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即是做事”
——杜威教育思想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2014-02-05马静
马 静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知识即是做事”
——杜威教育思想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马 静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在“全民创业”热潮的时代背景下,能否从现有的教育理念中发现有利于促进创业教育的理论因子,拓宽创业教育理论视野,提升创业教育实践层次,是关乎高校创业教育成败的重要一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现代“新自由主义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概念“理智的探究者”与“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强调了“拥有知识即能够做事”的知识观,对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现实参照意义。
高校创业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理智的探究者;民主主义教育观
“创业”正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流行词汇。创业既是一种就业的方式,同时也代表着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就业方式,创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颇具时代特征。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伴随着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开始步入社会,同时外部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元化的趋势也对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心理产生变革性的渗透,一个涵盖范围更广泛、表现形式更多样、群体性特征更鲜明的“创业时代”正在来临。当传统的、按部就班的、以组织需求为中心的就业方式无法满足当代青年的多元价值追求时,“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成为越来越多就业者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优先选择。
在创业浪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要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水平,必须从高等教育整体性的改革与发展中寻求提升之法。纵观古今中外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与不同教育哲学理念的争论与融合相伴而行。教育哲学可以大体划分为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教育思潮,这种划分主要涉及理论概念层面,尽可能地避免赞赏与贬损的意味。本文通过分析自由主义教育观尤其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契合点,探究杜威纷繁庞杂的教育思想中有益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因子与现实启示。
1 创业教育的思想基因:自由主义的教育观
保守主义者认为,学生只是“知识的旁观者”,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唯一的中心,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知识记忆、诵读、默写为主的标准化考核方式极为普遍,强调学生对学校纪律与规范的遵从,学生自己不应该如其所愿地行事,否则他们通常可能择恶弃善,学生的兴趣必须与统一的、理性的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只有‘学术性的’学科才配冠以教育之名,任何涉及肉体的活动,如身体技能、手工制作和职业培训,都不是教育,而是培训。只有用来发展构成人的理性部分的灵魂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教育。”[1]9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的功能是增长智力,“为把成长着的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中称职的一员作准备。……尤其是重视维护现状方面的内容。”[1]39应当说保守主义教育观在本质上是思辩性的,而非实践性的。
尽管我国教育理念、体制与方法的改革进程从未停歇,然而根本上是循着保守主义的路径展开的,加之我国传统儒家教育理念与政治理念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尊师重教的“师道尊严”容易演变为僵化的等级秩序,培养出的学生多有“循规蹈矩”的稳重,少具“勇于创新”的锐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批判意识、开拓与创新能力显然是不利的。
人们对“创业”的定义不胜枚举,究其核心价值与自信、能力、责任、坚韧、创新、创意等代表人格特征的词汇密切相关。因而,以实现“创业”为目标的教育不仅要求实现保守主义教育的目标,即知识的理解、智力的增长与理性的形成,而且强调一个人对其人格特征的认同与对非理性因素如情感、意志、气质的控制与运用。保守主义教育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创业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与保守主义者不同,自由主义者认为人的自然性可以引导人作出正确的行为。基于这种“良善”的人性观与自然观,自由主义者认为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天赋,不能违背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教师要做的是“引导”而非“要求”,“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各种行为的协调者。”[1]97同时,自由主义者认为将学校的主要目的限于智力目标是不够的,他们提出了着眼于整体的教育理论——“学校要对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负责”,而传统的仅限于读写的教学方式已经落伍,阅读或听讲不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亲身观察事物即“从做中学”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显然,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与创业教育的内涵有着更广泛的共通性。
2 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理智的探究者
早期的自由主义者提出了不同于保守主义的教育观,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为创业教育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在强调自由主义教育理念与创业教育共通性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由放任的教育方式同样会产生负面的社会结果,创业不只是尽情释放自我的个人行为,更不是在社会中不计后果的肆意妄为。创业与就业相比,更强调与他人、集体、社会的互动与合作。与早期自由主义者相比,以杜威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将教育的重心从单纯强调个人自由转向将个人自由与集体或社会的秩序相统一,让学生在与他人、社会的良好互动中找到“自由与必然”的平衡。
如何让“创业”成为可能?这不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是人类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问题。杜威的实验性认知理论(该理论包含了实用主义哲学的现实操作)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实验性认知理论将解决问题与改变情境视为目标。它源于杜威对传统哲学的改造,即打破传统哲学努力营造的形而上的二元世界。在传统哲学的二元世界里,人只能是“知识的旁观者”,人的任务就是通过形而上的、抽象的、思辨的方式获取外在的、永恒的知识,这种二元论哲学思想也是保守主义教育观——“智力教育”——获取合法性的源泉。
受到进化论的影响,杜威认为人与他所要理解的外部环境并非二元分离的,人类的知识正是来源于人与外界的生命性互动——经验,人应当从“知识的旁观者”成为“理智的探究者”。杜威更是将认知理论的探究过程细致地划分为5个步骤,这种类似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式的问题探究法,不正是创业教育最需要传授的理念与方法吗?在杜威看来,“起而行之”是比“坐而论道”更为崇高、更为有用的学习方式,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掌握“一种引起世界发生某些确定变化的行为能力,这种行为能使情境发展通向所预期的世界”[2]。将人塑造成“理智的探究者”,既具有理性,又具备运用理性改变社会的能力,即“拥有知识即能够做某事”,这正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石。
