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特征对网络编辑工作的影响探析*

2014-02-05文/孙

中国出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网民美学

文/孙 珉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编辑既是互联网站内容的建设者,也是网站形式的创意者。对他们职业素养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编辑的范畴。从知识结构要求来看,网络编辑至少具备四类知识:①编辑学的知识;②负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③数字技术的运用知识;④美学与社会学等人文领域的知识。互联网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媒介的新兴媒介形态。从美学角度来看,网络空间恰好诠释了20 世纪以来几种重要的美学主张。本文拟从美学角度解读网络编辑的职业特征与需求,通过分析网络空间的美学特点以及由此对网络编辑产生的影响,希望能为网络编辑的工作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网络空间的美学特点

交互性和虚拟性是网络空间的根本属性。网络空间环境决定了网络编辑的性质。在网络中,作为主体的网络编辑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象”都带有鲜明的后现代美学特质,这些特质直接影响了网络编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身份、地位和作用。

1.网络空间的交互主体性与人机交互

这里的交互主体性是美学意义上的,是经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大师阐发后的一个哲学领域里的重要概念。交互主体性旨在消除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和隔绝,通过作为主体的作者和作为主体的欣赏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构造出交互性的审美世界。[1]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文学的创作。几乎所有的网络文学作品都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者一边写,读者一边评,甚至有些用“接龙”的方式让读者续写。模糊了作者和读者的界限。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读者与作者的身份交叉重叠,某条热点新闻往往能够吸引无数的读者跟帖评论和回复,甚至更多有关该新闻的信息被读者挖掘并发表出来,交互主体性也得到了印证。我们知道交互性是新媒体传播的根本属性。然而,在美学领域,审美交互主体性理论早在20 世纪初就被哲学家提出来,却在后来的网络空间里得到了印证和彰显。

除了交互主体性,网络空间另一个突显的交互特性是人机交互。实际上,交互主体性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网络编辑常常需要在实践中去完善人与系统、人与人的和谐交互。

2.网络空间的客体拟像性

“拟像”又称为“仿像”,由后现代美学家鲍德里亚提出。他认为:拟像是指通过模拟而产生的影像或符号。拟像不是对现实世界和真实物的模仿,而是借助技术手段完成的对影像和符号自身的模拟。拟像只在计算机的虚拟空间中合成和再生,可以不是真实世界的再现。这彻底颠覆了审美的再现主义传统。鲍德里亚在《拟像与模拟》中认为,影像符号与现实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对基本现实的反映,二是对基本现实的疏离,三是对现实缺陷的掩盖,四是与任何现实无关的对自身纯粹的拟像。[2]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纯粹拟像”。

3.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审美体验

虚拟性审美体验是前两个特点的“结果”。正因为交互主体性和客体拟像性,因此伴随我们在网络空间的审美体验的通常是虚拟性的。这种虚拟性首先是运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而形成可无穷复制的“拟像”,然后人机交互的作用将人带入虚拟现实中。现在,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可以轻易创造一个与客观现实无关的沉浸式情境。人们不仅身临其境,而且会产生全新的审美体验。虚拟性的审美体验最主要的特点是反深度、反崇高、注重感官刺激。这也是后现代美学的主要特征。

网络空间的美学特点一方面赋予网络编辑与网民全新的审美内涵,赋予网络媒体前所未有的活力,另一方面也为网络编辑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网络空间中网络编辑怎样做才能符合网民的审美需求和情感体验呢?下面从美学角度进一步分析。

二、交互性审美体验对网络编辑工作的影响

就新媒体而言,交互性是其根本属性。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人机交互产品。从概念上看,人机交互,其实质就是研究人与计算机如何进行通信以及其间相互影响的技术。其关注点是用户的体验和需求。对网络编辑来说,关键是如何优化用户与系统、环境或产品间的交互。通过将交互界面设计得易学、易用、方便操作和可靠安全,使网民有愉快、舒适的体验。[3]人机交互设计涉及计算机学、信息学、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领域的交叉合作。人机交互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优化网民行为模式的特性、认知、心理等多种因素与系统、环境的交互,从而使得这些交互符合和满足要支持和扩充的网民行为。总之,完成“人机和谐”的多维信息空间的追求是人机交互设计发展的趋势。[4]人机交互主要针对技术层面对网络编辑提出要求。而交互主体性则真正改变了网络编辑的角色定位。

