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 CE-MR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2014-02-05吕传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真腔假腔破口

吕传海

3D CE-MR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吕传海

目的探讨3D CE-MR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Signa 1.5T MR扫描仪, 对8例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MRA平扫及单次屏气三维增强检查, 扫描后在工作站重建图像, 并分析其结果。结果8例患者均为主动脉夹层, 根据DeBakey分型, I型3例, Ⅱ型2例, Ⅲ型3例, 增强扫描后均清晰显示真假腔及内膜破裂口, 3例合并附壁血栓, 7例患者主动脉分支受累, MR能清晰显示真、假腔, 内膜瓣及破口。结论MR成像, 尤其三维CE-MRA是一种无创、快速成像、准确诊断主动脉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主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 主要是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变性、内膜或中层撕裂, 血液进入变性的中膜形成纵向分离, 并积血、扩张, 导致主动脉双腔。其发病急、病死率高。早期确诊, 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变其自然病程。3D CE-MRA在诊断主动脉病变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本文收集2009年6月~2012年12月经MRI诊断的主动脉夹层患者8例, 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2年12月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8例, 均行MRA增强扫描, 均为男性, 年龄46~75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 6位患者有不定位的胸部疼痛和胸背部紧束感, 其中2例患者表现为腹痛或胸痛向腹部放散, 2人无夹层动脉瘤的典型表现。

1.2 应用GE公司Signa HDx 1.5TMRI机, ADW4.4工作站, 高压注射器。患者取仰卧位、8通道体线圈,扫描范围为上达胸骨切迹, 下至双侧髋臼水平, 行斜矢状扫描, 层厚2.0 mm无间隔采集, 采用FSPGR序列, 3DCE-MRA扫描, 距阵256×128, FOV46×43 cm, 1.0NEX, TR3, TE1, TI14。造影剂为钆喷酸葡甲胺钠(GD-DTPA), 0.1 mmol/kg, 注射速度为3.0 ml/s, 注药后再以3.0 ml/s注入生理盐水15 ml。一次屏气扫描,扫描时间约12 s, 双期扫描, 动脉期延迟20 s, 扫描后间歇10 s行第二期采集。在工作站, 采用容积再现(Volium Rendring VR), 最大密度投影(Multiplain 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等方法进行观察。

2 结果

根据DeBakey[1]分类法, 本组Ⅰ型3例, 夹层起于升主动脉近端, 越过主动脉弓止于降主动脉起始部;Ⅱ型2例, 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3例, 起始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夹层累及主动脉弓部3大分支1例, 头臂动脉2例, 左锁骨下动脉1例, 肾动脉1例, 累及髂总动脉1例, 8例于动脉期真腔信号明显高于假腔, 第二期真腔信号迅速下降, 接近或稍低于假腔;6例真腔位于假腔的内前方, 2例位于外后方;8例均清晰显示内膜破口;主动脉扩张1例,假腔内附壁血栓3例。三维重建均可清楚显示撕裂瓣膜口的位置, 撕裂的内膜呈螺旋型, 动脉早期3D像可见真假腔明显信号差异。

3 讨论

DS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标准, 但它是有创性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主动脉夹层更加简便, 但不能避免患者吸收X线。随着MRI快速扫描技术的出现, 显示出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优势[2]。

MRI具有无创、任意方位采集, 3D CE-MRA是利用顺磁性造影剂缩短血液T1值, 使血管和周围背景组织产生对比反差, 获得血管影像, 已经成为诊断主动脉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常规MRI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及其分支, 而3D CE-MRA对该血管病变的形态、范围显示更为清晰。

主动脉夹层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内膜瓣, 把主动脉分成真假两腔[3]。MRA能够区分出真、假腔,真腔与主动脉腔相通, 而假腔与真腔通过内膜瓣破口相通, 假腔通常比真腔大, 夹层内可以有血流通过或形成血栓, 是鉴别假腔的重要特征之一。3D CEMRA能够发现内膜瓣、找到破口, 确定破口的位置,并找出哪个器官血供来自假腔, 最初假腔因血流速慢未充满造影剂或充盈较少, 在随后的序列中, 根据血流的变化, 很容易显示假腔内血栓。后处理图像于动脉早期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真腔, 三维图像直观、立体、逼真, 对于破口位置及形态一目了然。

MRA能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和受累分支情况, 并通过受累分支了解它们所支配的器官的损害情况, 这对选择正确的治疗计划具有指导意义。

3D CE-MRA能够在工作站做出三维图像, 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4]。根据国际主动脉夹层协会(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Aortic Dissection IRAD)的资料表明, 应用超声(经胸壁超声和经食道超声)作为首次检查可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占33%, CT占61%, MRI占1.8%, 血管造影占4.4%[5]。随着MRI技术的进步, 必然会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

MRA扫描无电离辐射, 且很好地完成多期相扫描, 对患者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 而且适宜多次重复检查, 准确显示主动脉病变, 为手术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Muller T, Mrkonjic L, Kwaany O, et al.The use of negative pressure to promote the healing of tissue defects: a clinical trical using the vacuum sealing technique.Br J Plast Surg, 1997, 50(3):194-195.

[2]Ren, X, Wang, W, Zhang, X, et al.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diagnosis and pathology of blunt vertebral artery injury.Spine, 2006, 31:2124-2129.

[3]Andrew J, Kapustin, MD, Harold I.et al.Diagnostic Imaging for Aortic Dissection.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5, 17:214-223.

[4]Pohost GM, Hung L, Doyle M.Clinical use of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irculation, 2003, 108:647-53.

[5]Hagan PG, Nienaber CA, Isselbacher EM, et al.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RAD): new insights into an old disease.JAMA, 2000, 283:897-903.

R543.1

A

1674-9308(2014)01-003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1.017

130051 长春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

猜你喜欢

真腔假腔破口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因素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mm破口事故放射性后果分析
基于“华龙一号”大破口事故先进安注箱研究
主动脉几何构型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围手术期支架周围假腔残留的预测价值
复杂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防止覆膜支架误入假腔的手术经验
基于热工水力分析确定LOCA破口尺寸及CDF定量化
尤昭玲关于假腔求子临证经验
破口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一种开通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
正向入口不明CTO病变的处理策略和器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