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选择偏好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双重效应*

2014-02-05贾亚君

中国出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传统媒体政治

文/贾亚君

青年时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特别是作为青年群体的骨干力量,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水平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在政治上成为合格的政治公民,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制约和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前学界已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以及社会组织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切实地分析和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良性发展、加快大学生的政治进步和政治成熟具有较大贡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其选择偏好会对其产生新的效应。

一、大学生新媒体选择偏好的调查分析

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既能承载旧媒体所能承载的内容(如文本、图像、视音频),又从根本上变革旧媒体的传播形态及传播特征,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势如破竹,数字化生活已经覆盖了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大学生对新媒体的选择也表现出某些特殊的偏好。为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新媒体选择偏好情况,我们对在杭部分高校的655名大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23份,有效回收率为95%。结合问卷调查的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新媒体选择偏好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对媒体的依赖程度由互联网、手机、电视、广播和报刊依次递减

当代大学生媒体接触多样化,基本上使用所有的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但各类媒体的使用频率极不平衡。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在问及“您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体(按优先顺序选5项)”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互联网、手机、电视、广播和报刊,其中,互联网的接触频率最高,高达99.5%,手机排在第二位,达到93.5%,可见,大学生对媒体的依赖程度由互联网、手机、电视、广播和报刊依次递减。从各种媒体的接触时长来看,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接触时长也大大高于其他传统媒体,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大学生每天使用互联网和手机上网的时长在3小时以上,而只有近一成的大学生有每天阅读报刊的习惯。这表明,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是大学生日常依赖程度最高的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早已一去不复返,“读屏”时代已经来到了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身边。

2.互联网和手机是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但信任度不及传统媒体

互联网和手机占据了大学生日常接触媒体的前两位,同时也是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中,在问及“您获得一些重大政治信息最主要是通过何种途径”时,80%以上的大学生选择了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选择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大学生不足20%。但是大学生对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关注度与信任度存在着错位的现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媒体的信任程度由报刊、电视、互联网、广播和手机依次递减,在回答“最权威、最可信赖的媒介”时,38.8%的大学生选择了报刊,34.7%的大学生选择了电视,18.2%的大学生选择了互联网,6.1%的大学生选择了广播,2.2%的大学生选择了手机。可见,在新媒体时代,尽管大学生对电视、报刊和广播等传统媒体的接触频率不高,但对于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还是高度认可的,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不容忽视。

3、自媒体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

从我们日常经常使用的MSN、QQ等即时通讯到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网络社区等传播平台的诞生,自媒体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也越来越受到青年大学生的普遍青睐。以微博为例,根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2]。而在微博用户中,大学生贡献了相当大的份额。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显示,从用户的年龄统计来看,2012年,20~29岁微博用户最多,为9050.8万人,占微博用户比例达到29.24%[3]。另外根据我们所做的抽样调查表明,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开通了微博并且经常使用,在已经使用微博的大学生中,有将近五成的大学生每天在微博上花费的时间是1小时左右。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工具,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

二、影响大学生新媒体选择偏好的内在机理

大学生新媒体选择偏好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尝试着从新闻传播学、行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视角逐一进行解读。

1.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

任何一种媒体的诞生和发展,都会给人类的传播行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在成为引领时代的一种潮流,受到了喜欢求新求异的高校青年学子的欢迎。新媒体具有信息发布实时、个性化突出、交互性、灵活性、跨时空性等特点,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媒体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形态,实现了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的飞跃,点对点之间的流动成为现实,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媒体的出现还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把握了新的媒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就把握了社会前进的方向。

2.从行为科学的视角来看

行为的过程就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大学生对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高度依赖以及以微博和微信为首的自媒体在大学生当中的广泛普及,能够有效地满足大学生自身人际交往和情感发展的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社交网络的立体空间结构整合不同层面的人际资源,拓展人际交往范畴,营造开放、平等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助于缓解其社交压力和润滑其人际关系。另外,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不受时间、空间和载体的限制,解构了传统媒体控制话语权的局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技术平台,满足了其高层次的与心理、精神相关的情感需要。

3.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

作为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的过程。新媒体本身具有的特征及其提供的学习环境很好地契合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正在引发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信息的记忆,而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你可以把超媒体想象成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4]因而,从传统的线性的记忆学习转换到新媒体条件下非线性的发现、探索和建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种自我建构式的学习过程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喜欢和推崇。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新媒体选择偏好明显地对其政治社会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带来了拓宽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渠道、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和加快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等正面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具体可以从新媒体选择偏好对大学生政治认知、政治参与方式和政治人格塑造三方面产生的双重效应来分析。