作为网站内容的设计师和建设者,网络编辑多是“编采一体”的全能手。他们是网站信息收集、制作、传播的专职人员。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编辑不仅是一个新兴职业,其工作性质与传统编辑也有根本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角色的转变,网络编辑不再充当“守门员”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导航员”或者“服务员”的角色,更多是发挥引导、沟通协调的作用,交互主体性决定了这个转变。从交互主体性来说,作为网站内容接受者的网民同时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交互主体性使得网民与网络媒体的距离感逐步消失,网站的内容永远是非固化的、未完待续状态。在交互体验中,最重要的是网民的“参与感”——参与实现社会认同感的需求,同时,也为他们的情感寻找相应的宣泄口。如“李某某强奸案”的网络新闻报道就说明了网民的参与需求。案发后,网民从李某某的家庭成员到成长经历到教育背景等各个方面投入了大量而持久的关注。他们主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发布这些信息。对每一个细节展开热烈的讨论。实际上,真正案件本身的关键信息相对而言报道很少。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信息不易获取,而网民则有强烈的参与需求。这也恰好说明了网络媒体的社会减压阀作用。减压通过参与式的交互体验实现。交互体验使原本新闻的接受者融入到新闻事件中来,成为事件的制造者。融入带来的参与感带给他们更多的情感认同。“我爸是李刚!”[5]——生活中富二代们飞扬跋扈的举动引起网民情感共愤,一时间网络上出现各种声讨“官二代”“富二代”的声音。另外,网民结合自身体验,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恨铁不成钢”的情感诉求也成为热点。网民热议名人子女的教育问题,甚至,不乏名人现身说法,谈子女教育。网民们在交互体验中宣泄情感和思想,并获得社会认同感。

由此可见,交互性的审美体验是网民在网络世界获得情感需求和社会认同的基础。满足他们的交互体验是网络编辑的工作重点。具体到网络编辑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优化交互设计技术

优化交互设计技术可为网民的“参与”需求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主要是网站的人机界面设计,能使网民产生易操作、愉悦的使用体验。我们正处在多媒体交互的时代,近年来,手写识别、视频识别、眼动跟踪、动作识别、语音识别、表情识别等新的传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纷纷出现并日趋成熟,新技术为提高交互设计功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供支持。优化交互设计技术的核心是“网民的使用体验”,如是否富有美感,能否给人带来愉悦感和趣味性,是否具有启发性等,这些需求又与精神层面因素相关。从这个层面上讲,网络编辑要以网民的使用体验为核心,从网民的使用体验出发来换位思考具体交互设计技术的优劣,在技术层面上不断优化交互设计的易用性目标,最终满足网民追求愉悦的使用体验和需求。

2.积极发挥编辑引导的作用

在交互体验中,网民与编辑的互动是以编辑的引导为基础的,随着网络传播中信息数量和流动速度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网络传播诸多好处的同时,又为获取信息的倦怠所困扰,从潜意识里呼唤编辑在他们获取信息过程中所起的引导与互动的作用。正如保罗·莱文森说的那样,网络拉开架势,要把守门人的门砸烂。然而许多人又回头渴望守门人来把关,好像囚犯爱上了狱卒。[6]网络编辑的引导首先是对网络上海量信息的加工处理。他们应对信息有独到的理解,并能进行精彩的有序组合和优化处理,突出信息价值,引导网民阅读,消除网民在海量、碎片化的情形下获取信息的倦怠感。

3.关注网民的情感倾向与诉求

关注民生疾苦,曝光社会问题,帮助弱势群体等功用不仅为网民的情感宣泄提供了一条渠道,而且让网民在交互体验的网络世界里获得了情感慰藉。网络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从弱势群体的角度来披露的各类社会不公正和腐败问题。在这里,网络被网民当做对抗社会压力的减压阀,作为交互主体的网民们与网络零距离接触,肆意在网络中宣泄心中不满或渴望。同时,在交互体验和网络编辑引导的作用下,这些情感需求会出现某种趋同性。因此,网络编辑对这些趋同性应具有敏感度,要能够敏锐感知到广大网民的情感倾向与诉求,并据此引导网民合理释放压力。

4、构建不同层次、快捷多维的信息体系

全民参与的网络传播必然呈现分众化趋势,因此,网络编辑需构建出针对不同需求的信息层次。从横向来看,利用超文本链接是网络传播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快速连接起一条完整的信息链。从纵向来看,针对深阅读需求的信息通常要求格调高雅、思想深邃,针对浅阅读的信息通常要求易读易懂、娱乐大众,网络编辑要根据网民分众化的需求构建不同层次、超链接的信息体系,以满足更多的需求。

