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2014-02-05杨振强

职教通讯 2014年19期
关键词:技能型产业结构院校

杨振强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经济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最密切、最直接,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1]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能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提供科学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地方经济水平;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又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规模,影响其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扩大生源和就业。因此,探讨二者之间互动关系,找出适合二者共同发展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职业教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为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一些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各行业的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地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样,对于应用性人才尤其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而培养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基地,理应主动地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提供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预示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将科研成果向外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调整科学研究的计划,有针对性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2)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将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内化到劳动者身上,这些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者通过参与企业实践,不断改善科学技术成果,进而完善科学技术来为企业、为经济服务。[3]

(三)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的需求进行调整,地方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培养市场短缺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明显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为地方经济提供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新知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潜在的经济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竞争的核心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将人才、科技与知识转化为物化形态的商品,实现地方经济的有效发展。[4]

二、地方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地方经济整体水平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存在着密切联系,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都要受到地方经济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大小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只有当地方经济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分条件时,高等职业教育才会发展壮大,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壮大是不现实的。同样,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也受到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设施、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等。如果地方经济疲软,提供不了这些条件,或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时,必然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地方经济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层次结构

不同地方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着专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主要表现在知识与技术的密集化,对有知识有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大。这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考验,进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产生影响。

地方经济的劳动力技术层次结构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各行业劳动力技术层次结构不断地提高,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应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形成与产业结构相一致的办学层次。当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时候,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层次上以初级人才培养为主。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也不断的提高,当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由培养初级人才转为培养中等层次人才。当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时,培养高级人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5]

(三)地方经济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扩大生源、吸纳就业

地方经济发展较快,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居民用于教育的支出一般较高,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接受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较高,这就相对扩大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同时,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人员迫于压力而选择继续教育或培训,这也为高等职业教育发挥其再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条件。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毕业生就业将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转向第三产业,导致第一产业毕业生就业人员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毕业生就业人员比例逐步增加。第二、第三产业注重就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将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可见,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应地扩大了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地方企业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落后,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阵地,以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为目标。它不仅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还具有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职业性等特征。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不明确,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忽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职能,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人才的培养标准难以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导致其毕业生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经费的投入不足,办学条件需改善

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规模较小,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相对于普通高校,政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较少,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如科技信息化程度和教学技术的应用仍然相对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由于财力不足,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比较落后,使得培训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师资队伍不合理,缺乏实践性

目前,在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上,学科型教师的比重较大,而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都比较低。随着这些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扩招,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地扩大,对于教师的需求不断地增加,许多教师来自中专、中职、大专等学校,或者是刚刚走出高校校门的年轻人,要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要么缺乏实践能力。

(四)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缺乏适应性

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不相符合,比如专业设置重复、混乱,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甚至简单地套用本科学科专业目录,这种专业设置远离了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严重脱节,也不符合职业教育重实践的特点,且缺乏适应性。由于专业设置缺乏对与市场适应性,导致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造成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现象。

(五)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关系不紧密,校企合作不深入

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即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企业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的主题,也是直接受益者。而目前,高职校企合作深度不够,高等职业院校注重升学,忽视与企业间的联系,人才培养没有很好地结合企业所需,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明确办学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先明确其办学定位,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训内容,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满足市场需求,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得到改善和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中去,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进而在不断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过程中,找出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之处,完善自身,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二)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多元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机制

相比较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更偏重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于实训基地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就需要较多较好的实训设施,也就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因此,应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多种渠道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用以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设备的更新,改善教学条件。

(三)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以培养知识技能为中心的教育,其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即具备双师型素质。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拥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6]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分期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并定期检查,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让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技能,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步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针对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有限的情况,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面向社会和企业外聘专业技能型人才,扩大双师型比例。

(四)对接地方经济,优化专业结构

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取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在对市场及岗位需求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适当增加新的专业,对于老专业进行改造,实现其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

(五)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发展之路,由学校、企业和社会来共同培养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以市场的需求为标准,为行业、社会、企业培养人才,同时,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产学研各方共赢。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7]显然,订单式培养是一种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校、企业、社会的积极性,调解三方的矛盾,真正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王贤.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7):140.

[2]陈东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0(9):104-105.

[3]盛宝柱.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实践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9).

[4]周晓莉,佟欣.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促进及协调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文化教育,2008(11):172.

[5]李东航.广西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6.

[6]金庭湖,汪秉权,周德权.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56.

[7]郭建敏.山东省滨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40.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产业结构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