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仑产业发展再出发的路径选择

2014-02-03贺党伟徐迎

浙江经济 2014年22期
关键词:北仑新城开发区

贺党伟 徐迎

北仑产业发展再出发的路径选择

贺党伟 徐迎

北仑建区以来经济实力从小到大、企业数量从少到多、经济规模从弱变强、产业结构由农工商并举优化为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30年间产业结构的历史性跃进和全方位成就确令人鼓舞。但经过30年的发展后,当前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再突破、再提升的瓶颈约束,亟待回望各阶段历史演进轨迹,总结产业发展得失规律,深入思考,理性辨析,为新时期新平台上产业经济的再出发提供破题之路。

从经济学长周期角度看,当下北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平台期,亟待着眼于下一个30年,总结发展历史经验、系统梳理产业基础、重新定位发展方向,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城市产业的再出发。在总结既往得失成败的基础上,坚持把“立足定位、全域统筹、规划引领、布局优化、功能提升、产城融合”作为北仑产业再出发的路径选择,着重从全域层面统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体制再造,增强全域整体发展合力

回顾北仑全域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常引以为豪的是拥有五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体制最优、机制最活,这些开发开放平台对北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的确功不可没。但在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节点,原有的开发开放体制优势无论从平台自身的内在纵向发展规律来看,还是区域内各个平台之间的横向关系来看,都亟需对现行的开发体制机制进行再造。

从外部环境看,开发区先行先试的开放优势不断逐步弱化,开发区本身也面临着向何处去的转型压力,况且宁波开发区的竞争力与先进开发区之间的差距还在拉大,舟山新区、上海自贸区等周边高等级、全方位、普惠性的开放平台对北仑区域内的五个平台构成了强大的外部发展约束,历史上形成的分散割裂的、单打独斗式的平台无法应对外部挑战压力。

从区内各个平台的横向关联看,尽管各个开放平台在空间分布、产业选择上表观虽有所差别,但实际发展中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大榭与北仑、保税区与梅山之间,在产业选择、政策施行、平台搭建、项目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统筹度有很大的整合空间。

各个开放平台现阶段不同程度存在向何处去的内在诉求,保税区电子信息产业遇到瓶颈期,大榭开发区后续拓展受空间约束大,梅山主导产业总体还在探索培育期,开发区自身也有产业深化调整的要求。无论是集体应对外部挑战压力,还是在新阶段新基础上实现再腾飞,亟待整合全域五个开发开放平台,化解分散的、体制约束,统筹产业、空间、政策、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构建一体化、全新的开发开放大平台,形成一致性的集体合力。

因此,全域平台的整合再造是后期北仑经济产业再出发的根本性、必要性前提。

扬长避短,统筹优化产业梯度层次

产业经济的再出发离不开因地制宜各类产业有效支撑,北仑要做未来30年优化发展这篇文章,必须构建以强化港口区位资源禀赋为中心的层次鲜明、梯度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此,应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处理好“定产业”与“动产业”之间的关系。所谓“定产业”就是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特点,落地后短时期难于跨区域迁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动产业”是指对资源禀赋要求不高,区域横向比较差别较小的产业。北仑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独一无二的港口资源是其它县市区所没有的,产业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必须始终以深化强化港口禀赋为中心,以依托港口大进大出的实体产业为载体,服从服务于省市对北仑的总体定位,坚持把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依托的临港大工业放在首位,把大宗商品交易为中心的“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先导。在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上,实体工业优先;在工业内部关系上,资本密集型“定产业”优先。

立足行政层级选择构建适应区域特点的产业体系。北仑尽管开发开放平台很集中,但总体上区县层次的行政层级决定了要素资源、政策实施、拓展空间等方面边界有限,对各类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也无法与上位城市同步竞争,因此产业体系的构建上不应图大求全,追新逐高。应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功能定位,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重点发展区域竞争力强的若干产业,并以此为基础,纲举目张式地对北仑产业的层次性、梯度性做进一步优化。尽管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但并非都适合北仑的实际需要,临港大工业、加工制造、港航产业应长期作为北仑的“锚定产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中应理性对待“看上去很美、听起来很亮、做起来很难”的“高、精、尖”产业。北仑特色的产业体系层次性和梯度性依次为,核心层包括石化产业、装备产业、汽车及配件三大重点产业居于主导优势地位,中间层为钢铁、能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外缘层为包括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化布局,调整北仑产业空间分布

产业布局总体上按照基地化、园区化、集群化的指导思想,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除重点优化“一区一带一城六基地”九大功能区建设外,对部分重点区块需进一步统筹优化。

