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2014-02-03
(《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发表的文章不含在内)
总 论
推动政策的执行:中国政治运作中的工作组模式研究(李 振) 政治学研究2014.2
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对城乡教育不平等的再考察 (李春玲)社会学研究2014.2
治理理论与中国政治改革的思想建构 (李 泉)复旦学报2014.2
国家主席制度流变考 (焦洪昌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2
中国不干涉政策的演变过程 (李伯军) 求索2014.2
党的纪检监察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陈自才 陈 惠) 中州学刊2014.4
革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当代启示 (1949—1976)(张耀元 郭元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4.2
从符号学角度看党史文化的形成——基于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重要口号的比较分析 (刘俊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2
试论中共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和突破 (徐元宫)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2
2013年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热点回顾 (刘 杉)国外社会科学2014.2
中国当代社会史资料建设的现状与反思 (郑清坡)历史教学2014.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共政党精神文化的萌生(刘志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2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广州党组织与国民党关系的演变(周蕴蓉) 深圳大学学报2014.2
大革命时期妇女革命意识之觉醒 (易凤林)江西社会科学2014.2
再论“五四”到“五卅”期间的学生运动(岳谦厚 贺福中) 安徽史学2014.2
回到革命史的实践现场——读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 (1933—1934)》(谢 维)近代史研究2014.2
红军东征目的辩 (王东仓) 晋阳学刊2014.2
川陕革命根据地“扩红”运动宣传试探 (朱晓舟)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4
晋察冀边区合作社发展探窥及思索 (米 玲)河北学刊2014.2
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中存在的普适性问题及其应对(把增强) 史学集刊2014.2
中国共产党与陕甘宁边区开明绅士合作政策探析(成 剑) 宁夏大学学报2014.2
抗日根据地生产展览会的兴起及其运作模式(万立明) 江苏社会科学2014.2
被“真人真事”改写的历史——论解放区文艺运动中的“真人真事”创作(周维东) 中山大学学报2014.2
从文化领导权理论视角看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兼论“完全党报”范式对当前新闻业的启示(陈响园 李丹超) 江淮论坛2014.2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评析 (曾成贵)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2
国共两党对1943废约的反应 (马克锋 陈旭楠)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4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新文学出版的勃兴与繁荣(逄增玉 孙晓平) 社会科学辑刊2014.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及其评价(王美玉) 科学社会主义2014.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主导价值观建设的历史分析(韩 华) 贵州社会科学2014.4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青年报》“辣椒”副刊之浮沉 (李先波) 北京党史2014.2
论195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共运观 (刘 斌)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2
20世纪50年代“劳动光荣”话语的建构与中国妇女解放 (光梅红) 妇女研究论丛2014.2
效率与利益:上海电力工业的公私合营(1953—1955) 开放时代2014.2
“国营电影厂新片展览月”:新中国电影文化模式与叙事范式的创生 (虞 吉) 文艺研究2014.3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国家权力实践研究——以湖南省攸县为个案 (陈益元)东岳论丛2014.4
20世纪60年代初江苏省社办工业调整述论 (柳 森)江苏社会科学2014.2
十年建设时期之左倾错误对中共权力运行秩序构建的危害 (朱庆跃) 中南大学学报2014.2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支援三线建设项目的差异性研究——基于数量统计的分析 (谢忠强)军事历史研究2014.1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重新认识东南亚——再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与东盟开展安全合作的双重意义 (岳 芸)北京社会科学2014.2
转向与重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的演变轨迹 (崔 健) 西南大学学报2014.2
1991—1993年北京市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如何转换经营机制的 (王锦辉) 北京党史2014.2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理论的重要发展 (史家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2
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历程及经验总结——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演变视角 (李双元 刘成玉)青海社会科学2014.2
新世纪十年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转变 (周璐铭)广西社会科学2014.2
人物研究
五四时期李大钊女性伦理思想研究 (尹 静)学习与探索2014.3
论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 (蔡诗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2
陈独秀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路径探析(王学明) 湖北社会科学2014.4
建团前陈独秀对青年运动的方向引领 (吴九占)理论月刊2014.4
陈独秀晚年政治民主思想再探讨 (肖立国 李立嘉)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2
刘文典与陈独秀交往考述 (黄 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2
瞿秋白的知识分子论与“文化领导权”(陈 朗)学习与探索2014.4
毛泽东的影响:东风西进(〔美〕理查德·沃林著宇文利译) 国外理论动态2014.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复杂性的探索 (苗东升)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3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必然性的认识发展过程——对毛泽东批评“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的思考 (沈雁昕)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2
刍议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与苏联哲学的关系——以《苏联哲学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例 (李先悦) 观察与思考2014.3
毛泽东民族理论论纲:历史演进、思想体系和实践价值 (杨海蛟 张会龙) 探索2014.2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实践哲学”的超越与升华(王玉平) 哲学研究2014.4
美国影印的《毛著未刊稿,〈毛泽东思想万岁〉别集及其他》(陈 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2
马克思和毛泽东的个人自由观和政治自由观之比较(陈 强) 南昌大学学报2014.2
尼克·奈特关于李达与毛泽东“两论”关系的再解读(张 明)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2
刘少奇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李 鹏)湖北社会科学2014.3
邓小平论国史和国史研究 (刘 仓)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2
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研究 (周文华)国外理论动态2014.4