1.政治认知模式从单向主导向多维互动转变,但容易引发政治认知的偏差

简单地说,政治认知是人们对于各种政治现象、政治事件的认识、判断、评价和理解。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主要是由家庭、学校和大众媒体等通过明示性的正规教育和暗示性的强制惩罚进行自上而下的灌输与引导来完成的,这是一种单向主导的模式,容易引起青年学生的抵触和反感。网络社会的出现,特别是即时通讯工具、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使这种单向主导的大学生政治认知模式发生了质的转变。在自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呈网络状快速扩散,“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没有传者和受众之分,大学生在发散性交流互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政治信息、多元的政治观念和广泛的政治文化,打破了传统的社会化机构主导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局面,变施化者被动灌输为学生主动接受,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性充分显现,推动了大学生政治认知模式从单向主导向多维互动的转换。

但是另一方面,从门户网站到网络论坛、博客,再到现在的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的限制空间逐渐被打开,这使得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政治信息空前丰富的同时,也迎来了信息泛滥、多种思潮良莠难辨、政治流言大行其道的两难境地。而且在自媒体“点对点”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传统的“把关人”作用基本失效,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政府、学校及家长等权威的控制,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组织或派别利用,借机进行政治煽动,制造舆论混乱,这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而言,无疑增加了他们判断选择的难度,极易引发他们政治认知的偏差、政治情感的波动和政治态度的模糊。可以想象,当借助微博这一强大的裂变式传播工具,这些负面效应更加容易引起连锁反应,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力和鉴别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政治参与方式从社会动员向自发参与转变,但容易造成政治行为的失范

概括地说,政治参与是公民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在传统社会条件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主要体现为政治教化,强调灌输,忽视了大学生内在的政治诉求,故而长期以来,除了在理论上进行政治表达之外,大学生直接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和途径极其有限,对政治参与普遍保持消极态度。正因如此,以往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经常需要政府的动员,是一种社会动员式政治参与。而新媒体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拓宽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促进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从传统的社会动员向个体自发参与的转换。近年来,大学生把新媒体运用同政治参与有机结合在一起,掀起了一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潮,网络参政议政、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形式。最典型的案例是,在2011年,微博上相继出现了华中师范大学蒋凯、华南师范大学黄辉善、广东商学院胡文浩等多位大学生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事件,他们都不是在政府动员下参选的,完全是一种自发行为,微博自荐参选人大代表体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隐蔽性以及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等特质,传统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难以在虚拟社会发挥作用,而新媒体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又相对落后,出现了虚拟空间的规范缺失与监控缺位,使得公民的网络参政行为得不到有力的约束,这就容易造成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淡化和政治行为的失范。尤其是自控能力弱和政治敏感性不强的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上很容易表现得盲目冲动、非理性和随波逐流,一旦受到情绪化和不负责任的政治言论的影响,就会产生偏激行为,从而催生“网络愤青”和“网络暴力”。近年来发生的伦敦骚乱等事件,都离不开以微博、社交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正是由于虚拟空间的煽动演变成现实社会的行动,最终导致政治无序和社会无序。因此,如何加强对虚拟社会管理,努力使新媒体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以及青年学生健康有序、积极理性的政治参与的重要工具,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3.促使从传统政治人向现代政治人转变,但容易导致政治人格的异化

在政治生活中,政治人格问题的本质是如何做政治人、怎样做政治人的问题。政治人格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由三方面的要素组成,即个体独立意识、参政意识和政治技能。[5]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我国政治人格的传统性依然十分明显,表现在依附性突出、独立性缺乏、开放性不足、公民身份认同缺失等方面,这些特征制约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和当代青年政治人格的塑造。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塑造公民型政治人格、实现从传统政治人范式向现代政治人范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参与的平等性、开放性、民主性、无界性等特征吸引了原本对政治缺乏兴趣的大学生与社会之间进行政治互动,他们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拥有了直接进入各种对话的手段,在这种互动、磨合和对话中,培育了独立的政治主体意识、强化了自主的参与意识、锻炼了理性的参与技能,从而使大学生能够获得独立的政治人格和现代公民身份的认同,不断实现从传统政治人向现代政治人的转化,最终达到政治社会化的目的。

但是另一方面,作为“数字化生存”的一代,大学生可能会由于虚拟政治活动的过度而导致自我角色的失调和政治人格的异化。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实现的整合。”[6]诚然,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扮演社会角色的绝好机会,他们通过在虚拟空间的“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来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然而,大学生在虚拟政治活动中的这种角色预演是在与现实社会完全不同的情境与规则中进行的,扮演的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存在巨大的反差,当面对现实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完善时,他们就会乐于通过虚拟政治活动的参与来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大学生要完成彻底的政治社会化,终究还是需要从虚拟回归现实。如果大学生过度参与虚拟政治活动并沉迷其中,不能有效实现虚拟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就容易成为现实社会的逃避者和封闭者,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人格异化。

[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CNNIC第32次互联网报告:交流沟通[EB/OL].2013-7-17,http://tech.163.com/13/0717/13/9407BUV900094NSI_4.html.

[3]中国媒体微博已突破11万个,微博用户呈“双低”特征[EB/OL].2013-6-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626/c1001-21979841.html.

[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等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5]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

[6][美]乔纳特·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社会化传统媒体政治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