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的规律

2014-02-03于伟峰商植桐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思想发展

于伟峰,商植桐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论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的规律

于伟峰,商植桐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研究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规律,必须要研究社会需要和接受主体,即社会实践和“受体”层面;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发展必须遵循与时俱进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规律。遵循与时俱进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的发展荣辱观取代了毛泽东的革命荣辱观,科学发展荣辱观取代发展荣辱观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毛泽东;邓小平;荣辱观;思想;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不可改变性。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的规律是其发展历史进程中荣辱观各个环节、要素、层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体现并贯穿于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历史进程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中。历史活动与历史进程是产生规律的客观基础,历史经验与理性认识是产生规律的理论基础。把握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的规律,深刻理解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能为今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继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依据和先进的理论指导。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规律

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凭空产生,总是一定历史时代历史条件的产物。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是适应中国国情而产生的。

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国情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根本任务。毛泽东的革命荣辱观是建立在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认识基础之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个必经阶段,而是一个特殊发展阶段。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因为认清了这一特殊国情,认清了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认清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反帝反封建成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才形成了以反帝反封建为荣的革命荣辱观。

不同时代和不同的社会现实造就不同的荣辱观,人不可能脱离具体历史环境而独立存在。人所有的观念都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相契合,这正如鲁迅在批判“第三种人”的超阶级、超时代的文学观时所言,“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面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生在现在而要做给与将来的作品,这样的人,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2]毛泽东的革命荣辱观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然而,“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3]遗憾的是,毛泽东的这种革命荣辱观并没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没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仍然坚持革命为荣即阶级斗争为荣的观点,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无疑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上出现了某些不应有的偏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清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才形成了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荣的发展荣辱观。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国情又有了新变化,我们在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以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挑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仍是党在21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这种国情的新变化,促使江泽民提出了必须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荣辱观。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对我国国情的科学把握,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4]立足于这样的科学分析,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治理和整顿“四风”,严惩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民族复兴荣辱观。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依赖于实践基础的规律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5]由此可知,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和实现程度,取决于它在中国的“需要程度”,而决定该需要程度的除了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之外,也包括接受主体的认知程度。所以,研究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规律,必须要研究社会需要和接受主体,即社会实践和“受体”层面。

立足于中国社会革命需要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实践,自然会形成革命荣辱观。当然这种革命荣辱观,也会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形成了以反对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为荣的革命荣辱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了以反对国民党新军阀为荣的革命荣辱观;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民族独立为荣的革命荣辱观;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以反对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人民解放为荣的革命荣辱观。及至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形成了以消灭私有制走社会主义道路为荣的革命荣辱观。

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促成了邓小平、江泽民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发展和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概念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在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以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挑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江泽民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0世纪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总的看,当代精神风貌的主流是好的,但在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和人群中,确实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辩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的现象,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格格不入,与文明社会风尚极不协调。正是基于改革开放实践中的这一认识,胡锦涛同志在2006 年3月,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明确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与时俱进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规律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6]斯大林也指出:“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7]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史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创新史。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这就说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应用,是要以一定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8]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与实践检验相结合,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创新。

遵循与时俱进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的发展荣辱观取代了毛泽东的革命荣辱观。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先锋的深圳率先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明确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发展为荣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主旋律。以发展为荣,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邓小平认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邓小平提出的以发展为荣的思想和确立的发展第一的方针,在我国发展进程中起了历史性的伟大作用。这一方针纠正了“文革”当中政治挂帅、忽视经济的错误倾向,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凝聚党心民心,谋发展、搞建设,增强了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生活,实现了与现代文明的接轨,融入了世界经济。对于从“文革”动乱中走出摆脱政治狂热的中国,对于温饱未解决的中国,以发展为荣,发展第一的方针无疑是正确的,实在是功不可没。

但成功的原因往往是新问题的根源。以发展为荣,发展第一的方针在扫除了一切对发展经济干扰的同时,也为非科学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以发展为荣,发展第一,就是GDP第一,项目第一,招商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句千古大实话,没想到在很多地方贯彻下来就是“开发区才是硬道理”,落实下来就是“房地产才是硬道理”。各级政府压低劳动、环境、资源成本,采用拼劳动、拼环境、拼资源的方式来实现增长,这就形成了低消费、高消耗、恶环境的非科学发展方式。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GDP规模已超过日本,但各地的农地资源越来越稀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气候、地质灾难越来越频繁,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支付了巨大生态代价、社会代价、粮食安全代价的低质量GDP实在没有“可持续性”,需要全社会“提高警惕”,必须改弦更张。

以发展为荣,发展第一的方针,反映到分配领域,就是发展成果的分配,向经济建设倾斜,投资率趋高,盲目扩大再生产;向政府自身倾钭,行政开支加大,“三公”消费膨胀;忽视民生问题,公共福利短缺,民众反映强烈。以发展为荣,发展第一的方针带来了增长方式的不合理与发展成果分配的不合理。对各级政府来说,以发展为荣,发展第一意味着政绩提升、财政收入增加、项目支配权扩大,GDP指标层层加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为此不惜耗尽财力、债台高筑,不少地方政府甚至达到破产边缘。

以发展为荣,发展第一的方针,体现在社会现实中,几乎人人在谋发展、忙挣钱。经济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只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已使党陷入深深的危机。可以说有些人为谋取利益和财富已到了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近乎疯狂的地步,他们没有了精神、理想、信仰、道义、公正、公平的追求,必然腐败堕落、道德沦丧,金钱使当今的中国“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

正视上述现实,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不以GDP论英雄。其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一种科学发展荣辱观。事实上,只有科学发展荣辱观在全社会的真正确立,才能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在各行各业得到遵循。也就是说,遵循与时俱进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发展荣辱观取代发展荣辱观成为了历史的必然。科学发展荣辱观,尽管第一要义仍然是发展,但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荣辱观体现在现实社会中,就是要更加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3.

[2]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0.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4.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J].求是,2012,(22):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

[7]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The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Law of Socialist Concept for Honor and Disgrace of the Party’s Main Leaders

YU Wei-feng,SHANG Zhi-tong

(Marx’s College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Studying the law of socialism outlook for honor and dishonor thoughts of the party’s main leaders,must study the social need and the main body who can accept this law,namely,social practice and“receptors”level;which must follow the rule that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and combining with practice inspection.As time goes on,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and practice test,the development of deng xiaoping’s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has replaced MAO’s revolutionary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for honor and dishonor replaced development concept for honor and dishonor has become the necessity of history.

Mao Ze-dong;Deng Xiao-ping;revolutionary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developmen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law

D261

A

1009-6566(2014)04-0003-05

(本期插图均由胡根生提供)

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D123008)。

2014-03-27

于伟峰(1963—),男,河北大城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发展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