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研究
2014-02-05黄庆荣李明勇柯湛华
王 瑾,黄庆荣,李明勇,柯湛华,孙 宁,侯 敢
(1.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23)
●院校管理
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研究
王 瑾1,黄庆荣2,李明勇1,柯湛华1,孙 宁1,侯 敢1
(1.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23)
目的:研究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中青年教师组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5名,连续三学年对实验组实施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照组无监控,对每组及组间的中青年教师每学年教学质量总评分及四方面评价内容的评分进行t检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教师第三学年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教师第二、三学年的教学质量评分中教学方法、讲授能力评分均高于第一学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显著作用,主要体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讲授能力的提高;需长期性实施才能起作用。
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中青年教师;作用
中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的教师队伍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高等医学院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及医疗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未来高等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基础医学院于2004年9月构建并实施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2],课题组通过近三学年(2010年9月-2013年7月)的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研究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组胚、生化教研室15名教师组成实验组,解剖、生理教研室15名教师组成对照组;两组教师的性别、年龄、学位、职称、教龄情况如下(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及步骤。
1.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根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教学态度(20分)、教学内容(25分)、教学方法(30分)、讲授能力(25分)四方面进行评价,监控专家的总评分平均值为该教师的教学质量总评分[3]。
2.监控专家组成。按照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的《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办法》,由5名专家组成,考虑学缘性、双语教学等因素[2],且保持不变。
3.研究步骤。监控组专家连续三年对实验组实施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每学年对两组的中青年教师的理论课进行听课一次(授课内容不变),最后对两组教师三年的教学质量总评分及四方面评分进行比较。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5.0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两组教师三学年的教学质量总评分比较及教学质量评价中四方面的评分比较如下(见表2、表3)。
表2 实验组、对照组教师连续三学年教学质量评分比较(±s,n=15)
注:aVSd、bVSe,P>0.05;cVSf、aVSc,P<0.01;aVSb、aVSc,P<0.05
组别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实验组81.91±3.49a84.81±4.13b86.72±3.8c对照组81.57±4.08d82.66±3.03e83.29±3.41f
表3 实验组、对照组教师教学质量四方面评分比较(±s,n=15)
注:eVSc、gVSi、iVSk、cVSd、iVSj、kVSl,P<0.05;aVSc、aVSe、gVSk、eVSf,P<0.01
评价内容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教学态度18.33±0.69 18.13±0.83 18.27±0.79 18.07±0.96 17.60±1.29 18.20±0.86教学内容22.80±1.04 22.73±1.16 22.47±1.30 23.00±1.07 22.73±1.33 22.60±1.35教学方法21.13±1.54a20.73±1.67b23.20±1.32c21.93±1.83d24.27±1.39e21.67±2.29f讲授能力19.60±1.58g19.93±1.67h20.93±1.75i19.60±1.80j22.13±0.99k20.80±1.78l
三、讨论
(一)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有显著作用。
从表2结果可见,实验组教师自身评分从第二学年起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教师评分比较第三学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监控目标、监控操作、评价标准、评价信息反馈、教学指导整改、激励与惩罚和组织实施管理等部分组成,课题组通过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对教师理论课授课、教师教案书写、教研室集体备课、课件制作、课评(对比性课评、跨课程性课评)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同时将监控意见反馈、教学辅导、教学整改奖惩一体化[2,4-5],有效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二)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需长期性实施。
各教学环节规范化对中青年教师成长具有重大影响,也是中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6]。课题组对实验组实施两年的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需长期性实施才能有效地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讲授能力有重要意义。
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提高讲授能力是教学能力培养的最终要求。从对两组教师四方面评分的分析,课题组认为,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通过创新课评及监控专家作用,整改规范集体备课、教案书写,优化课件制作等方面来改进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提高讲授能力来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1]钟秉林.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教师发展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4-5.
[2]王 瑾,黄培春,柯湛华.二级学院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9):1041-1043.
[3]王 瑾,黄培春,柯湛华.基础医学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831-3833.
[4]王 瑾,黄培春,黄庆荣,等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课评形式创新的研究与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75-76.
[5]王 瑾,黄培春,柯湛华.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99-302.
[6]毛洪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35-37.
A full range of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on the im provement of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Wang Jin1,Huang Qingrong2,LiMingyong1,et al
(1.Basic Medical Science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2.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 524023,Guangdong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impactof a full range of teaching qualitymonitoring on the improvementof young teacher's teaching.Methods:15 young teacher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 full range of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was carried out three years in a row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il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monitoring.T test results of four aspects of teaching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and amongmembers of each group.Results:The scores of experimental groups in the third yea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1).Experimental group's scores for teaching quality,teaching methods,lecturing ability of experimental groups in the second year and the third yea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year and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A full range of teaching qualitymonitoring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which ismainly reflected in teachingmethods improvement and lecturing ability for young teachers.
a full range;monitoring teaching quality;young teachers;effect
G647
A
1002-1701(2014)06-0045-02
2013-10
王 瑾,女,硕士,中级职称,从事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2191);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医学教育立项课题(编号:2012-GL-10)。
10.3969/j.issn.1002-1701.2014.0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