昂贵的价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及使用;再次,尽管微信的费用很低,但仍需要一定费用,学校内部的无线网络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个地区的无线网络也受一定限制,学生有时无法及时普及应用;最后,智能手机耗电量较大,尤其在使用视频或拍照时,机身发烫较厉害,造成使用时间限制[6]。
总之,智能手机中的微信软件特别适合于烧伤外科的临床带教,实时地信息传送、图片分享可以将烧伤外科的病例教学法切实地贯穿于临床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烧伤外科临床教学微信平台的建立,不仅在医生和病人之间架起了很好的桥梁,也给学生和病人之间创造了互动的机会,学生们避免了传统的冗长的集体学习时间,反而获得了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提问机会,教育模式从灌输式转变为自发式,学生反映良好,轮转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大幅提高,真正达到了临床实习与带教的目的。
[1]纪家涛,韩庆奇,刘安安,等.论微信在动物外科教学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367-370.
[2]谢家儒.烧伤外科教学方法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424-2425.
[3]陈 凯.烧伤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133.
[4]李学拥,李跃军,李望周,等.如何提高烧伤外科临床教学质量探讨[J].医学信息,2007,20(5):745-746.
[5]陈旭林.多媒体教学在烧伤外科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25-128.
[6]彭 昊,王志农,乌立晖,等.论智能手机iPhone在动物外科教学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