三、虚拟性审美体验对网络编辑工作的影响

如前所述,网络空间客体的拟像是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型艺术表达。拟像可能是与现实相关的反映,也可能是与现实完全无关只存在于计算机世界的纯粹数字拟像。因此,虚拟性是拟像最突出的特征。拟像构成了网络主体的审美对象。由拟像性和交互性产生的虚拟性审美体验则成为网络空间特有的情感体验。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审美体验有三种代表性的表现形态:其一,嬉戏和狂欢。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常常使人有与现实世界脱离的审美体验,如同在一个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虚拟世界里,这契合了游戏的本质。大量流行于网络上的恶搞文化有力地说明了这种嬉戏和狂欢的态度。除了像恶搞这样有意识的嬉戏,网络空间里几乎所有体验都是趋向于游戏心理的。方舟子曾评论网络文学作家:“他们不曾把网络当做文坛,也不会刻意追求什么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之所以要张贴,或者是为了交流,或者是为了发泄……而其特色,则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无所顾忌……”[7]同样,网民用游戏的态度消解现实世界伦理规范的压力,颠覆精英和权威的思想,表达自己当下的喜怒哀乐,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和体验。其二,反深度、反权威。虚拟性的情感体验多是非深度的状态,属于感性审美主义的范畴。消解经典、颠覆权威是其基本态度。其三,情绪真实感式微。虚拟体验还意味着情绪真实感的式微,情感的宣泄和虚拟开始取代情感的真实。在审美上表现为注重感官刺激,追求审美快感。那么,虚拟性审美体验对网络编辑工作有何影响呢?

1.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可信度与权威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可信度与权威性一直受到质疑。虚拟性体验表现出来的嬉戏和非深度状态恰恰是与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和理性的认同背道而驰。因此,这也成为网络编辑工作面临的最大困惑,尤其是在网络新闻报道上。除了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流动性等优势,网络新闻也常伴随着可信度的质疑,这正是受到网络空间虚拟性审美体验的影响。因此,网络编辑在网络新闻的采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文字、图片、视频的虚拟感和过分娱乐化的倾向,这些倾向虽然可以抓住眼球但是削弱了事件本身的可信度。其原因在于,虚拟感的产生与拟像相关,拟像越是与现实无关或不符,则虚拟性体验越强烈。

2.形成了信息可视化的独特趋势

虚拟性审美体验是感性的,更多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尤其是视觉,视觉成为审美最主要的方式。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图像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更易于捕捉到刺激我们视觉的图片和视频信息。实际上,相比于传统媒体,可视化信息是网络的优势,因此,网络编辑应充分利用网络数字技术的优势,制作出更多精良的可视化信息。

3.构建了新型的社会交往模式

虚拟性审美体验消解了大众与媒体的距离,因此,网络比其他形式的大众媒介便于更直接地沟通了解个体的感性经验。从网络上诞生的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到以网络社区为核心建立的新型社交关系,我们都能够感受到网络社交的魅力。对于个体网络编辑而言,出色的沟通与表达变得十分重要,网络社交的沟通更感性、更多维。从网络编辑的角度来说,网络上的交往和沟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与网民的互动,二是与其他网络编辑的互动——网络编辑工作通常是集体行为和团队合作。

4.网络环境和氛围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网络空间就是一个虚拟性的舞台,舞台的主角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一个未完待续的状态或是一个等待填补的空白都是合适的网络环境,如前所述,参与感是网民重要的情感需求。搭建好舞台比上演什么更重要。网络编辑工作就是要为网民提供更融洽和谐的网络环境和氛围,为他们搭建一个这样的舞台,让他们能够放松地在这个舞台上自由挥洒。从网络编辑的专业角度来说,网页设计是与此相关的一个方面。一个好的网页设计,应该有一个好的结构和框架,能够从色彩、字体、尺寸、逻辑性等各个方面来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更好的“舞台”效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空间是网络编辑的工作环境,它具有鲜明的交互性和虚拟性审美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网络主体的审美倾向和情感诉求。就网民而言,他们一方面通过交互性的“参与”在网络中寻找社会认同、情感慰藉、审美交往等。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拟像来追求身临其境的虚拟性审美,而虚拟性审美体验恰恰降低了网络的可信度,这就对网络编辑的工作提出挑战。因此,从美学角度来分析网络媒体的利与弊,可为网络编辑工作提供新的思路。网络编辑应从这些审美特征和情感需求出发,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模式,以积极心态应对网络新媒体的挑战。

注释:

[1][2]周晓峰.论网络艺术的拟像性与交互主体性[J].装饰,2007(10)

[3][4]林迅.新媒体艺术[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51-155

[5]“我爸是李刚”,是一句著名网络流行用语。语出2010年10月16日发生在河北的李启铭交通肇事案,此后,这句话成为网友们嘲讽跋扈“官二代”的流行语。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6]沈天舒,赵传丽.网络传播中的受众倦怠与编辑引导[J].中国编辑,2010(5)

[7]刘晗.论网络艺术的美学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4(7)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网民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纯白美学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网络空间“云作战”模型及仿真分析研究
“妆”饰美学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