3 学校即社会:创业教育成功的现实路径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智的探究者”,又如何让学生具备“做事”的能力?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内核“民主主义”给出了答案。在杜威看来,把民主仅仅理解为一种政治概念或一种国家形式是误解了它的本质含义。民主主义“基本上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模式。它是以社会探究的自由和传播探究结论的自由为特征的。”[1]80一个民主主义社会的实现,要依靠民主主义的教育和理智的方法。首先,学校应当承担起重建社会的责任,“有必要把学校教育和正在产生社会变动的力量,以及由这些变动引起的需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学校才能积极地指导社会变革并共同建设新的社会程序。”[3]73其次,学校应当为理想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在“改善社会健康和文化,并把自由、正义和幸福传遍大社会方面,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超过这个大社会中的任何人。”[3]100这就是杜威“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
在杜威看来,学校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而是处于社会变革中心的“十字街头”。因此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提升学生与他人、社会相处的能力。就人才培养而言,“培养积极的公民、职业训练和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是教育的三个基本的社会目的。”[3]87同时,只有选择民主主义的教育理念与路径,教育重建一个理想共同体的宏大愿望才有可能实现。杜威对学校与社会、教育与民主主义关系的论述让我们看到了提升创业教育水平的可能:只有当社会与学校尤其是高等教育开始珍视民主主义的价值,才能营造出一个真正尊重与包容创新、创意、创业精神与能力的空间,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理智的探究者”——探究的本质无疑包含着创新与变革的因子,社会才会有变革与进步的可能性,
当前我国社会对创业的追捧、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提倡和重视与中国社会的变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具有内在关联性,从本质上看,创业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基本追求上是共通的,那就是不断推动民主与公平、创新与自由、合作与共赢的社会实践。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地认识到,提升创业教育水平的过程也是培养年轻一代具备担负起建构未来公民社会能力与责任的过程。两者的首要问题并不是在高校中开设越来越多的创业类课程,或者要求大学生开展越来越频繁的兼职实习等各类社会实践,而是真正传递给学生变革与创新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民主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只有当大学生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才能说具有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不过在杜威看来,现实中不民主的现象充斥着教育领域,不自由的思想也在束缚着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过程。“传统的反动势力非常强大,以致它常常试图禁止学生和教师等去思考、传播和倾听所有跟代表现存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特权阶级的实践和信仰不符的议论。”[3]62反思我国当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之所以存在投入不少、实效不大的现实瓶颈,或许与过分强调创业的技术性训练,忽视高等教育中民主思想与作风的传播有关。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将民主主义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创业教育本身,还是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育,无论是传授理论知识还是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甚至在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每一次对话中,都要冲破传统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与教育方法的束缚,体现民主的理念与作风,传授与提升学生理智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给学生创造改变常规、超越现实的机会,惟有如此,学生才能在学校的“小社会”中成为“理智的探究者”,具备创业的基本理念与素质,从而在步入大社会后找到实现创造、创新、创业的着力点,而不会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陷入创业困境。
[1]杜普伊斯,高尔顿.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M].彭正梅,朱承,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罗伯特·B·塔利斯.杜威[M].彭国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4.
[3]杜祖贻.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胡 菲〕
“Know ledge is to do things”—Enlightenment of Dewey's education thought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MA Jing
(Shool of Finance and Tax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 210023,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whether the theoretical concept of being helpful t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existing education can be found,theoretical vision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n be broadened,or th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n be promoted is an important link about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y.The American education philosopher John Dewey's pragmatism education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western“new liberal education”.The core of Dewey's philosophy concept,such as“explorers of reason”and“education is growth”,“education is life”,“school is society”,which emphasize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knowledgemeans being able to do things”,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significance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Dewey's educational thought;rational explorers;democraticism education
G649.2
C
1008-8148(2014)02-0016-03
2013-10-31
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立项课题(DJ201237)
马 静(1984—),男,山东菏泽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