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理论教学中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2014-02-05李中正王小军贾元斌宿绍敏刘盈盈畅石维坤
李中正 王小军 贾元斌 宿绍敏 刘盈盈 王 鹏 谭 畅石维坤
(1吉首大学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吉首416000;2吉首大学附属民族中医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推拿科,吉首416000)
推拿治疗学理论教学中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李中正1,2王小军1,2贾元斌1,2宿绍敏1,2刘盈盈1,2王 鹏1,2谭 畅1,2石维坤1,2
(1吉首大学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吉首416000;2吉首大学附属民族中医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推拿科,吉首416000)
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临床思维是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作为针灸推拿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推拿治疗学》注重在有限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合格临床能力的推拿医生。本文总结了本课程理论教学中培养临床思维的体会。
推拿治疗学;临床思维;理论教学;教学体会
《推拿治疗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1-2]。临床思维方法是作为医学主体的工作人员在某一时期内认识医学对象、研究和处理医学问题起主导作用的思维模式,是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3],同样也是一位合格的推拿医生重要的必备条件。为了使本专业实习生快速进入临床角色,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强调从临床实际出发,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将教学体会进行总结,供同道参考。
1 筛选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的典型教学内容
根据临床实际,本课程在理论教学时筛选出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典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站在临床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包括推拿临床疑难问题,比如: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和冈上肌肌腱炎的病变部位临近,临床表现类似,推拿治疗之前如何鉴别诊断?治疗骶髂关节向前错位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扳法有何区别?为什么急性腰扭伤可以用扳法治疗而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不能用?推拿治疗面瘫和面痛,在头面部的手法应该有何区别?推拿临床疑难问题来源于各种推拿文献报道及附属民族中医院推拿科医生的临床积累。对所筛选的问题,先在推拿学教研室集体讨论,以去伪存真,形成共识。
同时筛选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落枕、退行性膝关节炎、不寐等推拿临床优势病种,根据这些病种从附属民族中医院推拿科收集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例,并且经推拿学教研室集体分析,对临床资料适当进行处理,形成典型病案,供教学之用。
2 开展推拿临床疑难问题辨析
疑难问题辨析是为了鼓励学生深入分析。辨析时鼓励学生积极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解剖、影像、生理等基础医学去思考,指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疑难问题的本质上进行分析,在辨析之前不给予明确方向。在课堂上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询问与此相关的临床延伸问题。切忌生硬地评判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而着重在于检验其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
对有些推拿临床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不能简单地评判为“对”或者“错”。特别是推拿治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有些推拿手法治疗不是非此不可,而是各臻其妙。比如对于脊柱源性疾病,有的推拿专家擅长整脊推拿治疗,也有专家主张“筋骨同治”;即便是整脊推拿治疗或者是“筋骨同治”,也有各自的临床经验与特色,推拿手法不会完全统一。况且推拿治疗讲求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区别对待,酌情施术。可见开展推拿临床疑难问题辨析,特别是就处理有争议的临床问题能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
3 组织推拿优势病种典型病案讨论
典型病案讨论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有效策略之一。引导学生以各种疾病的本质特点为主线,思考相关临床决策,以此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比如,指导学生将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前斜角肌综合症等骨伤科疾病的病因进行对比思考,概括其相同的病因特点为病变部位的无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与疼痛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思考该类疾病如何与外伤及感染性疾病相鉴别?以及针对此类疾病,常用哪些推拿手法治疗?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如何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根据典型病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分别扮演医患角色,相互讨论分析案例,提出自己的查体、鉴别、诊断步骤及依据,确定推拿治疗原则、处方及医嘱。学生融入“临床”之后,会启迪其运用临床思维,使之更加发散,更加活跃,并且更加有意识地自觉运用所学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推拿学科的临床特点,增强他们独立思考、诊断、治疗的能力,强化临床思维的培养。
4 总结
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临床思维是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专业课教学是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环节;如能在此阶段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以后的学习乃至将来的从业能力将大有裨益[4]。作为针灸推拿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推拿治疗学》注重在有限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合格临床能力的推拿医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目前已将临床路径的理念引入中医临床带教之中[5]。如能将该理念渗透到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之中,必然会进一步提高推拿治疗临床思维的培养效果,有待于今后探索研究。
[1]雷龙鸣,黄锦军,何育风,等.《推拿治疗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2):62-63.
[2]赵彬元,刘强,颉旺军.推拿治疗学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30(1):77-79.
[3]刘洪波,李昌.浅谈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医论坛,2013,28(2):59-60.
[4]罗维民,詹江红.专业课教学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5):83-84.
[5]马睿杰,林咸明,陈晓军.中医临床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引入[J].光明中医,2013,28(5):1062-1063.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2.044
:1672-2779(2014)-02-0067-02
��苏 玲 本文校对:李 艳
2013-09-11)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No:2013104];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课题[No:Jd12028];吉首大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13SYJG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