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整山河看浙江

2014-02-03应雄

浙江经济 2014年22期
关键词:五水共治空气质量浙江

应雄

重整山河看浙江

应雄

当浙江发展的车轮驶上转型升级的“陡坡”之际,全省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整山河的气魄、立说立行的作风,率先发出了“向污染宣战”的最强音,率先打出了“五水共治”的组合拳,兴起了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新高潮。

对准水之“污”,全力打好“五水共治”硬战

这些年,浙江连续实施三轮“811”系列行动、相继开展“万里清水河道”“清理河道、清洁乡村”等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水环境污染的顽症反复发生,2013年全省221个省控断面中,Ⅰ类水占9.1%,Ⅱ类水占27.1%,Ⅲ类水占27.6%,Ⅳ类、Ⅴ类水合占36.2%。最典型的症状是黑河臭河垃圾河,最尴尬的是“温州百姓悬赏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最受欢迎的是浙江卫视“寻找可游泳的河”节目。

2013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横下一条心,顺势应时作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夏宝龙书记亲自督办浦阳江水环境整治,李强省长亲自督办富阳造纸行业污染整治,部署开展“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健全省市县乡(镇)四级河长制,全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努力确保浙江人民喝上干净的水。2014年,这是“五水共治”的元年,剑指消灭垃圾河、有效治理黑河臭河1000公里,确保投资650亿元。

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马上就干,纷纷明确任务书、排出时间表、立下军令状,百万干群清“三河”,不达目的不罢休,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破竹之势。2014年前三季度,全省各地清理垃圾河6500公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治理黑臭河4481公里,约为年度目标的3倍;排水管网清疏14555公里,为年度目标的146%;城市内涝应急强排完成16.87万立方米/小时,为年度目标的169%;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完成2361公里,为年度目标的118%;有治理任务的82个县(市、区)已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是一张足够靓丽的成绩单。

对准气之“霾”,全力打好“空气治理”硬战

没有空气,人不能活。这两年,“雾霾”为社会公众所高度关注,一呼一吸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其实,雾是无罪的,霾才是罪魁祸首。据统计,2013年,浙江霾平均日数84天,比上年偏多6.5天。从11个设区城市看,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最高的90%,最低的只有52.2%,平均为68.4%。从58个县级城市看,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最高的99.3%,最低的只有79.6%。

空气面前,人人平等。面对人民群众对呼吸新鲜空气的热切期待,省委、省政府着手狠抓大气污染防治,部署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防治PM2.5。一年来,共关停、搬迁大气重污染企业592家,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200余家,淘汰黄标车8万多辆,完成火电、水泥行业除尘改造工程41个。同时,实现106个县级空气质量自动站改造联网运行,县以上城市全面发布空气质量日报,率先全面按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和预警。

2014年以来,全省各地全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想方设法加大治霾力度,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淘汰黄标车,全面供应国Ⅳ标准车用汽油,大力推进火电、钢铁、水泥等企业烟粉尘提标改造,全省空气的质量开始有所好转,蓝天白云的日子有所增多。

对准建之“乱”,全力打好“三改一拆”硬战

有人说,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虽然夸张了些,但到过浙江的人,对浙江的城乡环境确实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城乡建筑之乱、违建之多,一直是浙江的老大难问题,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省委、省政府果断开展“三改一拆”行动,干部带头拆,党员带头拆,声势如雷,行动如风,立竿见影,三年目标一年完成。2013年,全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5亿平方米,累计进行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改造建筑面积1.9亿平方米,分别是三年目标任务的150%和134.8%。通过“三改一拆”,全省拆出违法占地12.09万亩,腾出改造用地8.6万亩,相当于浙江年土地供应量的2/3。

2014年以来,全省各地继续保持强势推进的态势,做到应拆尽拆、应改尽改,积极创建无违建县(市、区)。前三季度,全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23亿平方米,“三改”建筑面积1.07亿平方米。“三改一拆”,铲除了违章建筑,拆出了发展空间,改出了美丽环境,推进了转型升级。这是民心所向。

对准路之“堵”,全力打好“交通治堵”硬战

随着汽车的迅猛增加,道路变得越来越堵,尤其是城市拥挤不堪。堵是城市之病,省委、省政府作出“五年治堵”的工作部署,明确提出“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目标。全省各地突出思想治堵,以“四问”凝聚治堵共识:一问治堵到底有没有出路?二问治堵到底有没有捷径?三问治堵到底有没有尽力?四问治堵到底有没有退路?问出了一个没有退路、没有侥幸、没有捷径、没有消极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市长谈治堵、百姓评治堵、专家论治堵、治堵创新招”的氛围。

通过一年的努力,全面超额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三翻番一提高”目标。全省新增专用停车位203.8万个,新增地下空间开发增量3007万平方米,新增公共自行车增量7.3万辆,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1%、150%和123%;杭州、宁波、温州三个主要城市公交分担率均比年初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治堵没有句号,只有逗号。2014年,大力实施全省治堵“三建两增一提升”行动,即建设完善城市路网、城市循环组织网和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增公交、增车位,提升公交分担率。堵在路上,根子在人。城市治堵进行时,交通拥堵还在加重,治堵任重道远。每个人都要反思自己的出行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政府、抱怨社会。

对准企之“低”,全力打好“四换三名”硬战

我们知道,浙江经济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过多依赖低小散的企业、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于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在低水平发展阶段,这是一大竞争优势;随着向中高水平发展阶段迈进,这一优势逐渐转变为劣势。重构浙江的产业经济优势,必须加快破除这个格局。

这些年,省委、省政府动员全省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大力实施“四换三名”工程,支持企业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加快培育名企名品名家,拳拳直击企业的“低小散”。在2013年淘汰1029家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和上万家小作坊的基础上,2014年前三季度又淘汰1021家企业、1.5万家小作坊。这是一个阵痛,但必须承压前行。

治环境,场场是硬战,必须咬定青山、敢于碰硬。可喜的是,治回了民心,治出了转型,治出了发展,治出了公平,治出了安定,浙江大地正在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饶。

作者为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五水共治空气质量浙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发挥媒体作用 助力“五水共治”——《绍兴日报》推进河长制报道的实践探索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省“五水共治”中“抓节水”的重要性及开展路径探析
多功能空气质量远程检测仪
嘉兴市“五水共治”的金融支持优化研究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