重点开发平台产业必须实现错位提升。主要是保税区、开发区、梅山保税港区三区的定位和产业导向。保税区现有的光电产业基础雄厚,进口商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开发区在海洋经济战略推进中着力打造“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业;梅山保税港区侧重于保税物流和类金融产业。应在三大区块的定位遵从现有产业基础和错位导向,保税区进口贸易方面定位以成套机械和生活消费品为主,液体化工、铁矿砂、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资源性商品由开发区结合“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业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来承担,梅山保税港区定位结合保税港区特点、区位、功能赋予高档整车进口、保税物流、其它生产生活商品进口,促进三区错位发展。

促进保税区与梅山保税港区的政策和功能整合。两大开发区在功能定位、政策优势、平台建设等方面有诸多相近之处,中长期看,应考虑在“一区多园”指导思想下整合两区诸项功能,统筹产业布局,构建统一的保税开放大平台,内聚形成整体合力,外拓实现平台错位,进而促进北仑区域整体布局和产业的优化提升。

统筹大榭岛与石化专区石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大榭开发区体制理顺后,北仑区域以大榭岛为龙头,石化专区与大榭岛的石化产业实现跨黄峙江两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了较好的基础。中长期来看,大榭岛在现有基础上专业打造石化产业岛更趋成熟,“油头化尾”的石化全产业链跨江布局,打造省市重点石化产业集群条件具备,应着力促进北仑区和大榭石化产业的一体化统筹联动发展。与此同时,大榭岛的物流产业与其它产业也需与北仑区深度整合,进而大榭岛人居环境随功能调整重新迁移布局的必要性、可行性也可开展探索研究。

穿山半岛南北两侧区域错位化发展。峙北区域根据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的要求,依托宁波港四五期码头、港鑫东方、中宅煤炭码头、光明散杂货码头和浙能LNG,大力发展矿产、煤炭、钢材、油品、LNG等大宗物资储备与交易。峙南区域定位发展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环保为主的海洋新兴产业,打造海洋装备产业基地。

差别定位,促进“一区三城”产城融合

以全域城市化总体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滨海新城、滨江新城和中央生态区“一区三城”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清晰、集聚效应明显的服务业发展空间格局,促进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现阶段,三大城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突出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

滨海新城着力要解决的是“人气集聚”问题。滨海新城规划远期集聚人口规模30万,但一个潜在的前提问题是“人从哪里来”需要做出回答。滨海新城现有的规划产业多属于不以人口集聚为主的非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以往北仑全区人口的历史演变规律来看,从2000年后的产业集聚发展最快的14年间全区累计净增加人口在6万上下,而且全区人口大规模快速增加的时期也已经过去,滨海新城人口集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依靠产业调整、设施完善增加增量人口,一方面则要通过全域空间布局调整,多措并举引导存量人口向新城集聚,如结合大榭石化产业岛打造,弱化大榭岛居住功能,探索研究居住人口整体外迁滨海新城的可行性。

中心城区着力要解决的是“新兴业态”培育问题。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的建成,在有效缩减北仑中心城区与宁波主城区之间地理空间距离、增强两地同城效应形成的同时,也会对北仑中心城区的人流与物流形成反向的“虹吸效应”。中心城区在新型业态的选择与培育上应和主城区之间形成错位化发展之势。中心城区应把轨道交通一号线作为城市主轴线,不断调整城市格局向轻轨两侧集中,全力构建以轻轨为中心的全域综合交通体系。根据中心城区的建设进程,新兴业态的培育集中发展三大产业,一是围绕轨道交通发展轻轨经济,二是围绕核心商务区商务楼宇打造楼宇经济,三是围绕智慧城区建设与“两化”融合发展智慧经济。

滨江新城着力要解决的是“承接互动”问题。在产业布局上,滨江新城在主动接轨宁波主城区东扩时,着力加快推进江南公路沿线传统工业区块的“退二进三”,目前已经布局了华生家居广场、国际汽车城等特色商贸项目,后续究竟还应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布局什么样的项目,应围绕对接东部新城开发建设需要,承接主城区相关产业的外移与辐射带动。在人居环境建设上,应把东部新城、红联片区、西片区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统筹考虑,在定位上谋求作为主城区的卫星城,北仑西片区的开发建设中心,与东部新城、高新区形成一体化良性双向互动互促机制,打造跨区域的城市带。

作者单位:宁波市北仑区发展和改革局

猜你喜欢

北仑新城开发区
北仑吹响青年“集结号”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崛起在浙东海滨的特色高中
长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