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原因简析
2014-02-05朱风兵
朱风兵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 镇江 212003)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具有不同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被称作跨文化交际[1]。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拓中西方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与西方国家在饮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若不能了解彼此间的差异,就会阻碍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因此,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内在原因可以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交际中产生冲突、障碍等,有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
1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1.1 饮食观念
“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是一件大事。中国人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形”俱全,注重食物的口味,追求外形的美感。如中国八大菜系中的川菜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菜系之一,其主要特色在于味型多样。其主要调味品有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通过不同调味品的配比,作出了麻辣、酸辣、麻酱、糖醋、怪味等多种味道,具有“百菜百味”的特色,各式菜点脍炙人口,因此,川菜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中国人追求饮食的口感,不太注重其营养价值,通常以“色、香、味、形”为标准来评价食物的好坏,追求其意境美。相对于注重“色、香、味、形”的中国饮食,欧美等西方国家的饮食观念更理性一些,他们认为,饮食的作用是充饥,是生存的手段,因而更注重食物的营养而相对忽视食物的味道与外形。
1.2 饮食对象
中国人主食以米饭或面食为主,副食以蔬菜为主,辅以少量鱼和肉。中国人的饮食以素食为主,吃的蔬菜多达600多种。中国素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北魏的《齐民要术》中专门介绍了11种素食,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素食食谱。自古以来,由于中国人生活水平较低,素菜成为普通人的日常食物,鱼和肉等荤菜只有在春节等重要节假日里才会摆上餐桌,菜食在饮食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如欧美国家的日常饮食则以肉食为主,面包等素食为辅,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价值较好。比如德国人,一向对早餐、午餐比较重视,晚餐比较简单,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喜欢吃猪肉、牛肉、鸡、鸭和野味,以及蛋糕、甜点心和各种水果,不喜欢过于肥腻、辛辣的食品。
1.3 饮食方式
中国人采用围桌聚餐、同盘而食的进餐形式,称为合餐制;而西方人采用的是分盘而食、人各一份的进餐形式,称为分餐制。合餐制是人们共同享用食物的直接方式,是聚餐的自然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人逐步改为分餐制,而中国人传承了合餐制。筷子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餐具之一,进餐时辅之以汤匙[2]。稻米没有办法用叉子来吃,使用筷子反而方便一些,素菜、肉类等食物经过精细加工后切成丁、片、块等形状,也适宜用筷子食用。因此,主食、副食都可以使用筷子,使用熟练之后,会感觉非常简单、方便。西方人主食是牛肉、羊肉等,副食为面包等。用刀切割肉,使用叉子送进口里,而面包等食物可以直接用手拿,因此,刀叉是他们认为最方便的餐具。
1.4 餐桌礼仪
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中国人排座位时“尚左尊东”,以“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主客则正对大门,左右两边越靠近主客越尊,如果距离相同则左侧尊于右侧。最常见、最正规的西餐桌是长桌,以长桌排位时,一般主陪在面对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客人随意安排。中西方饮酒礼仪差别也很大。中国人敬酒时通常以职位高低、宾主身份、年龄大小等为序,敬酒前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主次分明[3]。中国人饮酒时往往会劝酒,想方设法让别人多喝几杯,客人往往都是碍于情面,不得不喝。西方宴会上常常也饮酒,但西方人一般不劝酒,喝不喝、喝多少通常由自己决定,饮酒时忌中国式的干杯,闹酒在西方人看来是不文明的行为。
2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2.1 农业结构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为人们提供光、热、空气、水等能量和物质。中西方气候资源的不同导致农业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4]。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季风气候发达,四季分明,因此,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林业和渔业的比例很小。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等,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广泛种植水稻,因此,中国人的主食是米饭和面食。这种农业结构培养了中国人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
2.2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导致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原因。
在中国,佛教和道教十分盛行,特别是佛教,信仰的人非常多。佛教初入中国时,对于佛教徒的食品没有严格的规定。南朝时,梁武帝大力提倡素食,并禁止僧侣食肉,他认为食肉是杀生,至此改变了僧侣的饮食习惯。信仰之人每天都要吃斋念佛,禁止宰杀动物,因此,他们的饮食只能是素食。道教从“养生之道”的角度来看待素食,亦主张教众食素。素食成为僧、道、儒三家共同的选择,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有宗教信仰上的功能,亦有保健养生的作用,深受国人喜爱。
欧美人一般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历史上是个纯素食的宗教,但是现在对于荤素没有过多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没有什么禁忌,饮食和普通人没有很大区别,然而吃血仍然是基督教信徒的禁忌,因此,西方人通常不吃动物内脏。
2.3 价值观念
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产生各自的价值观,这些差异在饮食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际关系上以和为贵,因此,中国是典型的家庭社会,崇尚集体主义。以合餐的方式共享食物被视为集体主义的象征,标志着友谊与亲情。这种合餐式分享如原始仪式一样能够制造亲密无间的氛围和荣辱与共的决心。中国形成了以圆桌为基本特色的就餐方式,圆桌前按主次、尊卑围坐在一起,表现了一种传统的规矩和文化。
西方主流的价值观是为自我价值实现而奋斗的精神。西方人个性张扬,注重维护个体利益,强调个体权利[5]。分餐制恰恰是在文艺复兴运动后为保护个体性和公共领域而兴起的。既要自由地获得食物,又要尊重他人,人们设计出了公共餐具和相应的分餐制,这不仅仅是出于卫生学层面的考虑,更是为了推广内蕴于其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尊重个体等现代精神。
3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以及元朝时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等,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中国人开始接触西方饮食。清代中后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推行洋务运动,主动向西方学习,国家门户逐步开放,促使西方饮食文化进一步传入中国。清政府推行为洋务运动,委派官员考察欧美国家,1872年清政府选派詹天佑等一批幼童留学美国,这些留洋华人把中餐介绍给世界,同时也把西餐带到了中国。而西方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开设了租界,扩大了活动范围,租界的设立增加了中国人接触西方饮食的机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殖民者从中国获取大量廉价劳动力,劳工输出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6],很多华人被送到美国从事矿物开采与铁路建设,并逐渐转向其他服务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海外中式餐饮业开始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大量的商务往来、旅游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饮食的进一步交融,西方国家出现了大量的中餐馆,华侨聚居的唐人街里林立的中国餐馆是中国饮食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平台。在美国,中餐甚至慢慢融入进了主流餐饮。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新奇的东西,西餐消费群体开始出现。1987年,肯德基第1家餐厅落户北京,随后,麦当劳和肯德基开始在沿海开放城市大量出现。中国加入WTO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融程度更大,我国的西餐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包括法餐意餐等西式正餐、以汉堡和比萨为代表的西式快餐、以星巴克为代表咖啡馆等。西餐发展迅速,遍及全国各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4 结束语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在各个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要想实现成功的交际,必须先对彼此的世界观、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有所了解。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部分,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了解其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原因,可以使我们辩证地分析文化现象,理性地对待西方饮食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中西方饮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必将为人们带来更加健康、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1]杨玲.文化交往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10:73-89.
[2]李璇.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J].现代企业教育,2010(10):130-131.
[3]小玮.酒桌上如何说话[J].刊授党校,2009(4):53.
[4]李瑞英,任崇勇,张翠翠,等.气候变化背景下鲁西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6):254-260.
[5]赵燕霞.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1):20-22.
[6]张旗,谢有斌.清代中晚期中西饮食文化交流[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4):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